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有哪些?

比如要掌握哪些基本知识,身高有没有限制、、

专业定位: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高职旅游管理培养的是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基层管理工作的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从培养目标上来说,职校教育培养的主要是服务应用型的人才,集中在旅游产业的中低层,对技能型的人才需求较多。
素质要求:
旅游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首先,旅游管理者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管理学知识、旅游经济学知识、旅游法学知识、旅游地理学知识、旅游历史学知识、旅游文化学知识、旅游规划学知识以及国际旅游学知识。
其次,旅游管理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如旅游管理者要有较好的形象,有些院校在招收旅游管理专业考生时会在身体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一般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或1.65米),女生不低于1.60米,有些院校还会要求考生做肝功能检查
再次,从事旅游管理还必须熟练掌握英语,因为管理者在工作中会经常处理英文的文件,也经常会和一些外国人打交道,而且很多旅游企业在招聘面试是全英文的,英语好的人就会很占优势。
此外,旅游管理人员要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基本的工具,在工作中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同时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团队精神也很重要。
旅游业在2013年对管理类毕业生的需求也将增加。进入21世纪以后,旅游业一直都被人们认为是“朝阳产业”。内外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熟悉电脑操作、旅游专业毕业的管理人才、导游人员、开发策划人才、营销人才,都是企业争夺的对象。但是,从事旅游业的人才都需要有相关认证,如导游资格证、领队证等。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旅行社、酒店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政府机构。不管毕业生是本科还是专科(高职),到了单位都必须从基层干起,从端盘子倒水做起,旅游管理专业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因为这个专业需要跟人沟通的工作多,所以性格外展、开朗、活泼的学生更适合学习本专业。但是旅游管理行业的通则是要求管理人员要从服务员做起,因为要做高层管理者,必须要有基层经理、服务员的经验,否则,很难做好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0
旅游管理学科是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而建立的一个新型学科。在我国,这门学科的产生只有二十年的时间,但已成为工商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学科部门。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每年还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在中国,2003年我国旅游业的固定资产达到8439亿人民币,年营业收入约2308亿人民币,创造就业机会约6487400个,据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在WTO召开的世界大会上宣布,中国旅游就业现在是世界第一位的,并预测到2010年可吸纳8800万的就业人数。因此我国对旅游管理人才需求有很大的缺口。有关业内专家认为,我国旅游就业前景广阔,旅游就业存在十大增长点。即:新型住宿接待业、特色餐饮业、旅游景区景点开发、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新兴服务业、旅游文化娱乐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游劳务输出十个方面,这些领域就业增长快、潜力大、带动性强,而且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快发展,就业成本低,老百性受益面宽。 新近发布的《中国旅游业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分析了我国旅游业的地域特征,提出我国旅游就业可以概括为六种不同的地域模式。 一、以大型景区为龙头,形成了丰富的就业体系和就业方式,包括住宿接待、餐饮、娱乐、旅游购物、劳务服务等。 二、在旅游城市、交通枢纽和集散基地,以住宿接待为中心,形成了综合性的旅游服务体系,形成了酒店集中区等高密度就业区域。 三、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度假为主,环城度假带已成为旅游就业的重要增长点,为城市居民休闲服务建立了相应的就业体系,包括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农家乐、产业旅游等。 四、沿着重要的旅游交通干线及航空港、火车站、汽车站等站口形成的旅游就业重要的增长轴线。沿交通沿线带动的就业体系主要有三种增长模式;沿线的旅游交通服务,如餐饮、车辆维修、商品销售等;带动沿线旅游景点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城镇的发展和就业体系的形成。 五、旅游小城镇及乡村旅游就业体系。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古镇旅游、乡村旅游,这种旅游模式所产生的就业体系,与一般的旅游景区点相比,具有更高的参与性。 六、依托产业旅游带动的就业模式。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旅游热点,如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节庆旅游、教育旅游等。产业旅游就业模式的特点是,旅游业依托其他产业,往往不是主业,从业者往往是兼职从事旅游。 