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是怎么认识世界的

如题所述

第一篇:早期人类如何认识世界

说起认识世界,大家最先想起的怕是马克思哲学读本中认识了世界,再去改造世界之类的口号。实际上,在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那里,人们在探索这个复杂精妙的世界时,可远没想到要改造什么。亚里士多德曾在他的哲学著作《形而上学》中说,哲学起源于惊异。人们从懵懂无知的状态中跌到了这个世界里来。他好奇地看着周身的一草一木,惊讶于世界原来是这等模样,他观察自然,认识自然,思索自然的起源与本质,而在这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哲学就诞生了。

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漫长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方式曾经历过几次重大的转折。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要重点谈一谈人类早期文明中认识世界的方式。

古代的人可远没有我们今天这么烦琐浮华的生活,他们的生活范围也不大。今天的人们谈起认识世界,多半会和社会学、政治学挂上钩,而在人类早期的思想家的视野中,却没有人类社会的份,大自然占去了绝大部分位置。古希腊早期思想家的主要著作之中,多半都有一本《论自然》的书,而这些最早的哲学家也都被统称为自然哲学家。他们观察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是他们最先看到和感受到的世界。真正把认识的重心从认识自然世界转移到认识社会与城邦,是从苏格拉底才开始的。

最早的哲学命题,同时也是西方人认识世界的第一份思考结晶是古哲泰利斯的一句开天辟地的论断:万物皆生于水,并复归于水。试想想,在一片花鸟鱼虫的自然里,在人头攒动的希腊城邦中,把这些鲜活淋漓的花花世界的起源竟概括为水,古哲人的想象力可见一斑。据说泰利斯当时观察天象,认识宇宙着了魔,走路看着天空,却一不小心掉进坑里。这件事被说成是哲学家不谙人间烟火,生活智慧低下的象征。泰利斯利用他认识天象的知识顺利预测了日食的发生,并利用这次机会大大赚了一笔,希腊人因此对哲学家的挣钱功夫刮目相看,泰利斯也以此向世人证明,哲学家认识世界并不意味着他不了解城邦生活,而是柴米油盐的琐屑日常生活实在没什么神秘可言,他感兴趣的,是大自然的起源和天空星斗的四季移转。

接着泰利斯的步伐,阿那克西曼德提出,万物的本质是无限者,一切都生自无限者,同时都灭入无限者。这个世界的一切如此丰富,无限广博,该有的什么都不欠缺,死去的被新生的代替,如此轮回流转,永不停息。然而这个所谓的无限者到底是什么呢?阿那克西曼德并没有说清楚,因为他认为这个无限者是不定的。

阿那克西美尼不同意这种大煞风景的说法,他发誓要找出这个无限者的本质来。最后他得出结论,这个无限者,这个万物的基质是气。气通过浓缩和稀释形成各种实体。当稀的时候,就变成火,浓的时候,就变成风与云,再浓一点,就变成水、土与石头,其它东西都由这些东西所产生。

基质真的只有一种气吗?恩培多克勒不满意阿那克西美尼的说法。他提出,万物的基质可不只有一种无形无影的气,而是由四种元素构成:土、气、水、火。这倒有点像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了。不过五行学说讲究相生相克,而土气水火却是四种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基质。不啻如此,恩培多克勒还进一步指出,这土、气、水、火要想凝聚成万物,要想相生相克,还得借助点外力才行,这就是爱与恨。爱与恨让这四种元素或凝聚,或分离,从而衍化出勃勃生机的大千世界。

基质真的只有四种吗?阿那克萨戈拉可绝不认同这种论断。在他看来,偌大一个世界,又岂是区区四种元素所能概括得了的,恩培多克勒未免太简单了!所以,阿那克萨戈拉提出,这世界的基质有无穷多,“有各种形式、颜色和滋味”,这些小微粒小基质从不发生变化,而爱啊恨啊都是无稽之谈,这些微粒本来都是无因自成,不需要什么爱恨来瞎帮忙。

接着要出场的是与现代人思维最接近的德谟克利特。在他看来,什么爱与恨,什么土气水火,什么无穷多的小微粒,都是莫须有的假设。因为万物本身是由更简单的单元构成的,土气水火本身还有更微小的结构,这些单元就是原子。它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并且不可分。德谟克利特的思想最接近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我们在了解古哲人的思想时可千万别拿着现代人的科学成果去衡量他们的思想,并由此得出古代人思维粗陋的结论。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在“万物起源于水”,“万物本质是气”,“万物本质是土气水火”,“原子”等等这些概念背后所反映出的古代人认识世界的方式与情怀。在这里,哲学与精密微妙的科学仪器是不同的,如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般,在那些先哲们探索的路途中,我们也得以窥见古代人孜孜以求认识世界的雄心与智慧。

第二篇:苏格拉底与柏拉图:认识论史上最早的巨人:

上次我们谈到了古希腊先哲们对于自然本原孜孜不倦的探询和他们千奇百怪的理论。这些理论好象庐山的云雾一样,反而使眼前那个实实在在的自然界变得模糊不清了。什么爱啊恨啊,什么四元素原子之类的概念,难道真是这大千世界的缘起和本质?是不是有一种可能,这些所谓的起源说不过是我们心灵的主观看法罢了?

