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有所为,但力不从心的句子

如题所述

一)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牙璋:古代发兵时所用的兵符。(2)凤阙:泛指皇宫。(3)龙城:匈奴祀天地祖先神鬼的地方。(4)凋:使动用法,使色彩脱落。(5)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诗中既有声又有色,烘托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2、点题写出军事行动迅速、凌厉的声势逼人的诗句: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3、诗的一、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从军)的背景;其中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
4、直抒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的诗句是: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5、品读全诗,说说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现了诗人忠君报国(保边卫国)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

(二)西官春怨
王昌龄
西官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1)(昭阳:指昭阳宫,皇帝的居处。
这首诗紧扣“ ”一词,以景写情,所写之景有 :春怨、静夜、月光、树色。
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诗句。
(1)表现了少女春恨绵绵内心活动的诗句:欲卷珠帘春恨长。
(2)表现少女百无聊赖之余的举动和情态的诗句:斜抱云和深见月 。
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被幽禁在深宫里的少女孤独、幽怨和痛苦的感情。
(三)塞下由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诗歌中的“只有寒”,写出了边塞生活的 艰苦 ,“春色未曾看”意为从未见过春天的景色。
2、诗中极言军旅生活的紧张的诗句是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3、诗歌最后两句,语气 雄壮 ,慷慨振起,表达了 守边将士的爱国之情。
(四)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诗中写窗内近景,动中寓静,给人以小见大的审美感觉的诗句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诗中写窗外远景,静中含动,给人以近就远的纵深空间感的诗句是: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3、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中描绘了烟云、竹林、(竹)落日、鸟(鸟儿)、四种生动美丽的山中景物,构成了一幅 山景夕照图。
4、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流露出了诗人恬淡出世的安闲情怀。
(五)书愤
陆游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2)楼船:战舰。瓜洲:地名,陆游曾在战事紧张时,冒雪到瓜洲一带侦察敌情。(3)铁马:披着铁甲的马,大散关:为当时南宋与金的南部边界。(4)塞上长城:南朝刘宋名将檀首济自称“塞上长城”,此处作者用以自比,(5)伯仲:原指兄弟间长幼次序,伯为长,仲为次,后引申为衡人物等差之词。
1、这首诗前四句:追怀往事 ,后四句:抒发感慨 ,表达了自己的 壮志难酬 的激愤之情。
2、颔联回顾自己战斗的历程,时间有 雪夜、秋地点有:瓜洲渡,大散关
3、作者用“塞上长城”来比作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4、“《出师》一表真名世”表明了什么?
对历史变迁无情的沧桑之感。
(六)伤田家
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1)粜:卖。(2)剜却:挖掉。(3)绮罗筵:指富贵人的的筵席。(4)聂夷中:晚唐诗人。
1、诗的前四写出了唐未农民怎样的境况。
农民迫于生计,在丝未成,谷未熟的时候,用低价把它们卖出去的情形,表明了农民生活十分艰难,悲惨。
2、“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把解决农民和地主阶级的尖锐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君主善心的思。
3、“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两句体现了诗人什么情感?
对逃亡农民深切同情的思想。
4、诗的三、四句形象地运用了比喻,“眼前疮”比喻 眼前的急难“心头肉”比喻
丝谷等农家的命根
(七)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别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1)寻芳草:喻追求理想境界。(2)违:分离。(3)当路:当权者。(4)假:宽容。
1、诗人入长安竟然无功而返,心中甚是惆怅,不遇的叹息的诗句 是: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
表明诗人视王维为知音的诗句是:知音世所稀 。
3、这首诗表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既有对朝延压抑人才的怨愤,也有不忍远别知心朋友王维的心情,同时还有对自己情才不遇的嗟叹。
(八)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起,蒸藜炊黍饷东苗。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天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藜:草名,初生可食。这里指蔬菜。(2)黍:这里指饭食。(3)饷:致送。 (4)朝槿:即木槿,夏秋之季开花,朝开暮谢,古人以为人生无常的象征。 (5)露葵:一种绿色蔬菜。
1、描写山庄自然景物,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诗中有画的诗句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天啭黄鹂。
2、诗人山上静观所见,写田家生活的诗句是:积雨空林烟火起,蒸藜炊黍饷东苗。
3、写诗人在山中的生活情景的诗句: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这山水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九)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盘飧:泛指菜肴。飧:本指熟菜。(2)兼味:几种味道。(3)旧醅:隔年的陈酒。醅:没有过滤的酒。(4)肯:能否允许。
诗的第一、二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了客人来访的 时间、地点 ;为下文喜客巧妙地作了铺垫。
2、体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的诗句是: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3、诗中虚实结合,虚写客至的诗句是首联、颔联 。
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和什么样的情怀?
表现了诗人诚朴、真挚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十)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流,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这首诗写于安吏之乱刚刚平息之后。(2)徂:开始。
1、本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图,在这幅图画中,诗人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绿竹、庭院、朗月、稀星、飞萤、小鸟
2、诗的颔联,上句紧扣首联中的一个“ 竹”,下句中紧扣一个“月”字,表明时间已到深夜。
3、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辗转反侧,不能成眠,孤寂老倦,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十一)《〈咏柳〉二首》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体现了喜悦、赞赏 态度,后者体现了 贬斥、嘲讽 态度。
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了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
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飘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人。
3、两首诗同是咏柳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试作简要分析。
(十二)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争为破幽燕。
1、首联起“恨别”,点明了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 离家之远 ;“五六年”伤 战乱之久 。
2、诗中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的诗句是: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3、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委婉曲折地表现了诗人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
4、诗的尾联,抒写了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定叛乱 的急切之情。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十三)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诗的第一、二句运用比喻 的修辞手法。将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喻为铺上了白毡,片片青绿的荷叶喻为 圆圆的青钱。
2、“点溪荷叶叠青钱”一句中“点”“叠”二词用得很传神,试分析。
“点”“叠”二词,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
3、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描绘了一幅初夏郊野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4、这首诗透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透露出诗人漫步林溪同时对初夏美妙的自然景物的留连忘返的欣赏心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客居他乡的萧寂之感。
十四)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这首诗的首联用对比手法,描写梅花的不畏严寒秉性。
2、诗的颔联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 图,透露出了诗人的惊喜 之情。
3、侧重描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的诗句是: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4、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诗人求教于郑谷,郑谷将“数枝”改为“一枝”,为什么用“一枝”的效果好?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照应诗题“早梅”。
(十五)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李贺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满,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1、这首诗首联写的是 清晨(时间)的景色,从诗中的“ 湿字可以看出来。
诗颔联写 白昼(时间),的景色,诗人由首联的林间小道来到溪边旁边。
诗的后四句写夜晚(时间)的景色,其中既有声又有色的诗句。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3、“沙头敲石火”描写 捕鱼人在河滩击石取火 ,“烧竹照渔船”紧承上句,交待 击石取火是为了替淦船照明。
4、全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17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第2个回答  2012-08-17
向飞翔!却没有方向追问

这不算句子吧,

追答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脚下的物体显得格外渺小,想想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梦想,瞬间变得好迷茫,一路走来,一路艰辛和坎坷,内心的无助,又有谁能够体会,我缓缓的抬起头,眺望远方,泪水模糊了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