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我不送你,你来风雨无阻我也去接你”出自哪里??

如题所述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送行》

现在人多以此句描述爱情,但是在原文中的含义则是讽刺了那些没有感情只是走形式的现代人的送行,于是,作者在文末写了这句话,意思是这样虚情假意的送行不如不要,真实的感情才是人与人之间真正重要的。

扩展资料: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送行》收编于梁实秋的散文作品集《雅舍小品》,其中文章篇篇精致,优雅、幽默、有趣,常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浑然天成,会心一笑中品味社会百态。《雅舍小品》被韩寒视为“写短文的范本”,梁实秋如果生在这个时代,一定会从段子手中脱颖而出,一骑绝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送行 

百度百科—梁实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0

出自梁实秋《送行》。原文段落如下:

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那一刹像是开刀,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所以离别的痛苦最好避免。一个朋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赏识那种心情。

扩展资料

《送行》是梁实秋作品中的其中之一,出自《雅舍小品》,是一篇散文。梁实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送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2

出自:《送行》

《送行》是梁实秋作品中的其中之一,出自《雅舍小品》,是一篇散文。梁实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原文: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那一刹像是开刀,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所以离别的痛苦最好避免。一个朋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赏识那种心情。

扩展资料: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的一部散文作品集,篇篇精致,优雅、幽默、有趣,常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浑然天成,会心一笑中品味社会百态。《雅舍小品》出版时,梁实秋就已不在“雅舍”居住,但“雅舍”二字还是被沿用下去,先后有多部以“雅舍”命名的作品问世,单是《雅舍小品》就先后出过四集,其中的经典代表作还要属初版《雅舍小品》。

梁实秋   ,原名梁治华,字实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大学共同前身 )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参考资料:

送行 (梁实秋《送行》)-百度百科

梁实秋 (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百度百科

雅舍小品 (梁实秋散文作品集)-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1

出自于梁实秋的散文《送行》。

你走,我不送你。你来,你可以看看,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这句话表达的是对朋友的送别之情,不送,是不忍离殇,怕留你,你悔。你来,风雨再大都会接你,是期待你能来,只要你回头,他会给你一个臂湾……

从古至今友人依依惜别之情一直是文人墨客最难免对的情感,关于送别的千古佳句更是多之又多。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翻译: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2、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翻译:离别跟这样的情景最为相同,二水分流,一个向西,一个朝东,但最终还能再度相逢。

3、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翻译:请你问问东流江水,别情与流水,哪个更为长远?

4、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候馆梅残》

翻译: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5、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 》

翻译:曾经与没人相别与桥上,如今站在桥上却痛恨没有你的消息啊。

扩展资料: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大学共同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参考资料:梁实秋-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3

出自梁实秋的散文《送行》,原文如下,

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那一刹像是开刀,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所以离别的痛苦最好避免。一个朋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赏识那种心情。

这句话是关于关于友情的,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不拘泥于分别,而是勇敢的面对前方,当你来时我就会风雨无阻的接你。

扩展资料:

《送行》是梁实秋作品中的其中之一,出自《雅舍小品》,是一篇散文。

梁实秋 ,原名梁治华,字实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