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语文观是什么?理解语文观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有哪些?

如题所述

叶圣陶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他又编纂和规范了出版物的汉字并且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做的努力改进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与组织结构

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记者和读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教育贡献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

这一教育思想,以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唯物辩证的中国教育改革之学;在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实际问题中,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基本原理;在总结和提炼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中,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叶圣陶的第一篇关于儿童文学的学术论文题作《儿童之观念》,批评了中国儿童受到的坏影响。

事实上,叶圣陶是20世纪20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于1923年出版。 这部儿童读物在许多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另一个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讲述了一块石头被雕刻成英雄的形象。这个简单易读的故事背后的寓意是嘲笑专家的傲慢自大与人们的麻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11
一、叶圣陶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育本身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全面而又准确的认识语文教育,就要涉及到包括对语文学科性质、文道统一、语言与思维、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的认识与处理。叶圣陶先生对这诸多问题都有所论述。他的观点,主张对于指导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有着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最初并不叫“语文”。为了廓清人们对“语文”二字的模糊理解,从1962年起到20世纪80年代,叶圣陶先生几次对“语文”二字在不同场合做了解释。一是1962年在北京中华函授学校举办的“语文学习讲座”的第一讲中的一段话: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名称是1949年下半年用起来的,解放之前,这个学科名称,小学叫“国语” ,中学叫“国文”。解放之后才统称“语文”。再是1964年答复一封来信时说的一段话,对这个说明作了进一步的阐释:“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 ,小学称“国语” ,至此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文,练习作文,固为读习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减损。……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惟“文字”之含义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
其实,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早在1934年,叶圣陶先生就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国文这一科,比较动物、植物、物理、化学那些科目性质含混得多。有些人认为国文这一科并没有什么内容,只是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而已。但是有些人却以为国文科简直无所不包,大至养成民族精神,小至写一个借东西的便条,都得由国文科负责。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种种的看法,各不相同的认识。如果一百位国文教师聚在一起,请他们各就自己的见解,谈国文科究竟是什么性质,纵使不至于有一百个说法,五十种不同的见解大概是有的。对于动物、物理、化学那些科目,就决不会有这样的情形。”由此足以看出,叶圣陶先生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复杂性是早已心中有数的。1942年,叶圣陶先生撰文指出:“国文,在学校里是基本科目的一项,在生活上是必要工具的一种。旧式教育的目标与方法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这里,叶圣陶先生首次提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属性。建国后,叶圣陶先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语文教育的建设中。1978年8月,他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进一步明确提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学生个个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 ,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的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的责任。”他是非常注重语文学科对于人的塑造与培养。在1962年10月撰写的《认真学习语文》一文中,叶圣陶先生就指出:“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不是目的。比如锯子,刨子,凿子是工具,是用来做桌子一类东西的。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另外,从叶老一生为我们留下的数以千万字的论著与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语文的真实的主张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提出“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学科”的第一人,所有对于语文学科工具性属性的认识与定位都源于斯,从这种意义上讲,他所提出的“工具性”属性的意义就更为深远和富有价值,因为它具有一种开拓性和里程碑式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被誉为中国语文教育界的“一代宗师”,他的语文教育观,他的对于语文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仍有很强的指导价值,尽管这种语文教育观或许有很深的时代烙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20
“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对改进现代中文教育有重要影响。他给中文教育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观念,“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的灌输书本知识。”这一观点冲破了习惯于强烈依赖记忆和灌输的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此外,叶圣陶促进了批判思维的深入人心,让人们认识到个人价值判断的重要性。他认为这些学习技能应当被用来构筑学生的基础,同时也将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起点。
文学为人生
  叶圣陶在他反思现实生活的作品中动情地写道:
  “在记忆中,我似乎从来没有撰述过自己有些模糊或者不甚清楚的知识。换句话说,我不能写那些只是通过想象得来的东西,但我也没有失掉想象力。我生活在城市里,乡镇和农村,我写在那些地方观察到的事

物。作为一名老师,我了解一些教育圈的生活,我也记录下来。在一些相当基础和浅显的层面,我关注着中国革命逐渐的发展,同时,我也记录下这些事情。”[1]
  他大多数的新闻作品由人们的生活得到灵感。他相信文学作品不仅是用来供人消遣,而且也是反映生活和鼓舞读者思考现实的工具。他感觉有义务去让读者知道在他们周围真实发生的事情。这就是他为什么想要将文学和新闻报道联系起来的原因。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也被用来唤醒青年对社会的关心与敏感。这个观点如同新闻工作者讲述真相的基本原则。叶圣陶也以记者为毕生职业。
易读性  
在叶圣陶的作品中易读性是一个显著特征。它意味着读者更有效率的感知和理解文章内容。作为一名记者,叶圣陶作中强调词语的运用。这大概是因为在他做编辑之前,曾作了10多年的教师的缘故。他认为文章是为读者而作的,同时他把文章看作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工具。当时的作者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是他们不是拥有优秀写作技巧的素养。他们的表达是不准确且意义模糊的。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够欣赏他们的文章。作者不注意实用的重要性。因此,文学作品难于被普通大众接受。叶圣陶认为一个人只有把文章写得实际且易于理解,他才能够去只写一些风雅作品。如果读者不理解文章内容,文章就毫无用处。
第3个回答  2012-11-20
教是为了不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