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社交大忌他竟然经常用!古代诗人谁喜欢用“呵呵”?

如题所述

所谓的现代社交的大忌,“呵呵”这个词语真的是有着很深的嘲讽的含义,面对别人所说的话,自己感到不赞同,或者想嘲讽一下对面,这个时候只需要“呵呵”两声便可。古代其实并没有“呵呵”这个词,但是曾经用过“呵呵”的人,应该就只有大文豪苏轼了。原诗的名字叫《与陈季常》,全诗如下: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

在苏轼写给他的好友陈季常的这首词里面,我们发现苏轼使用了现代社交的大忌“呵呵”,那么当时苏轼使用“呵呵”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和我们一样,表示对对方的嘲讽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苏轼和陈季常的关系是非常好的,两个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可谓说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所以说在这首词里面,虽然含有这个现代社交的大忌“呵呵”,但是这个“呵呵”和我们现在的那个“呵呵”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这个“呵呵”是“哈哈”的意思,表达了苏轼的开心。

苏轼写的这首《与陈季常》,翻译成白话文是这个意思:就算是两人共用一个枕头,这也并不妨碍我们睡觉,我们在睡觉的时候翻个身子就能够碰到互相的耳朵。而且只要晚上能够睡好觉,写诗之类的东西都只是小意思。后面还加上了“呵呵”表达他的豁达。所以苏轼这里的“呵呵”是表达自己的豁达之情,并不是对谁,或者对于什么事情表示嘲讽。

因此,虽然大文豪苏轼的确在自己的诗词之中使用过我们现代社交的大忌“呵呵”,但是他所引用的那个“呵呵”和我们现在的意思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苏轼在使用的时候完全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豁达开朗,表达自己的一种人生观,一种生活态度,而且也写出了和好友陈季常的友好情谊。所以苏轼和我们现在的“呵呵”是完全不同的含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