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的事情应该怎么处理?

如题所述

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校方和家长可以这样做:
1.“学校应建立对欺凌的零容忍机制。
教职工发现有学生实施殴打、辱骂、起侮辱性绰号、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等欺凌行为,应及时制止;教师应关注处于弱势或特殊地位学生,发现学生存在被孤立、排挤等情形的,应及时干预;学校接到关于欺凌的举报,应立即调查;对违反治安管理或涉嫌犯罪等严重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严重的校园欺凌行为一定会被发现和制止,相关学生也会及时得到保护、救治和安慰。”一旦出现了苗头,老师可采取的措施:
比如可以趁这个学生不在的时候,讨论如何对待这个同学。首先要容忍他,第二要帮助他改正不好的行为,第三改不过来也要宽容他。可以批评行为或行为习惯不好,但是不可以排挤、歧视。就事论事,不要上升到人品。也要教其他孩子认识到,他只是这个习惯不好,不要评价他品质或者教养不好。不要攻击人本身。要求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复杂任务,这让他们必须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将大任务拆分成小的学习任务。接着,承担相同学习任务的学生学习完毕,需要回到自己的学习小组中教给组内的其他同学,同时也听其他同学教授知识
最终,学生需要以个人身份参加课堂测试。由于测试成绩依赖于其他同学的教学内容,如果学生不认真听讲,或者教授方讲得不好,课堂测试的成绩就会受到影响。学生们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后,身边就没有可憎恨的人了。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学习内容,同时与同学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而这一切背后,是“自我说服机制“在起作用。当我们帮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时,这会引起认知失调。我们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帮这个我不喜欢的人?”为了减轻认知失调,我们会开始从他身上寻找有吸引力的地方,这样才能说服自己,“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同学!”
2.对于遭遇校园欺凌的孩子,家长可以这样引导
首先当孩子提出自己受到欺凌时,家长的首要做的是告诉孩子“和爸爸妈妈倾诉是对的,是很勇敢的。”然后,进一步问孩子受欺的细节及感受,告诉孩子“要顶住压力,只要告诉父母或者老师,我们就一定会采取措施保护你。”父母应鼓励孩子向身边的成年人求助,让孩子清楚,成年人有优先照顾未成年人的义务。同时,还要让孩子知道,向父母和老师报告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而是有本事的表现。平时家长要懂得如何最好引导才能有效避免:
️️️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
鼓励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
冷静,最重要的是孩子。
共情,先别追问过多细节。
接纳,父母绝不抛弃你。
安抚,先平复孩子的情绪。
感谢,你肯将事情讲出来,很勇敢。
3.教育者和家长首先要学会识别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判断校园欺凌的标准有哪些?
恃强凌弱,攻击和伤害同学的身体,损坏对方的衣物,抢夺和讹诈对方的钱财,迫使同学为自己效劳等等,都属于身体欺凌;
讲同学坏话,违背同学意愿传播不可告人的隐私,无中生有造谣、传谣,毁坏同学的名声,用粗话、脏话辱骂同学,给同学取叫不雅的绰号,用语言威胁恐吓、折磨、羞辱同学等,也是语言欺凌;
倚众欺寡,结伙孤立和排斥异己,是关系欺凌或社交欺凌。有效避免校园性欺凌发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