苏格拉底正是在这里续接上了前苏格拉底哲人们的看法。他认为外部世界的本原和规律应该从我们内心之中去寻找,那些古老哲人信誓旦旦的说法其实也不过是他们自己心灵的反映罢了,只是他们都不乐意承认。苏格拉底认为,外部世界并没有因此而独立于我们的心灵,我们应该把自己内心的原则,内心对于世界的看法变成伦理。尼采曾经愤怒地指责苏格拉底把知识和智慧等同于德性(也就是道德),真是古希腊堕落之罪魁祸首。尼采当然有他的伟大用意,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古希腊认识世界的方式在苏格拉底这里确实发生了很大的转折。

苏格拉底一辈子都喜欢跟人聊天探讨哲学而没有写下一个字。他穿着破布衣服,光着双脚,在希腊的菜市场里与人研究世界的本质和德性的种类。他认为人们心中都潜藏着真理,而这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把这些真理挖掘出来,苏格拉底因此得了一个外号:“精神助产师”。而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最伟大的学生在老师之后继续沿着他的足迹探索世界的真理。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一样,都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谈和认识感兴趣,他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并把人对于世界的看法分成两种:意见与知识。所谓意见,就是苏格拉底在菜市场中所遇见的那些寻常百姓的看法,而知识,就是苏格拉底运用对话而挖掘出来的那些不会变更的真理。

柏拉图进一步指出,那些百姓们对于世界的看法虽然说不上是顶要紧的真理,但还总比啥也不懂啥也不知的状态好些。所以意见,也就是我们生活经常能听到的看法是介于知识与无知之间的状态。

到这里想必读者们都看到了,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里,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向已经从广袤无垠的大自然转移到人的心灵上来了。因为他们认为,所谓认识世界也就是认识人的心灵,毕竟人怎么看待这个世界都是由心灵的状态决定的。他们两人的目光所及,包括了当时能见到的所有领域。柏拉图还在无知-知识-意见划分的基础上把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分成四个部分:幻想,信念,数学知识和理性知识。前两种是意见,后两种是知识,四种全都不知道就是无知了。而前两种意见所反映的世界只是可感世界,也就是你凭借眼睛鼻子便可以感觉到的世界。后两种知识则包括了人的可知领域,它比可感世界还要高级,人也不可能仅用感官就可以认识他们,而要运用自己理性的大脑。

所谓幻想,就是自己一个人的幻觉和想象。好比你读了一首诗,看了一场电影,心里面老惦记着文艺作品里的人物和情节,这就是艺术留给你的幻想。所谓信念就是大家伙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的知觉。比如大家都知道兔子有几只眼睛,苹果长在树上等。而数学则是一种低级的知识,它在意见和知识中间,还需要借用可感世界的帮助和某些前提的假设才能得到知识,而最高的知识——理性知识则既不需要感觉,也不需要前提,它是纯粹的知识,这就是哲学。人们通过苏格拉底的对话不断从意见上升到知识,从老百姓的大白话达到真理的顶峰。整个过程都是通过对话完成的,不需要什么感觉,所有的论证和探询都是在脑袋里变出来的,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最终到达认识世界的本原——那统摄一切的最高原则:善。

对于那些还没有认识到这最高原则的普通人和那些已经认识到真理的哲学家,柏拉图有个绝妙的比喻,这一比喻也成为哲学史上被反复讨论的“经典案例”。他说大部分的人都是世代居住在洞穴里的一群囚徒。他们被铁链栓在同一个地点,只能面朝着那黑暗的洞壁,没法回头。而他们身后有一帮皮影戏演员,他们拿着各种雕塑和玩意儿,借着他们身后放在洞口的火光把那些雕塑的外型都投射到洞壁上去。囚徒们兴奋地看着洞壁上被投射上去的各种影象,还以为那就是正而八经的真理,他们也没法看到对方,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他们也不觉得有什么悲惨,反觉得眼前晃来晃去的影象挺有意思。直到有一天他们中的一些资质好的青年才俊被哲学家带出了洞穴,看到了真实的雕塑,真实的太阳,他们才明白原来以前的那些都是幻觉罢了。而大部分人都不得不一辈子过着囚徒的生活。

柏拉图给咱们讲了一个顶悲惨的故事。看来咱们大多数人对于世界的认识不过都是一些投射到洞壁上的影象罢了。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走出洞穴看到阳光呢?首先,这个人要有想见到阳光的愿望,第二,这个人还有出众的领悟力和理解力,再次,还有碰个好机会,遇见个好师傅。

说到这儿,读者朋友们有没有感觉到,《黑客帝国》中的那些思想有不少都是从柏拉图这儿来的?这就留给大家自己品味吧。

第三篇:人类智慧的顶峰:亚里士多德

经过了柏拉图的那些洞穴的考验之后,西方人在认识世界方面的下一次丰碑是由“万学之王”亚里士多德竖立起来的。亚里士多德一人开创了十三门学科,几乎西方所有学科的开端都能在亚氏那里找到源头。他差不多写了一千本书,流传下来的虽然只有一小部分,但却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那么遥远的时代其智慧就如此之高,令后人难以望其项背。

