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奶水不足之后就调整不过来了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8
不要抱怨坐月子规矩多,产后哺乳,做好这几点就能奶水多快恢复。
在中国,坐月子有着悠久的历史,对坐月子这件事本身我是持赞同态度的,但其中那些老旧的陋习和传统,你们一定要记得抛弃。

对新手妈妈来说,坐月子不管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坐月子之好处一:

有利于妈妈身体的恢复

坐月子的过程,其实是妈妈身体各个系统逐渐恢复的过程,这大概需要6个星期左右。

在十个月的孕期,妈妈的子宫由鸡蛋大小变得能装得下一个婴儿,其他脏器也因为受挤压而发生移位、变形;同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这段时间,对妈妈来说无异于一次身体的重新改造。

所以,坐月子对新手妈妈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身体恢复时期。

在这期间,妈妈需要注意这些:

1. 要好好休息,但也不要躺在床上不动,可以适当下地活动活动

2. 避免提重物,以防脏器脱垂

3. 要定时开窗通风,注意清洁卫生

4. 别捂汗,也别不敢吹空调,该吹还得吹

5. 洗澡洗头都是可以的,别着凉就行

6. 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蛋白、谷物的适量摄入,不可过量吃大鱼大肉大量喝油汤

7. 合理用眼,电视电脑手机和书本要适当少看,但不是不能看

8. 避免同房和盆浴

坐月子之好处二:

让妈妈更快的适应新身份

虽然说经过了漫长的10个月孕期,但对当妈这事,很多人其实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毕竟这是第一次当妈,不管看了多少别人的经历,自己没实际体验过,感受还是不一样的。

坐月子的过程,对新手妈妈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心理缓冲期,逐渐适应自己这个身份的变化。

当然,妈妈们的适应过程不会那么快,那么顺利,会面临很多困惑和问题。月子期间有的新手妈妈面对这些问题可能会出现情绪崩溃,所以你们一定要告诉自己,这很正常,更不要逼自己要做完美。

尤其是宝妈的家人,不要把注意力和重心都放在宝宝身上,其实,月子里全家人的重心应该是孩子妈妈。

宝宝刚出生,除了吃奶就是睡觉,顶多拉个便便洗个澡澡插播点花絮,让产妇吃好睡好心情好,才能奶多奶好,宝宝吃了才会更健康。

嗯,还有家庭也会更和睦,避免以后婆媳不合。

坐月子之好处三

有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除了坐月子,你恐怕再也没有时间会像这个时期一样,全身心都放在孩子身上。

这时候妈妈可以不用操心工作,不用洗衣做饭,全神贯注的应付这个大多数时间只会睡觉的娃,给他喂喂奶,抱着他唱唱儿歌,亲亲他,摸摸他,这种肌肤之亲会让宝宝熟悉妈妈的味道,有利于更好的建立亲子关系,对宝宝安全感的建立也很有帮助。

有宝妈说过,觉得这辈子孩子完全属于她的时间,就是坐月子的时候,我想你们应该也都是这样。

最后我想说的是,坐月子不是一个死规矩,而是一个科学的生活方式,讲究的是身心健康,该吃吃,该睡睡,该动动,注意营养,注意卫生,注意情绪管理,可千万别把自己套进死框框里了,那样反而违背了坐月子的初衷。坐月子只要注意以下这8大点就能让新妈妈恢复体质,甚至更好。

众所周知,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大部分的准妈妈都愿意把最好的给宝宝。因为母乳中含有婴儿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各种营养成分。母乳中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又含有较多的乳糖,母乳喂养的婴儿肠炎的发病率较人工喂养的低。人奶所含脂肪球小,又有乳汁中的鲜脂酶帮助脂肪的消化有利脂肪的吸收。人奶中的钙磷比例恰当,钙也易吸收;母乳还有抗感染的作用,乳汁中含有的免疫抗体能保护婴儿避免肠道和呼吸道感染,其还含有乳铁蛋白、溶菌酶及各种细胞成分等也有利于抗感染;母乳新鲜不易被细菌污染,经济方便,随时可吃,温度又适宜。哺母乳者可以增加母婴之间的感情交流,有利孩子心理的健康发育。

