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成功其实很简单,为什么中国就没人做得到

商务考虑+技术考虑+过程变换+图形化思维+DEMO习惯
就这么简单的几个领域做好点,就已经成就了微软,为什么国内就没人达到微软境界呢?

微软的腾飞是靠他的操作系统,而GOOGLE的发展则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的,
表面上看起来二者没有什么利益上的冲突,其实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有竞争的.
微软的起步较早,而GOOGLE成长壮大于网络中,在网络方面,微软自然要落后于GOOGLE了.由于种种战略上的失误,使其在网络时代变得有些“慢一怕”,因此有人戏称微软到了中年。而Google则是创业于网络,长成于网络,在合适的时候做了很多合适的事情,于是,发展超过了微软,成为了IT业的新领头羊。不过也有点让人出汗,因为Google是独断独行,见啥吃啥,甚至要制造操作系统取代微软,于是,微软急了......
这一年以来,Google的触角伸向了四面八方,只要能触及的,都纳入自己的怀中,从搜索起步的Google变成了整个IT行业的“对立面儿”,因为都怕给他盯上,就此消失。在搜索上优势全无的微软只剩下了操作系统这一张牌,可后来的Google OS传言让所有人认为Google真的要做“全活儿”了,幸好只是虚惊一场!况且GOOGLE又不断推出基于网络的应用服务,比如电子表格和类似于WORD的在线文档编辑程序,这些导致微软在觉得自己的地位面临挑战,所以他们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李开复从微软加盟GOOGLE,更加加剧了局势的发展

对于Google,大家总有话说。有Google的铁杆粉丝,也有面对最近Google的扩张而有些迷茫的粉丝,更多的人是今年才听说有Google这个名字,关注起来,并义无反顾的成为新的粉丝……

大家喜欢把Google和微软进行比较,比来比去,得出结论Google是家比微软好的公司。我看这个结论下得有些早。

似曾相识的辉煌

Google的上市,似乎回应了Netscape在1995年掀起的互联网热潮。Google推出的产品,出一个,大家爱一个,好似到了一个盛世。

想想微软的过去,更加辉煌。那古老的日子里,计算机业界的老大IBM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的时候, “微小”和“创新”的微软给了一代程序员希望。曾记得1995年Windows 95发布的1995年8月24日,整个多伦多CN电视塔被Windows 95的旗帜包裹起来,帝国大厦也被通体刷出了Windows的三种颜色。这这code名为Chicago的操作系统,是多少人追捧的目标。

当OLE技术出来的时候,它让用户可以把对象从一个应用程序拷贝到可以拷贝另外一个应用程序;COM让一个应用程序可以控制另外一个,就不说 Windows 3.1的彩色启动画面以及Windows 95的Start按钮给人带来的冲击了。这一切出来的时候,在当时所受的追捧程度,一点不亚于现在的Google发布的任何一项产品。只不过这些名词,有些发黄了,记不起来了。

创新和达尔文主义

Google是创新的,无论是搜索引擎还是最近接连推出的新产品,让大家眼睛一亮,再亮,直到眼花缭乱。著名的20%的时间自由支配就是支持这种创新的机制。

微软也是创新的。关于创新,它一直在微软的血液里面。微软内部的达尔文主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Windows 95时代到现在,从来都没有改变过。迈克尔-德拉蒙德所写的《微软帝国叛逆》就讲述了OpenGL组里三个工程是坚持认为世界上有比OpenGL更适合Windows系统的图形引擎,于是掀起了微软内部的战争,秘密开发DirectX引擎。战争最终以更多的内部的部门采用更快更简单得DirectX而不是OpenGL,并使OpenGL组最终转变成为DirectX组而告终。这内部的种种创新的故事,已经有很多本书的记述了。

微软的产品在内部的残酷的竞争,多少团队的产品不及准备发布,就已经被内部淘汰。太多大家没有听到过的产品,就经过内部达尔文主义竞争下岗了。同一种技术,多个部门同时研发,谁找到了更多的内部或者外部的产品基于你的技术开发,谁就能活下来。而选择什么样的技术的慎重程度,也绝不亚于对外部公司的要求,因为如果自己选择的技术没有前途,也就意味着自己的产品前途暗淡。上千人的NetDoc队伍,就是要击败微软自己的Office,结果历经三年,Office如期发布了Office XP,而NetDoc还没来得及发布就被解散。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其他的各项应用,也随之解散或合并。这些殉葬者就是在内部评估的时候,把堵压在了一项技术上。微软内部,所有的团队都要在内部兜售自己的产品,没有合作者,没有使用者,就没有未来。

