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环境、教养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有为数不少的幼儿会在其发展的某些阶段里,出现或多或少的在情绪或行为上的轻微偏异。例如:情绪不稳、爱发脾气、任性、多动、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破坏性行为、敏感、多疑、胆怯、退缩、依赖性强等。这些在情绪或行为上的偏异,除了具有程度上的差异外,有的还有一定的性别差异。
也有一些幼儿会出现相对较严重的
心理问题,如:夜惊、
神经性厌食、口吃、多动症、攻击性行为、咬指甲等。
(一)、夜惊
夜惊,是指睡眠时所产生的一种惊恐反应,属于
睡眠障碍。
幼儿夜惊的主要表现是:在睡眠中惊醒,从床上突然坐起、两眼瞪直、惊慌失措、或哭喊出声,表现出恐惧、害怕、惊慌、焦虑等神情。这时,如果叫他,通常难以唤醒,对于他人的安抚,他一般不予理会。夜惊的发作可持续数分钟,发作后仍然能平静入睡,睡醒后基本上对此事没有记忆。
引起幼儿夜惊的主要原因有:
1、 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入离开亲人进入到陌生环境,受到成人的严厉责备,睡前看了较紧张、较恐怖的电视,或经常听一些情节较 严重的故事等。
2、 不良的睡眠习惯。如睡眠时将手压在胸口上等。
3、 躯体患有疾病。如因鼻咽部位患病而引起睡眠时呼吸不畅,或患肠道寄生病等。
幼儿夜惊的预防与矫治:
消除引起幼儿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的各种因素。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果幼儿患有躯体方面的疾病,应及时进行治疗。随着引起夜惊诱因的解除以及幼儿年龄的增长,大多数 幼儿的夜惊会自行消失。
(二)、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是指由于心理因素而引起的一种进食障碍。
幼儿神经性厌食通常表现为:对食物缺乏兴趣,没有食欲,进食量减少,如果强迫进食则易引起呕吐。
引起幼儿神经性厌食的主要原因有:
1、 精神紧张。入受到强烈的惊吓,
家庭关系紧张,对新环境不适应,离开亲人等。
2、 家长过分注意幼儿的进食量,强迫幼儿进食。
幼儿神经性厌食的预防与矫治:
消除引起幼儿精神紧张的各种因素,使幼儿能精神放松,情绪愉快。成人要改变不良的喂养方式,不要强迫幼儿进食,同时,积极地为幼儿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进餐环境,如果能有其他幼儿与其一起进餐,则可以起到较好的矫治效果。
(三)、口吃
口吃,是指在说话的时候不自主地在字音或字句上,表现出不正确的停顿、延长和重复现象。他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节律障碍。
口吃的幼儿在说话时,通常还伴有情绪激动、跺脚、摇头、瞪眼等表现。口吃的幼儿常有自卑、胆怯、退缩、少言寡语、孤独、不合群等消极的心理特征。在患口吃的幼儿中,通常男幼儿多于女幼儿。
引起幼儿口吃的主要原因有:
1、 精神紧张。入家长对幼儿的期望过高,对幼儿的态度过于严厉;由于父母离异、强烈的惊吓使得幼儿受到精神上的刺激等。口吃本身又会加剧幼儿心理的紧张程度,因而,当幼儿处于激动、紧张等状态时,其口吃现象则会餐表现得更为严重。
2、 模仿。幼儿具有好模仿的特点,由于觉得口吃择讲起话来很好玩,于是经常加以模仿,时间长了变形成习惯。
3、 成人教育上的失误。两三岁的孩子,正处于语言发展的迅速时期,由于他们还不能迅速地选择词汇,或是不能迅速地组句,有时会餐表现出重复回延长某一个字或语言不连贯、不流畅的现象,这在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属于正常现象,是一种发育性的口吃,而不是真正的口吃。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这种口吃现象会逐渐消失。但如果在这一阶段中,成人经常对此加以纠正、训斥或加以模仿,无形之中会起到强化的作用,引起幼儿对自己说话的过分注意,使幼儿担心自己的说话不流利,精神变得紧张,这样口吃就会变得更加严重,结果反而真的形成了口吃。
幼儿口吃的预防与治疗:
消除引起幼儿精神紧张的各种因素,成人应用平静、柔和的语气与幼儿说话,引导幼儿不要着急、慢慢地说,决不要对幼儿口吃现象进行指责或过于纠正。同时,成人,也应注意周围的环境,尽可能避免因幼儿口吃而遭到周围人的嘲笑或模仿。引导幼儿练习朗读儿歌、练习唱歌,也是帮助幼儿矫正口吃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同时配以专门的训练。对于幼儿在语言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不流畅现象,成人应正确对待,不要幼儿对说话感到紧张和不安。
(四)多动症
多动症是
多动综合症的简称,它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性疾患。多动症,是指以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行为冲动和
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症。
多动症一般在幼儿3岁左右就会起病。在患多动症的幼儿中,通常男幼儿多于女幼儿。
幼儿多动症的主要表现:
1、 活动过多、动个不停、不能静坐、常干扰别人的活动、活动无目标。
2、 动作笨拙、精细动作的能力较差。
3、 注意力不易集中、易转移、做事常常有始无终。
4、 易发脾气、易兴奋激动、情绪易波动。
5、 有冲动行为和攻击行为、行为易变、对小动物无辜残忍。
6、 难于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等。
以上这些表现,并非每个多动症患者都具备,而且,其;表现的程度也非完全一样。
幼儿多动症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很复杂,一般认为,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遗传因素、脑损伤、代谢障碍、
铅中毒以及不良的教育方式等。
多动症的症状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但是,由于幼儿多动症患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会影响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会引起人们对他们的不断干预,这些都记将对他们心理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及早进行矫治。
对于多动症的幼儿,成人要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帮助和指导,多鼓励他们,多表扬他们,不断增强他们的
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律生活、鼓励他们多参加小组和集体的活动、引导他们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加强其动作的练习。通过这些,可以对他们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其它的治疗方法,如
行为治疗等。
(五)、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指有意想伤害他人身体或心理的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通常表现为:当受到挫折时,采取打人、踢人、咬人、扔东西等类似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紧张的情绪,以引起与别人的对立和争斗。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多见于男幼儿。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
家庭教育不当。如:家长对幼儿过分溺爱,造成幼儿任性、霸道;家长怕幼儿吃亏,告诉幼儿"别人要是打你,你就打他",这种错误的引导会使幼儿从"以牙还牙",逐渐发展到欺负弱小;家长经常用惩罚的方式对待幼儿,为幼儿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
2、 疏泄情绪、保护自己。当幼儿受到挫折时,由于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或
社会交往的经验,为了解除心理的紧张或维护自己的自尊,便采取攻击他人行为来疏泄自己的情绪或保护自己。
3、 模仿。幼儿具有好模仿的特点,如果在他生活的环境中经常有攻击性行为出现,或所看的电视中常有暴力行为镜头,他就会去模仿、学习。
对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成人应尽早给予矫正,否则,会使幼儿出现社会适应性的困难,更会影响孩子道德行为的发展。为此,家长应该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不能简单和粗暴地对待幼儿,应为幼儿提供一个温暖、宁静、祥和的生活环境。托幼园所也应该调整好班级中的
人际关系,帮助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如何对待挫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