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四大奇人概括

如题所述

儒林外史四大奇人分别是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四大奇人是知识分子高雅的生活的化身,是作者心造的幻影,是文人雅士时常俗世士人化,理想化的存在。
1. 季遐年自小儿天家无业,总在寺院里安身。每天跟着和尚在寺院里吃斋,和尚倒也不厌他。一个会写字的人到底奇在何处。 奇就奇在他字写的好却有很多的怪癖和举动:“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了去,但凡人要请他写字时,他三日前,就要斋戒一日,第二日磨一天的墨,却又不许别人替磨。就是写个十四字的对联,也要用墨半碗。用的笔,都是那人家用坏了不要的,他才用。到写字的时候,要三四个人替他拂着纸,他才写。一些拂的不好,他就要骂、要打。却是要等他情愿,他才高兴。他若不情愿时,任你王侯将相,大捧的银子送他,他正眼儿也不看。他又不修边幅,穿着一件稀烂的直裰,靶着一双破不过的蒲鞋。”
2. 王太自小没了父母,靠卖火纸筒子过活。但他有一个绝技——下围棋。在误打误撞中结识了江西赣州府信丰县知县安了家的王玉辉之后,王玉辉将女儿许配给了王太的儿子王三胖。王玉辉因亲家母过世而去世博戏,被亡魂与宦成合谋诬陷其“欠债不还”,告到了应天府。于是王太守带了各种刑具将王玉辉严刑拷打一番。王太守问了许多罪行,王玉辉一直认到底,于是定了死罪发下监来。后苏州太守将其减刑发落释放,要求他限期交还那三百两银子才放他走。他因有苦无处伸张,于是周游天下,寻访高超的棍棒之人。
3. 盖宽是开茶馆的。盖宽本来是个“名士”,家里也富有过。他二十岁时就考取了秀才,后来又补了廪。但“读者诸公未曾看过他考的文字,先看他为人却是‘真乃’第一个有趣人”。他呆气十足,“平昔倜傥不羁,轻财任侠”。慷慨仗义地结交了几个豪杰朋友,“有几个考学了去”,他就“做东结社”,集“高朋满座”,“每日轮一人做盟主”,拈阄分韵做诗,“又不消费买东”。“从此远近闻名”。因为有人丢了一头驴子怀疑到盖宽的邻居翁老爹,“那翁老爹有胆气”,出来与他理论。盖宽则“力挺翁家”,说:“这个明明是我家的小厮偷了你的驴子”。他就同那几个人把驴子牵到市上卖了,“归翁家六十两银子”。翁家把银子收下,因邻居出了名的好汉赵大做了中,“写个文约”,“权且存着”。结果偷驴子的是另一个人,“被地方公人拿住送上县来”。告发的人见驴已卖,“驴主又不能现”在就把赵大做了被告一起送上县来。盖宽得知此事,“哭了一场”,他说:“我今生今世不要同这伙人再会面了!”归而“搬家在城外极偏僻的地方”另住了。(第五十五回)盖宽带着儿子送他的几两银子补廪的费用到了南京,“指望找个做馆处”。一连几日不曾遇着可心的事。最后遇着一个“少年”,姓荆,“是个薄俗的人”,“正要请先生到家去坐”。“这姓荆的住所在贡院旁边,虽然住着一间半房子,合用一个堂屋”,却也收拾得“齐齐整整”。只是主人“为人斤斤计较”,“难缠”,这就给盖宽长期住下打下了基础。
4. 荆元字小峰五十多岁才补上一个廪生,“为人慷慨仗义”,“一肚皮的学问”,“名士风流”。他很不喜欢结交官绅与势利小人。他的两个朋友王观察与杜慎卿都是有些权势的人物,但他们一到南京都是来投奔他的。他每日只是“弹琴焚香”,“写写字”,也极高兴与那两个朋友谈天说地。后来他的那两个朋友终于做了官,也就与他慢慢疏远了。“日逐有几处来请酒的也有;来求画的也有;闲逛逛山玩水的也有;来诗社做诗的也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