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领头编纂四库全书,他为何没有写别的书?

如题所述

纪晓岚是清代最著名的学者,他以才思敏捷、性情诙谐而受到乾隆帝的宠信,他的特长不在为官,而在为学。可是让人不解的是,纪晓岚作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文人,为何身后仅留下一部《阅微草堂笔记》和后人为他编修的《纪文达公遗集》,而没有留下其他的著作呢?


纪晓岚于乾隆十九年(1754)中进士,此后任翰林院编修,一直到二十七年,他从事的都是文字方面的工作,在武英殿、国史馆、方略馆任总纂。这段时间,纪晓岚的诗文倒是不少,可正经的文集未曾出版过一部。

乾隆三十二年,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亏空钱粮事发,纪晓岚因与其是亲家关系,私自通风告密被乾隆帝流放伊犁,这一去便是六年。直到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下诏编纂《四库全书》时,在刘统勋的举荐下,纪晓岚才被释放回京,并担任总纂官。

编纂《四库全书》是一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书,须由纂修官加以考订,然后根据内容写出提要,给以评述。当时各省呈送上来的珍本古籍多达数十万册,加上现有的书籍,总数约为100万册。


不难想象,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所要花费的精力,尽管不能说是废寝忘食,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根本没有其他的时间去写自己的书。因为收入《四库全书》的书籍,各篇都要经过纪晓岚的考核,就连各篇提要的行文,也得他字斟句酌,再三润饰。在完成审定提要工作后,纪晓岚还要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体例,通盘筹划,把各篇提要排纂成编,列成总目,成为《四库全书提要》,共二百余卷。


整部《四库全书》为《永乐大典》的三倍半,约为6亿字。全书共收入3460种书,计75854卷。全书先写四部,以后又陆续缮三部,以及翰林院副本共抄写八部,分别藏于文渊阁、热河文津阁、奉天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淙阁、杭州文澜阁,另外,翰林院保存副本。

乾隆四十七年,《四库全书》终于完成。纪晓岚等人花了十年时间完成此巨著,心情十分激动,最后再写一篇进表献给乾隆帝。纪晓岚奋笔疾书,文不加点,一气呵成。这篇进表写的文采飞扬,同馆人士争相快睹,无不叹服。乾隆读了此文也很满足,特命嘉奖。


如果说纪晓岚的前大半生没有精力和时间来著书立说的话,这都可以理解。那么从乾隆四十七年至嘉庆十年的这二十多年间应该有时间了吧?当然,时间不是问题,但纪晓岚自己对此有一个说法。

在编纂《四库全书》之前,纪晓岚对自己的文采颇为自负。可是《四库全书》成书之后,他的性格大为转变,他的一生没写过什么论著,只有《阅微草堂笔记》一部,平时写的一些序记碑类的文章也是随手而弃,不留底稿。他自己说:

“自从编修《四库全书》以来,纵观古今著述,自知写不出更好的文章,而那些自以为有所得的人,真是太自不量力了。”


纪晓岚这种谦虚诚实和认真严肃的态度,才是做真学问的态度。写不出来就不要硬写,制造过多的文化垃圾,也是造孽。其实论纪晓岚的文才,说他写不来出恐怕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只不过他读万卷书,自认不如古人,羞于著述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5
因为编纂四库全书实在是难度太高了,纪晓岚一搞就是大半辈子,这成了他每天的工作,耗费了他大量的心血,搞的他没心思写别的书了。
第2个回答  2020-10-05
因为纪晓岚领头编著四库全书已经耗尽了他全部的心血,他已经没有精力去编撰别的书了。
第3个回答  2020-10-05
因为编纂四库全书就花了很多年,根本没精力写其他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