时代的变迁

一个时代,孕育出一个公司。一个新的时代产生了,它孕育的公司就会有更大的号召力。苹果的乔布斯一句“你希望一辈子卖糖水,还是希望有机会改变整个世界?”让斯卡利毫不犹豫从百事可乐的CEO的位置跨入了个人电脑行业。一个行业取代传统行业的主流地位,说快不快,变化总是那么不知不觉,没个上市或者产品发布这样的大时间做标志,就让人摸不清脉络;说慢也不慢,微软的辉煌看似电脑业最不可能改变的神话,却也在短短的十年间改变了,只不过真正的危险,不是曾经预测的美国司法部。

而微软的成功更在于Internet大潮到来的时候,延续了上一个时代的辉煌,并没有随之死掉。Netscape上市的1995年,微软先是毫无动作。在明显落后的时候,比尔-盖茨在12月7号写的那封长信:The Tide of Internet(互联网的大潮),让微软这艘航空母舰像鱼雷一样的180度大转弯,向新的互联网方向扑去。这个日子倒是选得意味深长。这一天,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纪念日。这天之后Internet Explorer的团队迅速扩大,并一周7天,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苦干了两年,到98年的时候,已经没有太多Netscape的市场了。回顾历史,微软作为一个公司,做得已经很不容易了。

Google的威胁

最近越来越多地人觉得开始提Google的威胁了。其实Google没有做错什么一样,就像微软也没有做错什么一样,只是它越来越强大,进入了越来越多的领域,让越来越多地人开始觉得害怕了。今天感到害怕的可能还不是你,但明天呢?而更可怕的是,Google的成绩单太好,做得太优秀,让所有的人都固执的认为,如果Google做什么,肯定能成功。就像微软只有操作系统的时候,除了IBM担心以外,大家都开心。慢慢的,微软做办公软件了,做数据库了,做邮件系统了,做家庭娱乐了,每一样都给业界带来震撼,朋友一个一个地变成了敌人,敌人一个个受市场所迫成了朋友。去年微软开始传出要做杀病毒软件了,对于微软巨人这么小的一个举措,让所有的现有杀毒软件厂商都觉得自己头皮发麻,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它以前做得太成功了,给人了压力。

不说产品,单就从招人来说,IT公司的经理们有多少有自信自己的员工可以抵得住Google的诱惑?如果自己的开发人员足够优秀,并有幸被Google看中的话,自己担不担心呢?这种优秀人才从四面八方往Google聚集的场面,让人恍然觉得在仅仅10年前曾经上演过,不过那时候让业界担心的是微软罢了。Google不进中国,光环自然在那里,一旦进入这个游戏场,就不是原来那个可爱的Google了。用户选择Google倒是轻松,业界里的厂商们,是做敌人还是朋友,这是个问题。因为一个不断壮大的公司,总有一天回到了你的一亩三分地里来。Google作为公司没有做错什么,错就错在它是家过于成功的公司。当一些人紧张没有关系,如果整个IT届都为了一家公司紧张了,这家公司就是人民公敌。这,就是被称为“邪恶”的微软的历史告诉我们的。Google能够逃脱这个宿命吗?

自然的轮回

一个公司,就像一个人,也像自然中的任何东西,是有生命周期的。当他生机蓬勃的时候,就像幼儿学步一样可爱,虽然谁都知道人必有老去的时候,但没有到那一天真正到来,总觉得还很遥远。今天的花,明年就不在;现在看到的木头,过了100年未必还是完整木头。现在的公司,总是有成年的那一天,也有衰老的一天。只不过这周期,越来越快了。老字号们动辄百年老店,千年老店,只因为“张小泉”剪刀从明朝开始到现在还是那个剪刀,全聚德百年来的鸭子还是那个鸭子,多少的生意的盛衰都慢慢的轮回,都以我们不察觉的速度完成。百年老店经过百年,虽没死掉,在生活中的位置确不能同日而语。而IT这个行业,一两年就可以出一个新产品;到了互联网,更是一两个月就会有大变化。产品研发的加速让公司的兴衰随之加速,才让我们这些寿命不过百年的人们有幸快速的经历一个一个公司从幼年到青年到老年的轮回。