虽然母乳好处多多,但是在哺乳期的妈妈经常遇到很多烦恼的事儿。因为母乳,妈妈们很多东西不能随意乱吃,要放弃很多喜欢的食物,有的妈妈奶水不够,有的妈妈却奶水太多。。。。。。

哺乳期注意点:

一、孩子出生后3~5天之内的母乳称为初乳,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抗体和微量元素,含脂肪较少,对增强新生儿的抗病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千万不能将初乳丢弃。

以往每3小时哺乳1次,称为“按时喂哺”;但目前提倡“按需喂哺”,即婴儿饿了想吃奶,即喂,不要拘泥于“时间未到”,尤其在出生后最初2~3个月,多吸吮可以刺激乳汁的分泌,在“按需喂哺”的基础上婴儿会逐渐形成大约每3~4小时喂奶1次的习惯。喂奶时先喂一侧,待完全吸空,再喂另一侧,下次可以轮换,这样既能促进乳汁分泌,还能防止两侧乳房大小不一。每次喂奶时间,一侧仅需几分钟左右。切勿让婴儿含着奶头睡觉,这样有发生窒息的可能(呕吐造成窒息或母亲身体压住婴儿造成窒息)。

二、喂奶姿势:母乳喂养的姿势是很有讲究的,错误的喂奶姿势甚至会直接导致新生儿窒息死亡。乳汁分泌的多少与喂哺的技巧有着一定的关系。正确的喂哺方法可以减轻母亲的疲劳、防止乳头的疼痛或损伤。妈妈们无论是躺着喂还是坐着喂,全身都要放松,体位要舒适,这样才有利于乳汁排出。同时要精神愉快用眼睛看着孩子,与孩子交谈,抱起孩子,孩子的胸腹部要与母亲的胸腹部紧贴,张大嘴含住乳晕,下颏紧贴母亲的乳房。

正确的喂奶姿势:母亲将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方、下方,托起整个乳房,先将乳头触及婴儿的口唇,在婴儿口张大,舌向外伸展的一瞬间,将婴儿进一步贴近母亲的乳房,使其能把乳头及乳晕的大部分吸入口内,这样婴儿在吸吮时能充分挤压乳晕下的乳窦(乳窦是储存乳汁的仓库),使乳汁排出,又能有效地刺激乳头上的感觉神经末梢,促进泌乳及喷乳反射。只有正确的吸吮动作,才能促使乳汁分泌更多。

如果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单单含住奶头,妈妈们会感到乳头特别疼痛,婴儿吸吮时出现“咂咂”的声音,乳汁就不会被吸出来,婴儿因吸不到乳汁便会加大吸吮力,往往会造成乳头皲裂、出血,从而导致有些妈妈因疼痛而减少喂奶次数,缩短喂奶时间,而这样的后果是乳汁越来越少。因此,为了保证母乳喂养的成功,要做到:早吸吮、多吸吮,并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

三、乳房保养:孕妈妈如果决定母乳喂养,那么就要从孕前开始保养乳房,洗澡的时候注意按摩,佩戴宽松的胸衣,避免压迫乳腺造成堵塞,如果有乳头内陷等问题,可以请教医生,尽量早点矫正
第2个回答  2020-10-18
不是的,还可以调整好的,你放心只要用对方法
第一招就是加强宝贝的吮吸,很多妈咪们在喂宝宝经常会出现没有及时让宝贝吸吮干净,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等到新一波奶水出来的时候,这就无法正常的排出来。一般情况,妈咪应每一天喂宝贝至少8次以上,而每次吸吮乳房的时间不应该超过八个小时。这样宝贝只要饿了就喂,喂得越多,这奶水的分泌就会越来越多。

第二招就是加强自己的营养补充。这样更直接的补充了奶水。均衡摄取各种营养是很重要的,它们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5大营养元素。而对于哺乳期妈咪一定要注意均衡饮食的搭配,特别要注意钙质与铁质的吸收,在哺乳期和妊娠期的似乎尤为关键。

最后一招就要靠孕妇自己啦,要市场对自己乳房进行清洗和按摩。使按摩的方式要么是环形按摩,也就是双手放在乳房的上、下方,然后环形方向按摩整个乳房。或者用螺旋形按摩,也就是手托住乳房,另外一手的食指和中指以螺旋形向乳头方向轻轻的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