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国以来的经济史?

不要作文的形式 谢啦

一、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二、1953年~1958年,这段时期主要是一五计划

三、严重失误时期(1958~1976)。

四、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

扩展资料:

1949年10月,新中国从国民党政府手里接收过来的,是一个经济濒临崩溃的烂摊子。1950年年初,在经过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之后,市场发生很大变化,全国贸易系统的统一管理得以恢复。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一种窘境,那就是市场陷入停顿,商业资本不足,各地工商业者都叫喊货卖不出去,许多工厂不得不缩工或停产。

此外,由于多年战争使得旧的商业网被打乱,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再加上我们有的干部“重任务轻政策”,对市场情况缺乏调查研究,致使农副土特产大都积压在农民手中,出现谷贱伤农的困境,农民无力购买必需的工业品。

就连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中财委,作者注)主任陈云也坦言:“我个人在这一件事情上没有经验。”

参考资料来源:中共新闻网-"活跃中国经济的关键"——建国初期城乡物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9

中国建国以来的经济史:

一、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这段时期主要是恢复长期战乱对经济的破坏。这段时间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同时进行土地改革,实际上承认农民土地私有等等。这段时期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打下最初的基础。

二、1953年~1958年,这段时期主要是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分为两大部分,其一,在生产力角度上,优先发展重工业。这就增强了基础工业的实力;其二,在生产关系角度上,实行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比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之类的。

三、严重失误时期(1958~1976),这段时期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大跃进,大办工业、农业,在生产力上急于求成,人民公社化运动,大搞平均主义,在生产关系上急于过度,结果导致了三年经济困难。

第三部分是文革时期,第二部分是介于一三两部分之间的一部分,这段时期中央采取了一些政策,调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政策之不合理之处,取得了一些成就。

四、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

其一,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这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行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基层(如农民、企业)的积极性,第二阶段,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其二,进行对外开放。比如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开放区、开放浦东之类的,这有利于引进外资+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扩展资料

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新中国的成立承担着双重的历史任务:

一、尽快地使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摆脱出来,结束旧中国四分五裂、连年战乱的局面,使我国变为独立统一和强盛的国家;

二、改变所面临的整个国家一穷二白、国力衰退、积贫积弱的面貌,迅速发展生产,建立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成为强大和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述任务有的在前三十年已经完成,有的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取得巨大成效。

即消灭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永远结束了近代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穷苦农民翻了身,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我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通过改革开放,使我国获得了更好更快的发展,新中国的六十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参考资料中共新闻网-"活跃中国经济的关键"——建国初期城乡物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1.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这段时期主要是恢复长期战乱对经济的破坏。这段时间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同时进行土地改革,实际上承认农民土地私有等等。这段时期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打下最初的基础。
2.1953年~1958年。这段时期主要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分为两大部分,其一,在生产力角度上,优先发展重工业。这就增强了基础工业的实力;其二,在生产关系角度上,实行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比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之类的。
3.严重失误时期。(1958~1976)。这段时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大跃进,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在生产力上急于求成;人民公社化运动,大搞平均主义,在生产关系上急于过度,结果导致了三年经济困难。第三部分(我先介绍这部分~)是文·革时期,我就不多说啦~第二部分是介于一三两部分之间的一部分,这段时期中央采取了一些政策,调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政策之不合理之处,取得了一些成就。
4.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 其一,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这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行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基层(如农民、企业)的积极性。第二阶段,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二,进行对外开放。比如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开放区、开放浦东之类的,这有利于引进外资+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望采纳。。打字很辛苦的。。 可能说的有些概括了。。不懂就继续追问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15

在过去的3000年里,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头衔基本上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来回转换,除了在过去的200年里。
过去200多年也是欧洲殖民主义和工业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不足为奇。如今,当经济学家们谈论这两个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是如何突然发展起来的时候,人们仍然感到惊讶。

在19世纪,中国比英国更富有,生产的商品也多得多。西方国家无法向中国提供任何东西,而中国向欧洲出售了那么多东西。这导致了贸易逆差——欧洲大部分白银最终都流入了中国。这就是英国开始向中国出口鸦片的原因,并导致了鸦片战争。

国外网友评论:中国经济历史

第4个回答  2019-12-23
中国近国以来的经济是在百度百科上面可以查到,你可以直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