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能够证明历史事件的近代史小故事70字以内

如题所述

《清帝逊位诏书》内容如下: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各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刈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清帝逊位诏书体现出一种很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的精神。只能说是类似,不能说是就是英国的光荣革命。人们可以发现,辛亥革命前后,1927年大革命之前,没有发生大的社会动荡,没打几场战争,没死多少人,也就几次很短暂、很小的军事战斗。通过立宪派倡导,社会各方面参与,最后清帝逊位,致使一个传统的王朝帝国,转化为一个现代民国、一个以人民为主体的共和国。说起来,这一过程比英国的光荣革命还简单。光荣革命中查理一世还被杀了头,激进主义还统治了若干年。我们用十来年的演变,就把一个庞大的旧王朝转变为一个新的共和国,没流多少血,没发生大的社会动荡,帝国没有分崩离析,从这个意义上,未尝不可把这一演变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清帝逊位诏书从五个方面体现了宪法内容。第一个方面,张謇所起草的这份逊位诏书,对冲、稀释或阻止了南方政权的种族革命激情,避免了类似法国革命的趋势。第二个方面,清帝通过这次逊位,提升了自己以前所做的一系列变革,屈辱而又光荣的把一个王权交给了一个立宪共和政体。值得注意的是,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的禅让不同之处。清廷这一做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整个地改变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结构。同时,这样一种主动的逊位也体现了中国现代立国之宪法所倡导的和平的宪法价值。西方现代的宪法、乃至大宪章则体现出较多地对个人自由,财产权利的重视。当然,从马基雅维利特别是格劳秀斯开始,和平价值也是它们宪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第三个方面,人们一般总是把逊位的三个优待条件理解为政治赎买,其实,这只是逊位诏书的次一级逻辑,它的上层逻辑是一个建国契约。它是通过承认这个未来的共和政体而达成了一个逊位协议,它逊位于共和政体,既不是革命党,也不是袁世凯。从这个角度看,逊位诏书对复辟帝制构成某种制约。第四个方面,逊位诏书确立了中华民国的两个主题,一个是建立共和政体,一个是人民制宪,实现“五族共和”。第五个方面,天命流转问题,逊位诏书隐含着承认人民主权是中华民国的新天命。
http://www.historychina.net/qsyj/ztyj/ztyjzz/2012-02-23/33015.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