专业定位: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高职旅游管理培养的是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基层管理工作的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从培养目标上来说,职校教育培养的主要是服务应用型的人才,集中在旅游产业的中低层,对技能型的人才需求较多。素质要求:旅游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首先,旅游管理者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管理学知识、旅游经济学知识、旅游法学知识、旅游地理学知识、旅游历史学知识、旅游文化学知识、旅游规划学知识以及国际旅游学知识。其次,旅游管理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如旅游管理者要有较好的形象,有些院校在招收旅游管理专业考生时会在身体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一般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或1.65米),女生不低于1.60米,有些院校还会要求考生做肝功能检查。再次,从事旅游管理还必须熟练掌握英语,因为管理者在工作中会经常处理英文的文件,也经常会和一些外国人打交道,而且很多旅游企业在招聘面试是全英文的,英语好的人就会很占优势。此外,旅游管理人员要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基本的工具,在工作中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同时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团队精神也很重要。旅游业在2005年对管理类毕业生的需求也将增加。进入21世纪以后,旅游业一直都被人们认为是“朝阳产业”。尽管此前的应届生就业状况不够理想,但2005年是国家放开外资旅游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的一年,内外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熟悉电脑操作、旅游专业毕业的管理人才、导游人员、开发策划人才、营销人才,都是企业争夺的对象。但是,从事旅游业的人才都需要有相关认证,如导游资格证、领队证等。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学术委员、教研室主任蔡万坤教授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旅行社、酒店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政府机构。不管毕业生是本科还是专科(高职),到了单位都必须从基层干起,从端盘子倒水做起,旅游管理专业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为这个专业需要跟人沟通的工作多,所以性格外展、开朗、活泼的学生更适合学习本专业。但是旅游管理行业的通则是要求管理人员要从服务员做起,因为要做高层管理者,必须要有基层经理、服务员的经验,否则,很难做好工作。在国外,酒店中高级管理人才一般都需要5—10年的一线服务经历。如果你打算报考旅游管理专业,首先做好心理准备。就业前景:旅游就业概念如何界定? 新近发布的《中国旅游业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明晰了旅游业的就业范围,确定了旅游就业新的测算方式。 旅游业就业概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旅游核心产业就业人数,目前我国旅游统计中公布的直接就业人数包括旅游住宿、旅行社、景区、旅游车船公司等其它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就业人员构成。二是旅游特征产业就业人数,包括直接为游客服务、与旅游密切相关的餐饮、娱乐、铁路、航空、公路、水运、公共设施服务等13个部门中的旅游就业人数。三是旅游经济就业人数,这个概念最宽泛,是通过旅游经济活动所拉动的直接间接的就业人数。 根据这一划分,综合分析测算出2002年的旅游核心产业就业人数为612万、旅游特征产业就业人数为1685万、旅游经济就业人数为5100多万,占整个第三产业就业的24%,占中国全部就业的7%。充分显示了旅游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优势。  旅游管理包括酒店管理方向、旅行社管理方向、旅游风景区管理方向、会展旅游管理方向、餐饮管理方向、休闲娱乐管理方向、旅游行政管理方向等。就酒店管理方向而言,目前我国有星级酒店9751家,并且正处于酒店改制转型期,8000多家公有制的酒店要进入市场经济,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酒店管理者的待遇在管理层中算较高的。目前,我国酒店的本土管理者基本上都是以前中专、职业技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在从事酒店业务、积累经验后从基层升上去的,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够的情况。因此,有一定经验的本科毕业生是相当受欢迎的。但是,本科毕业生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要脚踏实地地从基层做起,等有了经验后再图发展,否则高不成低不就,人为地造成就业难。 旅游产业是欣欣向荣的产业,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也是朝阳专业,随着旅游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后,旅游管理专业的前景非常光明。如果说现在的旅游管理专业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那么在不久的明天,旅游管理这朵鲜花会“乱花渐欲迷人眼,娇嫩鲜花吐芳香”。
第2个回答  2020-03-07
一、旅游服务人员心理素质解析
  (一)旅游服务人员心理素质的内涵
  旅游服务人员主要涉及旅行社服务人员、旅游景区服务人员、旅游饭店服务人员等。其中比如导游员就是在旅行社从事一线服务的工作人员,其运用专门知识和技能,为旅游者组织、安排旅行和游览事项,提供向导、讲解和旅途服务。导游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工作范围广,责任重大,作为“民间大使”,往往代表了旅游地的形象。日本导游专家大道寺正子认为:“优秀的导游最重要的是他的人品和人格。”其人品和人格正是其心理素质的体现。
