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字加上什么偏旁能变成新字呢?

如题所述

寸加偏旁组成新字有:抖=(寸+扌)、抓=(寸+爪)、投=(寸+首)、拿=(寸+手)、拍=(寸+白)、拉=(寸+立)、推=(寸+隹)、插=(寸+扌+力)、搏=(寸+尃)、摆=(寸+罢)、擦=(寸+察)、撕=(寸+斤)。

寸(拼音:cù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古文字的寸是由代表手的“又”和指事符号“一”两个部分组成,本义指从掌至手腕一寸长的部位,即“寸口”,引申指以寸口为度的长度单位。因为寸是量度较小的单位,故又用来形容极小或极短。

寸是指事字。“寸”约产生于战国,其字形是在“又”(指手)字下部添一短横;其含义是在离掌根一寸的桡动脉处有一短横作指事符号指明这个部位,是中医切脉诊病之处。这地方是“寸口”,叫“寸”,也叫脉门,离掌根大约一寸,是经脉部位的名称。

长度单位“寸”就是古人根据这一距离来确定的。也有人认为“寸”的长度正好是自身中指中关节的长度。小篆基本沿袭战国文字。隶变时,其结构、笔形、笔序、笔划均经过多次调整。

详细释义

“寸”的本义是计量长度的单位。按照古人的计算,十分为一寸。“寸”在古代汉语中以作为度量单位而存在,例如《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中所记载的:“触石而出,肤寸而合。”其中的“寸”即长度单位,一个指头的宽度,也就是中医把脉的寸口大小。

此处的“肤”也指长度单位,一肤等于四寸。古代的度量单位除了寸之外,还有尺、丈等,在这些单位中“寸”是较小的单位,因此常常被用来表示“很短、很小”的概念,例如人们常常用来形容时间的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