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是宰相,官居一品吧?那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呢?官居几品?那

分别说下,一品、和正一品的区别

“千牛卫”这个名字,始于唐代,正式名称为“左右千牛卫”。当时,“左右千牛卫”是大唐南衙“十六卫”中的两“卫”,不领府兵,专责“掌执御刀宿卫侍从”,是皇帝内围贴身卫兵。晚唐以后,随着“府兵制”的瓦解、“南衙十六卫”的衰败,“左右千牛卫”也逐渐变得徒有虚名,变成了虚衔的一部分。五代、宋、辽、金,皆是如此。
所以相当于现在的,主席,总统或者总理卫队长官
也可以是国会警卫长官

“检校”,是“诏除”(皇帝下诏单批)而非“正命”(通过人事部门正式任命)的“加官”。
在唐代官制中有两种可能的情况:
第一,“兼领”或者“代理”,即本来就有一定的职位,“兼领”平级/低级的另一种职位。如唐初南衙十六卫的将领经常“检校”北衙羽林将军——“某卫大将军(正三品)检校羽林将军(从三品)”;长孙无忌以“太尉(正一品)”身份“检校中书令(正三品)”。

第二,并不需要真正地履职的额外加官。类似于如今的“XX协会荣誉主席”的意思。如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但实际上他根本不需要到工部去任职。

从剧情上看,李元芳的“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更可能是属于★★第二种情况★★,因为:他之前只是“千牛卫中郎将(正四品下)”,级别比“大将军(正三品)”低两级,不属于“兼领平级/低级官职”的情况;而且李元芳并不在“千牛卫”管事、不参与大型朝会、仪仗,只是跟着狄仁杰四处查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2
狄仁杰的官职巅峰为公元697年同时担任
1、鸾台侍郎(正三品)
2、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正三品)
注:因为武周时期,改中书省为“凤阁”,改门下 省为“鸾台”,所以这里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也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
3: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虚职)
唐朝前期(包括武周时期),三省长官(尚书省的尚书左右仆射,中书省的中书令或中书侍郎,门下省的门下侍郎)为天然宰相,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同平章事)也是宰相,但他们都是正三品官职,唐朝的一二品都为虚职,比如国公,郡王等。所以同时期朝中有多个宰相,这也就是为什么武则天在位15年中任用了73名宰相的原因。
所以狄仁杰虽然是宰相,但他的官职是三品。
而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李元芳的最高官职是检校千牛卫大将军,也是正三品官职,狄仁杰和李元芳同品不同秩。但实际上李元芳的官职是一个虚构的官职(或许包括李元芳本身),所以和狄仁杰真真实实的三品宰相不可同日而语也。
第2个回答  2012-10-31
“千牛卫”这个名字,始于唐代,正式名称为“左右千牛卫”。当时,“左右千牛卫”是大唐南衙“十六卫”中的两“卫”,不领府兵,专责“掌执御刀宿卫侍从”,是皇帝内围贴身卫兵。晚唐以后,随着“府兵制”的瓦解、“南衙十六卫”的衰败,“左右千牛卫”也逐渐变得徒有虚名,变成了虚衔的一部分。五代、宋、辽、金,皆是如此。
所以相当于现在的,主席,总统或者总理卫队长官
也可以是国会警卫长官

“检校”,是“诏除”(皇帝下诏单批)而非“正命”(通过人事部门正式任命)的“加官”。
在唐代官制中有两种可能的情况:
第一,“兼领”或者“代理”,即本来就有一定的职位,“兼领”平级/低级的另一种职位。如唐初南衙十六卫的将领经常“检校”北衙羽林将军——“某卫大将军(正三品)检校羽林将军(从三品)”;长孙无忌以“太尉(正一品)”身份“检校中书令(正三品)”。

第二,并不需要真正地履职的额外加官。类似于如今的“XX协会荣誉主席”的意思。如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但实际上他根本不需要到工部去任职。
第3个回答  2020-01-02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正三品,但是武则天时期好像没有千牛卫,千牛卫是中宗时期的,武则天时期应该是叫奉宸卫,管事为从三品,而中宗时期千牛卫大将军是正三品,所以元芳是穿越官职。唐代正三品是属于朝堂大佬了,不像满清那样一二品官烂大街。
第4个回答  2012-10-31
唐朝,宰相三品,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升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为正二品。十六卫的大将军为从三品。所以千牛卫大将军也是从三品。一品有正一品,从一品之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