IBM代表着大型计算机和硬件业界的一个成就,没想到,被一个只做软件的微软超越;微软代表着平台和软件系统的一个成就,这个成就,正当大家翘首以待,是不是有更强的软件企业超越的时候(Linux就是一个这样因为思想的惯性而被看好的),没想到从互联网行业会杀出一匹名叫Google的黑马。Google被谁超越,现在还不好说。思想的惯性总是这样让我们感到措手不及。

Google是家好公司,就像微软一直是家好公司,更像如繁星一样的计算机历史上的还存在或者已经不复存在的著名的公司一样,都是好公司。不过,宿命还是宿命。看多了人间的生死,就知道人会死。人的死,从来没有坏死或者笨死的,而是宿命如此;好公司的死,虽有种种的不同的病因,但更是自然的轮回使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27
多情微软无穷贱!中了暗算的中国有多痛?
1998年,世界首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有人不花钱买软件,喜欢偷(steal),但只要他们想偷,我们希望他们偷我们的。因为他们会上瘾,我们将研究在未来十年如何向他们收钱。”
2003年,微软开始对网吧发难。如镇江市版权部门陆续接到微软对镇江百家网吧安装使用盗版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的投诉,接到微软投诉的地方版权局要求当地网吧必须立即使用正版微软软件,否则面临巨额处罚。2005年,全国仅正规网吧就拥有350万台以上的电脑,家庭用户个人电脑4950万台以上,而根据调查,这些电脑基本上都使用着盗版的Windows-XP软件。
而一套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2003SERVER需要8200元,可涵盖10台电脑,另外90台电脑每台软件授权费用为230元。也就是说,一个有100台电脑规模的网吧,购买正版软件需要28900元。

受到消费者使用习惯以及此类软件兼容性等问题的制约,网吧基本上不可能选择采用Linux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几乎无法避免。

从2005年2月开始,微软宣布在中国市场大规模实施“正版增值计划”,WindowsXP操作系统全面降价,家庭版为786元,专业版为1270元,而此前市场上的价格分别为1400元和2200元以上。同时对普通盗版用户实施的技术拦截,捷克、挪威、中国版本的Windows从2月开始不能使用微软的下载网站,盗版用户在对系统进行升级后出现了“只能使用30天”的对话框,限期一过系统将自动锁死。

微软出了一种特别便宜的“简装版”操作系统,微软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都有推出,几乎是绕着中国走,但就是没进到中国来。

【竹卿点评】中国电脑盗版是微软故意放纵的!这一点IT界的人在2000年左右已经非常清楚了。IT界多位名人也证实放纵盗版过程根本就是微软蓄意所为---是微软的公司策略,甚至有微软内部的电子邮件作证。而它的故意放纵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98年甚至更早,那时,正是中国高科技产业和民族软件企业艰难起步的阶段。

转眼就近10年了。谁是盗版Windows-XP软件的最大输家呢?是以微软为代表的美国的高科技软件产业吗?还是中国的高科技民族软件产业?

在过去10年中,微软在中国采取故意放纵盗版的策略,默许甚至鼓励中国人使用盗版windows操作系统,而且盗版windows在功能上和正版windows基本相同(微软也默许盗版通过网络升级,不要以为那是盗版者能力高强,其实不过是微软故意这样做而已)。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中国有两个价格,一个是1400元左右的正版,一个是5元钱的盗版。从这个意义上说,盗版windows操作系统的最大制造商正是微软自己,而不是别人。

微软在中国采取故意放纵盗版的策略,对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和民族软件企业,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它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发展产生的严重后果已经清晰的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在Windows成熟的生态环境下,在微软故意放纵盗版的策略下,通过大量的盗版软件——>冲击中国的软件产业——>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垄断中国国内软件市场(正版+盗版)。Windows就像毒品一样,使大多中国电脑用户除了使用Windows外,不习惯使用其它操作系统。大量盗版和Windows培养起来的用户习惯,沉重打击了中国的高端软件产业(除了微软下游的厂商没有受到打击)。

在只有5元钱的盗版windows操作系统价格下,中国还有可能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吗?国内的正版软件要研制出自己的操作系统,先期投入的研发资金,没有几十亿或者更多的成本投入,没有巨大的投资风险吗?一定能出成果吗?有哪个操作系统能够卖出5元钱的价格?那个中国软件企业有这样的资金与实力敢冒这样的风险?还有哪个傻瓜软件企业敢去研发这样的操作系统?

