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吃柿子的由来

如题所述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亦称重九节,古人将九作为阳数,故而有“重阳”之称。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吃重阳糕、糍粑、螃蟹,喝桂花酒,除此之外,吃柿子也是重阳节一大食俗。那么你了解重阳节为什么要吃柿子吗?


吃柿子的由来


据《奇园奇所奇》载: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访,这一天正值重阳节,他已经一天未食,感到饥饿口渴,当行至剩柴村时,只见家家墙倒树凋,均为兵火所烧,朱元璋暗自悲叹,举目环视,唯有东北隅有一树柿子正熟,遂采摘食之,约食了10枚便饱腹,又惆怅久之而去。

乙末夏,太祖攻采石取太平,道经于此,柿树犹存,便将以前微服私访在此食柿的事告于侍臣,并下旨:“封柿为凌霜侯”,令天下人在重阳均食柿子,以示纪念。


柿子不但营养丰富,还有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其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而杮子饼在民间也常被用来治疗口疮。关于杮子,民间还有许多谚语,如“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杮子赶大集”“重阳到,柿子俏,吃了柿子不感冒”。

一般来说霜降节气是吃柿子的最好时节,这个节气往往就在九九重阳节前后,所以在许多庙会和集市上都可以看到杮子。村民们扁担挑着,肩膀扛着,手里提着,小心翼翼地将熟透了的柿子运至路旁,供游人和赶山会者挑选。每年重阳节和妈妈逛集市的时候,我就最喜欢买几个柿子吃了。

重阳节习俗

1、祭祖

重阳祭祖广东俗语称为“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参加。重阳节的拜祭,是出于作物收成后,祭谢祖先恩德,并祈求祖先保佑,所以气氛是轻松愉悦的,不会有“行人欲断魂”般的哀伤。

扫墓祭祖有很多规矩讲究,先拜大众祖公,然后依次拜分房祖公,最后才各家拜自家先人。全村族人,不管是否迁出分居,都一起共同拜祭太祖公。拜祭品有猪肉(烧或煮熟)、公鸡(煮熟)、糕点糍粑、水果、茶、酒、衣草、冥币、纸扎制品、香烛等。

2、登高

登高活动由来已久。《楚辞·九怀》中有记载暮秋登高的篇章:“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谬兮收潦而水清”。汉承楚俗,由此逐渐衍成重阳登高的习俗。

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载,早在汉高祖刘邦时,就有重阳登高的做法:“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为何把重阳登山称为登高呢?

据北宋宋敏求的《长安志》记载,汉朝以长安为京城,在长安的附近有一个小高台,每到重阳节,人们便会纷纷登上小高台,欣赏秋天的美景,因为所登的山为小高台,故有“登高”之说。

3、插茱萸

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古人把茱萸作为祭祀、佩饰、药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风俗。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就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于每年九月九日,头插茱萸,饮菊花酒,食蓬饵,出游欢宴。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记述了这一情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见,唐时重阳节登高茱萸插头习俗的流行。茱萸是重阳节特有的辟邪物品,佩茱萸成为重阳节俗的主要标志,因此登高会也称“茱萸会”,重阳节被称为“茱萸节”。


看完这篇回答,你们了解重阳节吃柿子的由来了吗?忘了的小伙伴我再次提醒一下哦。民间传说朱元璋在征战途中曾食柿饱腹,后下旨封柿为凌霜侯,令在重阳节吃柿子,以示纪念,这就是重阳节吃柿子的由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28
重阳节吃柿子源自于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封柿子树为凌霜侯,并且让天下人在重阳节吃柿子以表纪念。
柿子的吃法比较多,常见的生吃,做成柿子饼等。除了吃柿子以外,重阳节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比如说登高望远、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吃花糕、祭祀祖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