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把历史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不分必修和选修,不分政治经济文化的高考历史辅导书吗?

如题所述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05
我已经梳理好了,先发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

一、夏商西周时期
1.夏朝和商朝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2.西周的制度
(1)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
(2)宗法制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二、春秋战国时期

(一)春秋战国的政治
1.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各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

2.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不满足自己的封号,纷纷改称“王”。
一些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开始对本国的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这就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2)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立
第二单元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秦汉时期
(一)秦汉时期的政治
1.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和三公九卿 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希望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权。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2)普遍推行郡县制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后,经过朝廷上的激烈辩论,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
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县以下是乡、里基层行政机构。乡有三老、有秩、啬(sè)夫、游徼(jiào)。乡三老掌教化。有秩、啬夫管司法和赋税征收。游徼管治安。乡下面有里,里设里正。
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人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2. 汉朝的政治制度
(1)中枢权力机构 秦朝和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等官职,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2)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
(二)秦汉时期的思想——儒学的正统地位
1.从无为到有为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 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1.民族融合的高潮
【选修一】
(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局面。
(2)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
(3)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改革的前期,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起及其对儒学的影响
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三教相互渗透。
第三单元 隋唐两宋时期
一、隋唐时期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1.三省六部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3.藩镇割据问题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二)隋唐时期的哲学思想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唐代,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二、两宋时期
(一)两宋时期的政治
1.中央集权的加强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2.宰相权力的削弱
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二)北宋的危机和改革
1.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庆历新政
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范仲淹进行改革。改革主要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这次改革发生在庆历年间,故称“庆历新政“。
3.王安石变法
(1)变法的开始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支持变法。
(2)理财措施
(3)强兵措施
(4)培养人才的措施
(三)两宋时期的思想
1.程朱理学
(1)理学的形成 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其中,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程颢,称名道先生,程颐,称伊川先生。被称为“二程”。
(2)理学的基本思想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同时,“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认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二程”提出“格物致知”,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3)理学的影响 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国。

2.陆九渊心学
陆九渊是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号象山先生,江西金溪人。
陆九渊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第四单元 元明清时期
一、元朝的政治
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二、明清时期的政治和思想
(一)明清时期的政治
1.明朝建立内阁制度
(1)废除丞相
(2)内阁制度的形成
2.明朝的张居正改革
1572年,明穆宗去世,其子继位为明神宗。神宗年方十岁,由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他在皇太后的支持下,削弱六部职权,针对明中后期政治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起反抗的状况,大力整肃吏治,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3.清朝的军机处
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又在宫内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这样,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
4.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平定三藩
(2)设台湾府 (3)平定准噶尔分裂叛乱势力
(4)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
(二)明清时期的思想
(1)王阳明的心学
(2)李贽的离经叛道
(3)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5)明末清初思想家的历史地位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4
那你可以去看看袁腾飞写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那个就是按大框架来写的,或者类似于《全球通史》这种你也可以去看看,都是历史的课外书,对拓宽视野挺有好处的,希望可以被采纳,谢谢:-D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1-04
目前没有看到过。高考的试题里选择题还是会体现模块。材料题里会有三者的综合,但目前几乎所有的辅导书都是分模块的。《名师面对面》的二轮复习是按时间顺序排的,但仍分为了三个模块,这可能比较适合你的需要。
第4个回答  2012-11-05
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新高考历史满分思维训练》,按照中国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和世界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进行编排的,非常实用,不妨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