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至2014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数据

如题所述

人口老龄化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构成挑战。普遍的观点认为,人口老龄化,导致整体社会消费意愿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社会经济因此而中长期放缓。中国政府制定了多方面政策以应对这一趋势。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截至2015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65岁及以上人口1.44亿人,占总人口的10.5%。

老年人口还在不断增长,未来还有加速趋势。统计数据显示,自”十一五”规划以来,十年内,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7299万人,增加比例48.98%,年平均增速为4.90%。从2006年开始,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上升,至2010年增速达到顶峰,2011年有所减缓,2012到2015年依旧保持年平均4.65%的高连续增长。

2006-2015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变化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国家经济信息中心预计,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将接近5亿。2030年前后将是中国老龄化人口加速发展的时期。

中国老年人口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人口市场深度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二、人口老龄化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在一个中长期里面,在消费、投资以及劳动生产率方面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老龄化从中长期影响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由于收入水平大幅下降,消费大多依靠之前积累的储蓄,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子女的支持等,因此购买能力必然下降不少。这同时导致老年人的消费心理倾向于务实性消费,老年人对新产品、新科技功能也缺乏年轻人那样的追求,这不利于消费层次的提升,并阻碍消费水平的提高。

老年人口储蓄率的下降,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社会投资的下滑。步入老年以后,收入水平的减少,导致个人青壮年时期积累的储蓄呈下降趋势。反映在整个社会上,当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时,必然带来居民储蓄率的降低。中国近30年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高储蓄推动的投资增长。从这个意义上,未来整体中国的社会投资将呈现下滑态势。

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还在于劳动生产率的下降。通常认为,老年人对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吸收速度要低于青年人,这会削弱整体社会的创新能力,从而削弱了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提升的贡献作用。而老年人基于生理机能的原因,本身也会导致生产能力的下滑。这些都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并将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瑞银在此前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洲、日本以及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不高,即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由于伴随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减少,从而总体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的效率,而储蓄和消费意愿的降低,反过来也会降低社会投资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升,这些因素将在一个中长期时间里面压低社会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率。

尽管如此,老年人口的增加,对于许多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和产品的企业来讲,则是个很好的发展机遇。这样的产品和服务涵盖了护理、餐饮、旅游以及轮椅、助听器等诸多方面。这会衍生出一个非常可观的银发消费市场。此外,积极和恰当的政策,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积极应对。

三、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一)开放养老服务市场,完善服务配套政策

对于养老服务市场的支持,近两年以来明显增多,尤其是进入2016年。

2016年,中国政府出台了7个以上的有关养老领域的政策,涵盖金融、房地产、服务业等诸多领域,扶持养老服务业,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作为重要的议题,在10月1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改领导小组会议第二十八次会议上,会议通过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的意见,要求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二)放开“全面二孩”,提高出生率

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提高出生率,以提高未来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行。从1971年中国强调有“计划生育”,及至1982年确定为基本国策以后,“全面二孩”也是中国在限制生育方面迈出的最大步伐。国金证券此前发布的报告认为,基于人口结构与经济状况的变化,中国人口政策事实上形成一个从限制到鼓励的过程。而放开二孩政策的本意在于,如果生的孩子多了,老年人在整个人口当中所占比例提高的速度就会放缓。这被视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推动养老金市场化改革

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对于中国的养老金支付产生较大的压力。2015年8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标志着中国养老金投资管理改革正式启动,养老金市场化改革获得实质性推进。这将提高养老金的资金回报率,有效提升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促进养老保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健康发展的养老服务市场,还需要在税收制度、医疗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和改革。为推动养老服务这一新型服务业的发展,中国政府也在全力推动这些方面的改革。今年5月1日起,中国全面推行的营改增政策,将降低养老服务行业的税收负担。此外,媒体多有报道年底前可能出台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方案,也将助力这一市场的发展。

信息化也是这一领域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中信证券报告预计,未来相关养老政策仍会出台,涉及的方向之一将会是促进养老服务信息化,鼓励远程医疗服务、家政O2O、医药用品配送等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同时,在社会保障方面,将会继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理顺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政府做好基本养老服务,而非基本养老服务交给市场。在养老产品方面,以房养老、长期照护险等养老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也有望加快。