从广义来讲,亚里士多德的所有著作都可以看作是他认识世界的成果,可是要想把这些内容说清楚,别说这篇文章,就是写一大本书也讲不完。所以在这里提纲挈领地讲一些基本观点也就足够了。

在亚里士多德的眼里,人类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成果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理论科学,实践科学和艺术三种。理论科学被分为第一哲学(也就是形而上学)、数学和物理学,以及作为理论科学导论和方法论的逻辑学。而实践科学则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伦理学是指导每个人自己做事为人的准则,政治学是指导大家伙在公共实践时的原理。所谓艺术,可跟咱们今天所讲的艺术不是一回事。在古人们的眼中,所谓艺术还包括做鞋的、剃头的、卖凉粉的等等在内,换句话说就是一切技艺都叫艺术。亚里士多德专门研究了其中使用文字进行创作的艺术,也就是修辞学和诗学。亚里士多德研究了除了数学之外的所有学科,并留下了相关专门论著,这些论著至今相关领域仍然是取之不尽的宝藏。

在认识自然的问题上,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理念论,而认为研究自然不应该脱离开自然而凭空想一些稀奇古怪的理论来。世界上的事物分为两种,一种是依据自身本性而存在的,一种是依其他原因而存在的。前一种是自然物,比如熊,土豆,金子等等,而后一种就是人工制品了,比如熊掌,红烧土豆,首饰之类的。

那么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究竟是怎么运动的呢?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运动的本原既不是一个水,也不是两个爱恨,更不是无限多,而是三个。它们是形式、缺乏和质料。质料是运动的载体,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保持不变,形式则决定了这事物处于什么状态,而缺乏则决定运动的事物将朝着哪个方向运动。缺乏是事物应该有但还没有的状态。比如一锅刚放在火上的水,它的缺乏就是热量,也是它即将具有的,它的质料当然是水,它的形式是冷(因为还没变成开水呢)。

我们可以把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思想概括为“三本原”(形式、缺乏和质料),以及“两本质”(现实和潜在)。这现实就是上面提到的冷,而潜在也即缺乏就是热。要注意的是,这个潜在可一刻也不闲着,等它实现了它缺乏的,另一个缺乏又出现了。当它变成水蒸气以后,它缺乏的反而成了冷。所以运动是连续不断永不停止的。

上面讨论了运动的三个本原,另一个问题随之冒出来了:世界上的事物究竟为什么会运动?难道真有上帝的手指在那里轻轻点拨?亚里士多德缓缓答曰:一共有四个原因使事物运动起来:事物为何在运动中一直存在着?因为它有质料。事物为何要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因为它有自己的形式。事物为何会停止和开始运动?因为它们受到不同的作用力。事物为何要运动?因为它有自己的目的。

这四点概括起来就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这四因也叫作“四因说”。形式是事物的本质,事物所运动的方向就是它缺乏的形式,而一个事物也只能接受与其本质相同的动力,比如龙生龙,凤生凤。形式啊,目的啊,动力啊其实都可以概括在形式里面,也就是说,这四因最终的分别在于形式与质料的区分。

我们可以看到,上两篇文章所介绍的内容,比如泰利斯的水,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阿那克萨戈拉的小微粒还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其实都是质料因,而爱和恨则是动力因,柏拉图用理念中的那个形式——善来概括所有的质料,从而和所有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哲学家一样都忽视了目的因。在亚里士多德眼里,自然中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自然绝不会做无用或无目的之事,事物依据其自然都有实现其自然本性的自然倾向。老虎生来就要吃兔子,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水往低处流,概莫能外。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特别不同意柏拉图的理念论。他觉得柏拉图高不可及的理念理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合理的。想想看,如果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理念的话,那么这理念的数量也就跟事物一样繁多了,做这种设定未免太繁杂无聊了,纯粹是无用的假设,而且它又如何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变化呢?可感事物是如何存在的?为什么个体的平凡事物还要依存于它?这些都无法解释。再说我们所认识的内容和认识的对象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我们可以想象一只长了翅膀的兔子,但却没法在周围世界中见到,此种东西肯定没有理念。而一些我们能见到的,比如头发、鼻涕和粪便,肯定没有相应的理念,不然粪便和真善美都有个共同高度的型相,怕是柏拉图自己都没法说服自己的。而且如果存在一个理念,那么我们归纳出这个理念,势必要比较个别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比如为了归纳人的理念,应先比较生活中随便两个“人”之间的相似,这必然会抽出一个具备这些相似之处的“第三个人”,这个“第三者”还要跟其他人相比再抽出一个新的“第三者”,这样无限推演下去,理念又怎么归纳出来呢?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之间的巨人纷争没有谁高谁低之分,亚里士多德的批判也并不能阻止柏拉图的理念论成为整个西方哲学史与神学史上最为著名、同样也是影响最大的概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27
哥白尼的影响,达尔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