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发明的“暗号”世人难以破解

如题所述



东汉末年,有密电这种东西。当时叫“反切注音”,大概是最早的记录了。据史料记载,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密码的国家。最难的“密码”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个人就是戚继光。


反切注音法出现在东汉末年。它用两个字来注释另一个字,取上字的声母和下字的韵母来“切割”另一个字的发音。


“防割码”就是在这个防割拼音的基础上发明的。发明者是著名抗日将领、军事家戚继光。戚继光还特意编了两首诗作为“密码本”:一首是:“杨柳求低气,他人争太阳。


莺声笑语,拍手知音”;另一首是:“春花开,秋山开,客唱金杯歌,孤灯烧银坛。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一,赤眉斜盖沟。"


这两首诗就是反截码的全部秘密。取上一首歌前15个字的声母,分别从1到15编号;取最后36个字符的final,编号从1到36。


然后将当时文字的八个声调依次编号为1到8,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割码”体系。如何使用:如果发回的信息密码有一串5-25-2,参考声母5为“低”,韵母25为“西”,两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合起来为di,参考声调为2,就可以切出“敌”字。戚继光还专门编了一本教材《八音字义便览》,作为培养情报人员和通信兵的教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