养老服务涉及领域广泛,目前中国养老服务业尚处于初级阶段。考虑到庞大的老年人口,在政策支持下,未来这一领域发展潜力巨大。这也必将对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1
1、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2.1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5.5%,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

2015年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124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55万人,占比10.1%,首次突破10%。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5.21‰。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老年人数量超2亿。
2015年11月2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等5家机构联合发布了《2015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大中城市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
2021年3月2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将很快进入老龄化社会。现在,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经占12%以上,比日本、欧洲低得多,美国应该是16%左右,按照专家分析,用不了多少年,我国可能会超过美国。所以,人口老龄化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未来预测
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2.48亿,占比例为17.5%。
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3亿,占比例为21%,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也将达到13.7%,接近深度老龄化社会。我国将在2027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也就是65岁以上老人比例高于15%。而2025年中国经济仅仅是2014年智利、波兰的水平,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203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比例将接近四分之一,65岁以上老人比例将达到16.2%。
2035年,联合国预计中国人口老龄化将超美国。
204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比例将达到30%,65岁以上老人比例将达到22%,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达到4.34亿,比例达到31%,65岁以上老人比例会达到四分之一,达到日本的水平。而那时候日本60岁以上的老人会占全国一半。
2010-2040年,是我国老龄化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因为从2010年开始,建国之后婴儿潮出生的婴儿相继步入老年,直到2040年。因为1980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幅减少了出生人口的数量,所以自2040年开始,我国老龄化速度会有所减缓。但是2040年之后我国老年人比例却仍然居高不下,长期徘徊在30%左右。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4-2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智能问答
第2个回答  2021-03-20
人口老龄化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构成挑战。普遍的观点认为,人口老龄化,导致整体社会消费意愿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社会经济因此而中长期放缓。中国政府制定了多方面政策以应对这一趋势。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截至2015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65岁及以上人口1.44亿人,占总人口的10.5%。
老年人口还在不断增长,未来还有加速趋势。统计数据显示,自”十一五”规划以来,十年内,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7299万人,增加比例48.98%,年平均增速为4.90%。从2006年开始,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上升,至2010年增速达到顶峰,2011年有所减缓,2012到2015年依旧保持年平均4.65%的高连续增长。
2006-2015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变化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国家经济信息中心预计,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将接近5亿。2030年前后将是中国老龄化人口加速发展的时期。
中国老年人口发展趋势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人口市场深度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二、人口老龄化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在一个中长期里面,在消费、投资以及劳动生产率方面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老龄化从中长期影响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由于收入水平大幅下降,消费大多依靠之前积累的储蓄,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子女的支持等,因此购买能力必然下降不少。这同时导致老年人的消费心理倾向于务实性消费,老年人对新产品、新科技功能也缺乏年轻人那样的追求,这不利于消费层次的提升,并阻碍消费水平的提高。
老年人口储蓄率的下降,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社会投资的下滑。步入老年以后,收入水平的减少,导致个人青壮年时期积累的储蓄呈下降趋势。反映在整个社会上,当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时,必然带来居民储蓄率的降低。中国近30年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高储蓄推动的投资增长。从这个意义上,未来整体中国的社会投资将呈现下滑态势。
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还在于劳动生产率的下降。通常认为,老年人对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吸收速度要低于青年人,这会削弱整体社会的创新能力,从而削弱了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提升的贡献作用。而老年人基于生理机能的原因,本身也会导致生产能力的下滑。这些都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并将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瑞银在此前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洲、日本以及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不高,即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由于伴随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减少,从而总体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的效率,而储蓄和消费意愿的降低,反过来也会降低社会投资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升,这些因素将在一个中长期时间里面压低社会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率。
尽管如此,老年人口的增加,对于许多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和产品的企业来讲,则是个很好的发展机遇。这样的产品和服务涵盖了护理、餐饮、旅游以及轮椅、助听器等诸多方面。这会衍生出一个非常可观的银发消费市场。此外,积极和恰当的政策,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积极应对。
三、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一)开放养老服务市场,完善服务配套政策
对于养老服务市场的支持,近两年以来明显增多,尤其是进入2016年。
2016年,中国政府出台了7个以上的有关养老领域的政策,涵盖金融、房地产、服务业等诸多领域,扶持养老服务业,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作为重要的议题,在10月1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改领导小组会议第二十八次会议上,会议通过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的意见,要求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
(二)放开“全面二孩”,提高出生率
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提高出生率,以提高未来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行。从1971年中国强调有“计划生育”,及至1982年确定为基本国策以后,“全面二孩”也是中国在限制生育方面迈出的最大步伐。国金证券此前发布的报告认为,基于人口结构与经济状况的变化,中国人口政策事实上形成一个从限制到鼓励的过程。而放开二孩政策的本意在于,如果生的孩子多了,老年人在整个人口当中所占比例提高的速度就会放缓。这被视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推动养老金市场化改革
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对于中国的养老金支付产生较大的压力。2015年8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标志着中国养老金投资管理改革正式启动,养老金市场化改革获得实质性推进。这将提高养老金的资金回报率,有效提升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促进养老保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健康发展的养老服务市场,还需要在税收制度、医疗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和改革。为推动养老服务这一新型服务业的发展,中国政府也在全力推动这些方面的改革。今年5月1日起,中国全面推行的营改增政策,将降低养老服务行业的税收负担。此外,媒体多有报道年底前可能出台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方案,也将助力这一市场的发展。
信息化也是这一领域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中信证券报告预计,未来相关养老政策仍会出台,涉及的方向之一将会是促进养老服务信息化,鼓励远程医疗服务、家政O2O、医药用品配送等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同时,在社会保障方面,将会继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理顺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政府做好基本养老服务,而非基本养老服务交给市场。在养老产品方面,以房养老、长期照护险等养老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也有望加快。
养老服务涉及领域广泛,目前中国养老服务业尚处于初级阶段。考虑到庞大的老年人口,在政策支持下,未来这一领域发展潜力巨大。这也必将对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3个回答  2021-03-20
2006年至2014年中国人口老龄化数据?2014年我国老龄化人口:

