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中征到尚书拜称名不称臣译文及注释?

如题所述

【建武中,征到尚书,拜,称名,不称臣】此句出自《后汉书。逸民列传》,讲述的是一位名字叫做 王霸 的东汉时期隐士。其中
【建武】是东汉刘秀开国后使用的第一个年号。也是东汉朝的第一个年号。一共使用了32年(从公元25年六月 到 公元56年四月)。
【征】:征辟,汉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某个名士如在乡里有很高的名望,就有机会被征辟出来当官。其中,由皇帝亲自征聘征召出来的,称为“征(zhēng)”,由地方官府征召出来的,称为“辟”。
【尚书】:尚书台的简称,汉代官僚机构名,西汉时期本为皇帝的秘书机关,掌文书及群臣章奏。到了东汉,全面负责政务。尚书台的各部尚书领导就相当于现在各部的部长。进入这个机构,就算是担任高级官职了。
【拜】:算是一道礼仪程序,被征召来的新任官员正式拜见天子,感谢天子,表示忠诚。而天子则感谢勉励他能出来为国为民好好地做事。
【称名】:自称自己的名字;
【称臣】:自称自己为“臣下”。
全篇原文如下:
王霸字儒仲,太原广武人也。少有清节。及王莽篡位,弃冠带,绝交宦。建武中,征到尚书,拜称名,不称臣。有司问其故。霸曰:“天子有所不臣,诸侯有所不友。”司徒侯霸让位于霸。阎阳毁之曰:“太原俗党,儒仲颇有其风。”遂止。以病归,隐居守志,茅屋蓬户。连征,不至,以寿终。
大致翻译如下:
王霸,字儒仲,是山西太原的广武县人(位置在现在的山西省代县一带)。从少年时期就具有高洁高尚的节操。到了王莽篡汉的时代,他抛弃了士人常规的帽子衣服服饰,与官府的官宦们绝交(意思是躲起来当隐士)。到了东汉刘秀开国的建武年间,朝廷征召他出来进入尚书台任职,他来到朝廷拜见天子的时候,只自称自己名字,却不自称臣下。相关官员询问他原因。王霸回复: “(对清高的隐士而言),即便贵为天子,也有无法使之成为臣下的人;即便贵为诸侯,也有无法使之成为朋友的人。”(等于是在委婉地表达自己还是愿意当隐士、不想做官的愿望)。 当时的司徒(三公之一,东汉品级最高的官员之一)侯霸,想把司徒这个位子让给王霸。但是有一个名叫阎阳的人诋毁王霸说:”在太原地区存在一批庸俗卑劣的人,而在王儒仲的身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不良风气。”于是侯霸让官位的事就停止了(后人估计,这其实就是侯霸找的借口,这样既有了让贤的好名誉,又没有实际丢官的风险,一举两得)。最终,王霸因为得病而回归乡里,隐居起来,他用实际行动守住了自己当隐士的心志,平时就住在用茅草蓬搭建的居所里。朝廷连年征召他出来当官,但他始终不来应征,最后年纪大了在老家安详地去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