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劳经济制度

如题所述

帕劳的经济体系以农业和渔业为主导,其中自给农业和渔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政府是主要的劳动力雇主,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财政援助。帕劳人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平均每人GDP达到$8900,使之成为太平洋岛国中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在1983年至1990年间,名义GDP的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4%,但亚洲金融危机在1997年对经济造成影响,1998至1999年的增长率有所放缓。


帕劳的经济数据如下:GDP(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为$174百万,其中包含美国的补贴(2001年估计)。真实GDP增长率在2001年估测为1%。人均GDP(购买力平价)为5,800美元(2005年估计)。通货膨胀率为3.4%(2000年估计)。劳动力总数在2005年达到10,200人。出口额为$33.6百万(FOB,2001年估计),主要出口伙伴为美国、日本和新加坡。进口额为$96.8百万(FOB,2002年估计),主要进口伙伴包括美国、关岛、日本、新加坡和韩国。人口总数为20,579人(2006年7月估计),人口增长率约为1.31%。据估计,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例为NA%。


帕劳的主要行业包括旅游业、制造业、工艺品(如贝壳、木头和珍珠制品)以及建筑业。国内交通设施方面,境内有机场、港口和卫星通讯系统,但铁路系统并不发达,公路总长61公里,1992年有2945辆机动车,且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水运方面,科罗尔是主要的港口。航空方面,1998年共有3个机场。当地居民的平均年收入大约为3380美元,医疗设施包括1所医院和13所诊疗所,医生人数约为20多名。1998年,帕劳的人口平均年龄为28.3岁,平均寿命为67.5岁。在援助方面,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是主要援助国,1997年帕劳接受美国援助3153万美元,这反映在《帕美自由联系条约》中。




扩展资料

帕劳共和国(帕劳语:Beluu er a Belau),是太平洋上的岛国。1994年10月1日从美国的托管统治下独立。支柱产业是渔业和旅游业,主要宗教信仰是基督教和古老的Modekngei教派,70%人口是当地土著,其余人口主要是菲律宾人。国家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的援助,该国人均国民收入是菲律宾和密克罗尼西亚国家的两倍。帕劳的旅游市场正倾向于吸引更多来自东亚的游客,并希望外国投资能够兴建更完备的基础设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