在萌芽状态并艰难起步的中国软件企业,在微软的强大竞争压力和冲击下,早已经是溃不成军,不得不转向受盗版影响较小的专用软件、系统集成或技术服务领域,国产的通用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产品不断萎缩,其日渐没落的趋势几乎不可挽回。国内软件企业与1999年相比,数量减少了近一半,中国软件市场上的通用软件产品除了几个杀毒软件外,几乎难觅踪迹。

国内生产办公软件WPS的金山公司曾经被认为是中国软件企业中最有实力与微软对抗的企业,然而面对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盗版的强大竞争压力和冲击下,市场缝隙空间越来越小,尽管金山公司采取了降价等一系列措施,但是最终还是一败如山倒,不得不把未来发展重点转向了网络游戏软件。

微软垄断国内软件市场,早已经预示了金山WPS等民族软件的没落。中国的整个高科技产业和民族软件企业,再也没有能够与微软相抗衡的公司或软件诞生。这对中国,对于我们的民族软件企业,对于我们的高端软件产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经济利益和长远发展,是有利吗?还是有害的?

微软代表着美国,也代表着美国的国家意志,它本身的发展就是美国全球经济利益的一部分。它自身也构成了美国核心利益——经济的命门——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威力最强大的部分。美国清楚知道———保持领先和超越他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性,意识到这才是美国全球经济霸权的根基所在,它更是关系到美国国家生死存亡和未来世纪命运前途的关键因素,因此,它也绝不允许在任何一个国家出现摇动其全球经济霸权根基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美国为了保护它的核心利益经济命门,一直在全球的范围内实施有针对性的蓄意打击他国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那些有实力挑战和动摇美国全球经济霸权的国家,无论这个国家是它的盟友———欧盟、日本,还是它的全球战略对手———中国和俄罗斯,只要有这样的可能性,都会面临美国对其蓄意的打击。而这种蓄意打击的方式,对中国而言,暗算大飞机是一种、风险投机基金是一种、微软在中国采取故意放纵盗版的策略,也是其中的一种。

微软在中国采取故意放纵盗版的策略,与当年的麦道“帮助”中国的大飞机一样,其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成为美国无情的扼杀中国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又一利器——沉重打击中国的高端软件产业,企图把艰难起步的中国民族软件产业扼杀在萌芽之中,无法与之竞争,目的是从根本上支撑美国的全球经济霸权并维持美国的全球利益,削弱中国的全球经济实力。微软的这种策略,其隐蔽性、欺骗性和危害性,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政府及民间的高度的重视和足够的警惕,其结果意味着什么?大飞机的夭折的前车之鉴,我们还不应该为此深思吗?

我们怎样去应对微软故意放纵盗版的策略对中国民族软件产业的无情扼杀?我们应该如何阻止和反击美国多年处心积虑对中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蓄意打击?

欧盟的反垄断法正在努力禁止微软利用Windows 操作系统控制市场,在2004年底对微软的捆绑式销售处以4.97亿欧元的罚款,并要求其改变操作系统的销售方式,这给微软在欧洲市场的扩张带来巨大羁绊。在其他国家微软也不是一路绿灯,在韩国微软就举步为艰,遭地方软件全面封杀。这是一种有益的可以借鉴的方法, 2007年8月30日中国制定并通过自己的反垄断法,并将在2008年8月1日起施行。这对应对当前微软的垄断对中国的高端软件产业深重打击,带来微妙的转机。

但是,当我们试图用中国的反垄断法去应对微软的垄断和扩张时,却忽然发现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当微软的盗版在中国境内泛滥成灾,由于大量盗版的存在,微软的正版软件销售并不高。表面的充分证据显示,微软竟然还是整件盗版事件的最大“受害者”———中国不但不能对微软实施巨额的罚款,反而可能要应对微软“知识产权受中国大量侵害”的申诉和处罚!

