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什么作文400字

如题所述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比如人们观察茅草发明了锯,比如人们观察小鸟发明了飞机。而我却观察了一回壁虎。
一天,我去明珠公园玩,正和好朋友玩得起兴,我本想让他看看“树叶雨”,就把手向长满藤条的围墙伸过去,“哗”的摇下一大堆树叶来,刚想来个“天女散花”,可是突然发现,树叶里有个软软的,棕色的东西,我想:不会是那种会咬人的,而且还带着见血封喉的毒液的毒虫吧!可是我的好奇心驱使着我双手一合,把那个小东西给捉了出来,一看心里一块大石头就落地了。
我听说壁虎的尾巴断了还会长,于是我把它带回了家,用小刀把它的尾巴一刀两切后,放在了一个精美的月饼包装盒里,还给它点水,等我去看它被我切下来的尾巴时,竟然发现那尾巴还在动。我急忙去看那只壁虎,那只壁虎正在墙上爬呢!我一把把它抓过来,脑海里闪出了两个问题:一.为什么壁虎的尾巴断了还会动?二.为什么壁虎能在墙上爬呢?后来我查了百科全书才知道,原来壁虎断下来的尾巴上面有神经,所以还能跳动。壁虎四角上的指于趾均扁平宽大,趾下面是皮肤褶皱,上面有微细腺毛,有极强的粘附力,因此能在墙和天花板上爬行。
我想利用壁虎能在墙和天花板上行走的特长发明一样东西--壁虎脚登山器:现在一些探险家去一些山路十分陡的山,如果一不留神,就会跌下去摔个重伤,穿上壁虎脚登山器,探险家们可以像走在平地上一样,走上山了。希望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能做出这种壁虎脚登山器。
大自然就像一个万花筒,只要你能留心观察每一株植物,每一种动物,就会有一个个新的发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4
【蜻蜓与直升机】

有一天,我和妈妈去散步,走到半路我就看到了一只可爱的蜻蜓,它飞行的时候可以直上直下,很有趣,为什么它能这样飞行呢?
回到家里,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原来蜻蜓的翅膀振动时,在翅膀边有末端,这个末端能让蜻蜓稳定飞行,科学家在翅膀边上发现了一块较重的褐色的厘片可以保持蜻蜓飞行时的平稳。
科学家观察到了蜻蜓的飞行,发明了直升机从蜻蜓的飞行中,简单的来看只是单靠两对翅膀来飞,但细心留意的话,蜻蜓通过翅膀振动可产生不同于周围大气的局部不稳定气流,并利用气流产生的涡流来使自己上升。
从上个世纪,直升机研制出来后,发生了无数的飞机失事,种种事件反映出直升机或者飞机还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我觉得应给直升机的旋转盘增加像蜻蜓末端的小黑点,使飞机能够平稳的飞行,从此以后在不会出现问题。
科学家从动物和昆虫身上得到了许多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最好的老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03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比如人们观察茅草发明了锯,比如人们观察小鸟发明了飞机。而我却观察了一回壁虎。
一天,我去明珠公园玩,正和好朋友玩得起兴,我本想让他看看“树叶雨”,就把手向长满藤条的围墙伸过去,“哗”的摇下一大堆树叶来,刚想来个“天女散花”,可是突然发现,树叶里有个软软的,棕色的东西,我想:不会是那种会咬人的,而且还带着见血封喉的毒液的毒虫吧!可是我的好奇心驱使着我双手一合,把那个小东西给捉了出来,一看心里一块大石头就落地了。
第3个回答  2019-03-29
从青蛙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
第4个回答  2020-03-27
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自从人类发明了电灯,生活变得方便、丰富多了。但电灯只能将电能的很少一部分转变成可见光,其余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浪费掉了,而且电灯的热射线有害于人眼。那么,有没有只发光不发热的光源呢?
人类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发光,如细菌、真菌、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和鱼类等,而且这些动物发出的光都不产生热,所以又被称为“冷光”。
在众多的发光动物中,萤火虫是其中的一类。萤火虫约有1
500种,它们发出的冷光的颜色有黄绿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萤火虫发出冷光不仅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而且发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适合人类的眼睛,光的强度也比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种人类理想的光。
科学家研究发现,萤火虫的发光器位于腹部。这个发光器由发光层、透明层和反射层三部分组成。发光层拥有几千个发光细胞,它们都含有荧光素和荧光酶两种物质。在荧光酶的作用下,荧光素在细胞内水分的参与下,与氧化合便发出荧光。萤火虫的发光,实质上是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
早在40年代,人们根据对萤火虫的研究,创造了日光灯,使人类的照明光源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科学家先是从萤火虫的发光器中分离出了纯荧光素,后来又分离出了荧光酶,接着,又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荧光素。由荧光素、荧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满爆炸性瓦斯的矿井中当闪光灯.由于这种光没有电源,不会产生磁场,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现在,人们已能用掺和某些化学物质的方法得到类似生物光的冷光,作为安全照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