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胭脂的名字,不是像什么“燕支”这些,而是种类的名字,比如天宫巧,唐双格。

如题所述

唐代人把抹口脂又称为点唇,僖宗年间,口脂的种类计有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媚花奴共十六种,并称为胭脂晕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9
古代胭脂的种类名字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宫锦嫣红:一种以宫锦为材质的嫣红色胭脂。
2. 珊瑚珠:一种以珊瑚为材质的珠状胭脂。
3. 莲华红:一种以莲华为主要成分的红色胭脂。
4. 金凤霞:一种以金凤和霞光为灵感制作的胭脂。
5. 云雾紫:一种以云雾为灵感制作的紫色胭脂。
6. 玉女颊:一种以玉女为灵感制作的颊脂。
7. 牡丹媚:一种以牡丹为主要成分的媚态胭脂。
8. 秋水长:一种以秋水为主要成分的长期保持的胭脂。
这些名字来源于古代文学、历史和神话传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2个回答  2013-10-02
蔷薇硝
第3个回答  2012-08-22
在《齐民要素》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制成一种洁白粉腻的“粉 英”,然后放在日中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妆面。由于这种制作方法简单,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直到唐宋时期,人们制作米粉,仍然采用这种方法。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宫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掺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  唐代宫中以细粟米制成“迎蝶粉”。  
在宋代,则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蜡脂、壳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调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  
在明代则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炼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制成玉簪之状的“玉簪粉”。  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细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