微软用心之险恶,后手之狠毒、目光之长远、结局设计之巧妙,对形势发展之精确把握程度、沉重打击对手而能全身而退之策略,环环紧扣而无懈可击,滴水不漏、让我们深受其害无法可施,最终却哑口无言,有苦自知。这样的对手,难道不可怕吗?难道不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吗?

中国的高端软件产业必须走上自主开发的技术和产品之路,拥有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才能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体系中拥有一席之地,才能使中国在21世纪的科学技术的领域中全面超越美国,进而代替美国成为新的全球经济中心。Linux这种免费的能自由开发的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除微软之外的另一种机遇和选择。

Linux承载着中国高端软件产业走向未来的希望,已经成为中国全球战略中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目前,中国、日本和韩国就共同开发应用在Linux平台上的应用软件达成了一致协议,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鼓励更多的本地软件开发者转向Linux,将一定比例的软件进行本地化开发,从长远的趋势预示着Linux前景美好。

中国要成为一个技术强国,成为经济强国与美国抗衡,走产业升级,从低端低值走向高端高值,哪里可能在3~5年内一蹴而就?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程,现在才仅仅开了个头。

Linux虽然一定程度上成熟,但不是window那么“傻瓜方便”,使用Linux还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例如最简单的几乎什么外部设备你都要学会安装:所以目前Linux、Unix基本上占领了服务器市场,但是台式机市场几乎为零。Linux目前基本以上网、文字处理等简单应用为主,大型游戏、专业软件都还无法支持。Linux离桌面电脑普及化,还有非常漫长的道路,也需要中国人长期不懈的坚持努力。

自大航海时代始到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止,中国经济从“世界工厂”起步后,正在逐步迈向知识产权高技术产业和国际金融产业,中国的成功虽不见得让所有的国人满意,但是中国的力量在持续提升,中国的影响在不断扩大,中国领导人的治理理念理所当然地最有资格成为带领全人类进步的思想武器,未来世界的规则制定权肯定离不开中国贡献。这个世界需要改变也必须改变。

如果说,“世界工厂”对美国来说只是搔痒而已,美国还乐颠颠的接受,那么高技术产业和国际金融产业,则是将会刺死美帝国的两把利剑---完全动摇美国的全球金融帝国的基础。

这一点,美国资本利益集团清楚得很!中美之间,这场经济战争在所难免,我们并不想致人于死命,我们追求全球和谐共存,但是美国是不甘心其一手禁锢的世界经济脱离其控制的,是不甘心其既得利益受到损失的,它们一定会无所不用其极的想打断中华民族崛起的过程,这场经济战争不是我们发动的,但是我们被迫必须迎战乃至胜利,否则中华民族崛起之路将被美国打断。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己准备好迎接这千年的机遇与挑战了吗?温柔的陷井,中美两国谁将是21世纪的大赢家?

PS:网络上有句流言: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DB会害了国产软件。
可是一台电脑硬件才3~4000元,一套操作系统就动辄几K,想不DB也难,
可是一直D真的上瘾了,想想卡巴斯基、或者KV这些一般软件厂就有能力控制DB,
微软可以让DB存在,不是微笑的默许是什麼?
我们该深思了。
第2个回答  2008-02-27
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国情和企业的运作不同与美国,而今后 已没有机会产生像SAP、Oracle、微软、BEA等一样的、10亿美元级以上的世界级软件公司了。
微软之所以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凭借英语优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语是IT的行业语言。由于英语的优势,印度、爱尔兰等国的软件业在国际上比我们更有竞争力,这并不是说我们的程序员在编程和开发能力上不如别人,而是在使用计算机英语水平上差距太大。英语优势不但造就了微软,还救了美国。到90年代,克林顿已经看出美国经济不行了。于是开始搞信息高速公路,但他自己也没想到,英语优势又救了他。因为英语是世界语言,还是IT的行业语言。一个盖茨就顶了以前的产业巨头。这些英语富翁是个奇怪的现象,包括思科、google等,其实就是几个大学生,但眼看着他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