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环境的资料

如题所述

一、人类对自然的非理性利用,以及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都是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例如,人类有意无意地改变物种,如1859年有农民从英格兰带了25只野兔到澳大利亚,由于没有天敌,导致澳大利亚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又如,1906年美国亚利桑那洲的卡巴森林为保护鹿群,捕杀肉食动物,导致鹿群大量繁殖,最后没有食物,濒临灭绝。此外,人类还通过大量污染物质进入环境,破坏生物信息交流系统等方式破坏生态平衡。
二、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改变环境因素,如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垃圾等,排放到环境中;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水面过围、草原超载等,都会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此外,人类还通过盲目增加或减少物种,破坏生物信息交流系统等方式破坏生态平衡。
三、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人类开始注意保护环境,这是人类的重大进步。在古代,人类和自然是不平等的关系,人类是弱者,处处受到大自然的限制却无力改变自然。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人成了强者,而“温和的自然”却成了容易受伤的对象。高度提纯的化学制剂,如杀虫剂、油漆、洗涤剂等对自然环境构成了重大威胁;大规模的能源消耗改变了大气的构成,进而改变了地球气候;卫生条件的改善使人口急剧增长,人类活动大量破坏了地球的森林和湿地资源。因此,“温和的自然”变为“凶恶的自然”,人类施加给它的,它最终都要归还人类。被高度提纯的化学制剂污染了水和土壤的地区,畸形儿和绝症的出现比率大大高于正常;石油资源一旦枯竭,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正常运转必定遇到问题;气候异常必定带来水灾或干旱,饥荒也将伴随着种种天灾降临人间。“凶恶的自然”将再一次让人类成为弱者,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又将回到起点。
四、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人类就必须保护“温和的自然”,不让它继续恶化,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这是人类经历工业化,在自信心极端膨胀之后的可贵共识。世界各国也都意识到这个问题。10年前,178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聚集,共同商讨保护环境的问题。与会领导人计划保护地球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人类的福利和发展。1997年,160个国家在日本京都签订了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但由于减少排放阻碍经济发展,美国这个二氧化碳头号排放国却拒绝执行。去年,在南非城市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地球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和科学家继续商讨改善环境的计划。
五、在环保方面,人类取得了一些进步,如环保意识在增强,清洁汽车问世,封杀12个“环境杀手”,生态旅游的发展,企业的环保运动,更环保的建筑,酸雨危害的减少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迹象,如地球变暖,对石油无节制的需求,逐步消失的湿地,超级大坝不断增加,越来越少的珊瑚礁,过度捕鱼,核废料的处理等。因此,人类需要继续努力,采取更多措施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