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自我概念的形成时期

如题所述

孩子自我概念的形成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是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都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并且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在宝宝刚出生时,是没有自我概念的,小月龄的宝宝也没有。所以小宝宝会自己抓自己的脸。妈妈们总是很不解,宝宝怎么对自己这么狠,把脸都抓花了。实际情况是小宝宝不知道那是自己的,所以下手也就无所顾忌了。

到了6-8月龄后,宝宝才开始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感觉,这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也是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础。

孩子真正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是从幼儿时期才开始的。幼儿时期主要是指幼儿园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对自己的描述主要是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爱的运动,还不会描述自己的内部心理特征和个性。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评价主要来源于他人的评价,所以这个时期,家长一定要多正面评价自己的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形成比较正面的自我评价。当然这个阶段孩子自我评价还比较笼统,也容易受主观情绪的影响。孩子在高兴和不高兴时对自己的评价会有很大的不同。



到了童年时期,也就是6、7岁到11、12岁时,孩子的自我评价从具体的外部特征逐渐转向比较抽象的心理特征,当然这个转变是缓慢进行的。在小学阶段,孩子对自己的认识还是比较具体和绝对的,但其会越来越多的从品质、人际关系和个性特征等方面来描述自己。这个阶段孩子也会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的独立见解,不会只是人云亦云。对自己的评价也会越来越具体。

到了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高涨,孩子们把心思从客观世界转入主观世界,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他们经常会思考“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特点是什么”,他们开始喜欢写日记,经常在日记中思考和记录自己的看法。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出现反抗心理的时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叛逆期。孩子之所以叛逆,主要是因为孩子自我意识的高涨使他们有了强烈的自尊心,叛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6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体验,个体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也是个体对自身的生理自我特征、心理自我特征、社会自我特征以及关联自我特征的态度。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系统,它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于整个的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所表现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和观点等组织起来。自我概念由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三部分构成。反映评价是个体从他人得到的有关自己的信息。社会比较指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与他人比较所确定的衡量自己的标准。自我感觉指个体看待自己的方式。

宝宝自我概念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是一个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的发展过程。
1. 生理自我形成阶段
生理自我是个体如何看待自己身体的层面,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等,这是自我概念的原始形态。生理自我概念是最本质的和最直接的,也是最基础的和最物质的。8 个月~3岁是生理自我形成的年龄阶段,宝宝通过自己的肢体、肌肤和感官刺激等感知自己的存在,这是神经系统发育和感觉系统等生理自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个阶段父母最重要的是给宝宝更多身体上的拥抱、抚摸和鼓励。
2. 社会自我形成阶段
社会自我是指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3岁~13、14岁是社会自我形成的年龄阶段,这一阶段孩子的社会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自我概念的形成主要来自于父母和周围人的看法,他们会通过他人的反馈认识自我。在这个阶段,父母要对孩子给予更多的表扬、鼓励,让他形成自信、乐观的自我概念。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应该是明确的、合理的。
3. 心理自我形成阶段
心理自我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从青春期到成年,心理自我逐渐形成。这个阶段宝孩子自我概念的发展,开始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主动性和独立性,强调自我的价值与理想。在这个阶段,父母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给予合适的引导,而不是过多的干涉,培养孩子形成明确的个体态度和独立自我的信念。
第2个回答  2020-11-16
谈到自我概念/自我意识的形成,就不得不讲到“心理社会”阶段理论。这是由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Dr.E. H. Erikson(1902-1994)于1950年在他的《儿童与社会》一书中提出的。他把人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解决不同的心理冲突,从不同角度形成自我。前五个阶段是关于儿童发展的,因为在我工作的十多年中反复得到印证,所以在这里提供给大家做参考。以下部分信息来自<<百度>>的翻译,我编辑并佐以实例。

婴儿期(0~1.5岁)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这期间孩子完全依赖外界的照顾,并开始认识人了,当哭,饿,尿布湿了或孤单/害怕时,父母是否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因素。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Dr. E. H. Erikson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

Harry Potter的故事中,妈妈的爱在他婴儿时不可思议地保护他不受Lord Voldemort的攻击,对现实生活中婴儿的发展很有寓意。人生的第一年,父母给孩子的远远不止吃饱穿暖等基本的生理需要照顾,他们发自内心的关爱通过眼神,拥抱等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信息:“你很重要!我很爱你!我永远在你身边!”这些都是孩子对自己和周围世界最初的意识,是安全感的基础。

我在高中曾接触过一位11年级的女生,成绩优异但异常孤僻。和她交流后发现她总觉得同学们都在背后说她坏话,甚至猜疑人家计划攻击她。她的母亲坦白地告诉我,这个孩子是家里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她在国内出生时,重男轻女的父亲一看又是女孩扭头就走,连饭都不给妻子送,害得她和着泪水在医院病友的帮助下才度过。对婚姻的失望,再加上孩子天生五官很像父亲,让母亲虽然在生理上照顾她但无法掩饰心里的厌恶。弟弟出生后全家到美国团聚,但父母对女儿的态度和对弟弟仍然有天壤之别。母亲也看到她对自己及整个世界的不信任,但到高中时已经根深蒂固。11年级后症状加剧,虽然之后她出现精神分裂的先兆有基因影响,但婴儿期的经历确实很让人感到遗憾。

幼儿期(1.5~3岁)是自主感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期。这期间孩子掌握了大量的基本技能,如走、说话等,生活中逐步开始独立。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他们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出现第一个反抗期。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他们按时吃饭,大小便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会反复应用“我”、“不”来反抗外界控制。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会伤害自主感。因此,把握住“度”,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Dr.E. H. Erikson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第3个回答  2020-12-31
一般8—16个月的孩子照镜子以为镜子里有另一个人,会想要去找他,隐隐约约感觉那人的动作和自己有关。而1岁半的孩子则已能知道镜中的孩子就是他。其实大概从6个月就开始有了自我概念。但是很明确色应该是在18个月。我女儿现在经常说给我,给你。很明确。


这种情况我建议亲**去医院咨询下医生 。

孩子在小时候就有自我概念的形成,比如孩子会抓东西了和会走路了就会觉得这个东西是我的了,别人不能碰了。这种观念会有一段时间,孩子学会分享是要一个过程的,需要大人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第4个回答  2020-11-16
正常情况下,孩子在幼儿期,也就是满1周岁至3周岁期间,体格生长减慢、智能发育加速,开始有自我意识的萌芽,出现“我”的概念,也就是说孩子的自我概念在此期逐渐形成。但是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孩子自我概念的形成在时间上也会有所不同。
在生活中,建议家长多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将大人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可以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生活中不要训斥孩子,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身作则,给孩子讲道理。

孩子看待自己“是有能力,或无助的”,代表着对自我概念的认识。自我概念良好的孩子,受挫力较高,相信自己可以成功;挫折,只是另一个新的尝试起点。自我概念较差的孩子,遇事容易放弃,会觉得自己没能力,很容易一败涂地。幼儿不会等到长大才开始发展自我概念,而是从一出生、从日常生活的互动中,来奠定“我是谁”、“我会……”的自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