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区别?

如题所述

价内税与价外税的最直接的区别在于计算税款的应用公式的区别:价内税:税款=货款(销售款)×税率=含税价格×税率,价外税:税款=[货款/(1+税率)]*税率=不含税价格×税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05
1、价内税是由销售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就是其销售款,而税款包含在销售款中并从中扣除。由此得出: 货款(含税款)=销售款(含税款)→税款=货款(销售款)×税率

2、价外税是由购买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包括销售款和税款两部分,即货款=销售款+税款。由于税款=销售款×税率,而这里的货款(即含税价格)减去税款,即不含税价格,因此,税款=货款-销售款=货款-税款&pide;税率通过上面的等式进行演算,得出税款的计算公式为:税款=[货款/(1+税率)]×税率。
所以,价内税与价外税的最直接的区别在于计算税款的应用公式的区别: 价内税:税款=货款(销售款)×税率=含税价格×税率 价外税:税款=[货款/(1+税率)]×税率=不含税价格×税率 我国目前的流转税中,增值税采用价外税模式,消费税与营业税采用价内税模式。要注意,对于同一个业务,如果既要交纳消费税,也要交纳增值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计税基数是相同的——都是销售款。

通俗的说,流转税是由购买方承担的,因此购买方支付的金额中包括两部分:
一为归销货方的销售款,二为归国家的税款。
在许多西方国家中,购买方在购物时需要同时支付税款,即是这一原理的实际应用。这里的税款即为价外税。这种情况下,如某物品标价100元,该货物税率25%,这样,购买方需要支付100+100×25%=125元的款项,才能取得该物品。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所谓的货款中包括了税款在内,购买方无需另外支付税款。这里的税款即为价内税。这种情况下,如果物品的标价为125元,货物税率为20%的话,购买方只需支付125元的款项,而销货方需要扣除125×20%=25元的税款后,即125-25=100元才是真正归其所有的销售款。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发现,两种计税模式下的销货方销售款与税款是一样的,分别为100元和25元,购买方支付的全部款项都为125元,而区别仅在于税率的不同,一个为25%,一个为20%.这就是说,两种计税模式只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对国民收入的分配(税金)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第2个回答  2012-11-05
应纳税=税基*税率
二者的差别在于税基,价内税的税基里含税,而价外税的税基里不含税。
以消费税和增值税为例,消费税的税基里含税,就是含消费税的销售额直接乘以税率;
而增值税不是,增值税的税基里不能含增值税,是纯货价,如果含税,必须还原后乘以税率。

希望对你有帮助,及时采纳!追问

我怎么样才能快点把税务学好啊?好像很多都忘记了

追答

学懂了要习,多做练习就不会忘了。学而时习之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