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如题所述

(1)镜座:显微镜最下面呈马蹄形或圆形的部分,起稳定和支持镜身作用。
(2)镜柱:从镜座向上直立的短柱。上连镜臂,下连镜座,可以支持镜臂和载物台。
(3)镜臂:弯曲成马蹄形的部分,便于手持,下端与镜柱相连接的地方有一个倾斜关节,可使镜臂倾斜,便于观察。
(4)载物台:自镜臂下端向前伸出,放置标本用的平台,其中央有一个圆孔,叫通光孔。台上有一移动器(老式的左右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以固定和移动标本。
(5)镜筒:和镜臂上方连接的园筒部分。有的显微镜镜筒内有一抽管,可适当抽长,一般长度是160-170毫米。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有一个可转动的圆盘,叫物镜转换器(或叫物镜旋转盘,固着在镜筒下端,分两层,上层固着不动,下层可自由转动。转换器上有2~4个圆孔,用来安装不同倍数的低倍或高倍物镜)。作用是保护成像的光路与亮度。
(6)调节器(也叫调节螺旋):为镜壁上两种可转动的螺旋,一大一小,能使镜筒上下移动,调节焦距。大的叫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可以转动,以使镜筒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焦距,升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升降镜筒较慢,可以细调焦距。(7)载物台:从镜臂向前方伸出的金属平台。呈方形或圆形,是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其中央具有通光孔,在通光孔的左右有一个弹性的金属压片夹,用来压住载玻片。较高级的显微镜,在载物台上常具有推进器,它包括夹片夹和推进螺旋,除夹住切片外,还可使切片在载物台上移动。目镜:装于镜筒上方,由两组透镜构成,接目镜的作用是把接物镜所形成的倒立实像再放大成为一个虚像。接目镜上刻有5×,8×,10×,15×,25×等符号,表示放大倍数。我们所观察到的标本的物像,其放大倍数是接物镜和接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如接物镜是10×,接目镜是8×,其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0×8=80倍。
在接目镜内两个透镜间的光栏上可装一根剪短的毛发,做为指针,用以指示要观察的材料。
(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物镜转换器的孔中,一般的显微镜有2~4个接物镜镜头,每个镜头都是由一系列的复式透镜组成的,其上也有放大倍数记号,有4×,10×,40×及100×。4×及10×接物镜是低倍镜,40×是高倍镜,100×是油镜。低倍镜常用于搜索观察对象及观察标本全貌,高倍镜则用于观察标本某部分或较细微的结构,油镜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或动植物更细微的结构。反光镜:是显微镜观察时获得光源的装置,位于显微镜镜座中央,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转动反光镜,可使外面光线通过集光器照射到标本上。使用时,光线强用平面镜,光线弱用凹面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8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物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1.物镜:放大微小的物体或微细的结构,形成倒立实像;把像投射到目镜光阑处。
2.目镜:放大物镜映来的已放大的倒立实像;校正物镜余留下的像差;将物像投射到一定的位置上,便于放映或照相。
第2个回答  2020-04-01
目镜
放大物象
镜筒
连接目镜与物镜
转换器
调换物镜
粗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
镜臂
连接
镜柱
支持
物镜
放大物象
载物台
放置玻片
通光孔
光线通过
压片夹
固定玻片
反光镜
反射光线
第3个回答  2020-04-07
目镜
放大物象
镜筒
连接目镜与物镜
转换器
调换物镜
粗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
镜臂
连接
镜柱
支持
物镜
放大物象
载物台
放置玻片
通光孔
光线通过
压片夹
固定玻片
反光镜
反射光线
第4个回答  2021-05-02

显微镜的结构图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