  在心理学中,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动在个体身上的积淀,是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是一个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意志、情感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其中能力是指那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人的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气质就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而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叫做性格;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因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情感是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二)旅游服务人员心理素质的要求
  旅游服务中更多的是服务人员与消费者面对面的服务,而且旅游企业都把“一切旅客着想”、“客人总是对的”这些口号作为旅游服务的宗旨。因此,特殊的职业对服务人员的心理特征有着特殊的要求,一个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心理素质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培养。
  二、现阶段旅游服务人员心理状态分析
  很多的业外人士认为在旅游企业工作有着良好的工作环境,比如在酒店工作,环境优雅、四季如春;在旅行社工作,免费旅游,工作轻松。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深入了解旅游服务人员的生活和日常的工作后,我发现很多的服务人员身心俱疲,滋生了一些困扰他们的心理问题。
  (一)服务人员个性心理特征与职业要求冲突产生的心理不适
  首先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特征完全切合职业要求纯属理想,他们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在能力方面:有人善于表达、领悟能力强,善于处理客我关系,有人记忆好、长时稳定注意的能力强,但不善于交际。而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上的差异上,有人做事快速灵活,而有人则做事迟钝稳重,这些源于他们气质的差异。而有的服务员内向,有的外向,或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则沉默寡言,这些表明他们在对现实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其次许多旅游服务人员个性心理特征与职业要求存在抵触性。一些服务人员在服务方面的能力不足,客我交往出现不顺畅和不和谐的情况,服务人员的情绪也随之发生变化。而服务人员性格方面的一些品质,如倔强固执、争强好胜、高傲刻薄,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客人产生不满情绪,服务员的工作热情也消失殆尽。性格和能力都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以通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使服务人员符合职业要求,适应服务环境。但是一些服务员的气质因子与服务要求相悖,而且改变较难,如一些服务员感受性很高,很容易因客人的一言一行产生心理反应,而有的则太低,对周围发生的一切现象熟视无睹,又会怠慢客人。一些服务员的忍耐性较低,对一些要求比较苛刻的客人,控制不了情绪,甚至和客人发生冲突。可见,近乎完美的工作要求与服务员的个性心理会产生矛盾,这种矛盾无疑会增添服务人员的心理压力,使服务人员产生心理不适。
  为了减少以上的心理不适,旅游企业在招聘员工之前,制定较明确的岗位需求,招聘时,履行一套严格的招聘程序。一方面可以通过面试,考察应聘者的能力和性格,另外可以运用心理测试或笔试题目,系统的了解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人格特质。在运用心理测试时,切忌运用不科学的测试方法或完全照搬国外的心理测试。
第3个回答  2023-03-09
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当老师,但需考取教师资格证。在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正式实施,打破教师终身制且五年一审,改革后将实行国考,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在校专科和本科都能报考。改革后将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
旅游管理专业前景如何
就酒店管理方向而言,目前我国有星级酒店9751家,并且正处于酒店改制转型期,8000多家公有制的酒店要进入市场经济,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酒店管理者的待遇在管理层中算较高的。
目前,我国酒店的本土管理者基本上都是以前中专、职业技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在从事酒店业务、积累经验后从基层升上去的,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够的情况。因此,有一定经验的本科毕业生是相当受欢迎的。但是,本科毕业生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要脚踏实地地从基层做起,等有了经验后再图发展,否则高不成低不就,人为地造成就业难。
旅游产业是欣欣向荣的产业,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也是朝阳专业,随着旅游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后,旅游管理专业的前景非常光明。
第4个回答  2012-10-30
身高是必须的嘛,基本得能说会道吧,算口才与外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