中国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昨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个亿,占总人口的14.9%。这一比例明显高于10%的联合国传统老龄社会标准。去年全国老龄委预计,未来20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未富先老”成为中国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截至2012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1.9亿,占总人口的14%。去年中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布消息称,去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就将突破2亿,未来20年平均每年增1000万老年人,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目前全球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只有中国一个。2亿老年人口数相当于印尼的总人口数,已超过了巴西、俄罗斯、日本各自的总人口数。如果作为一个国家的总人口数,也能排世界第四位。

去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

从“少年中国”到“银发中国”,中国仅用不到20年时间就走过西方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变老”之路。

翟振武介绍,中国人口老龄化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将贯穿整个21世纪。目前老年人口年均增长800万人,到2050年将达到4.3亿人。

“跑步前进”的人口老龄化使中国面临几大问题:

1、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转变,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

2011年,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2013年将降至9.36亿人。

2、“空巢老人”现象突出。

去年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中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比例接近50%,去年将突破1亿人。

而且,农村的空巢留守老人规模庞大,无子女老人和失去独子的老年人开始增多,其中许多人存在孤独、苦闷、抑郁甚至厌世等心理问题。

3、高龄化趋势明显。

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每年100万人的速度递增,去年将达到2300万人。

而且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3-23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国也不例外。2000 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

6.96 %;2002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已升至

8.2%。按照根据联合国制定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为老年型人口结构类 型,这意味着我国已开始迈入老年型社会

一、 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我过人口现状、老龄化的程度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此的解决的方法,通过数据对比、更加清晰的分析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程度。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国社会步入老龄化如此迅速,不可否认,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推动和加 速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近20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在 疾病控制、卫生条件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得到很大改善也是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原因。人口老龄化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社会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 老龄化社会加重了劳动年龄人口对老年人的赡养负担。据一项研究测算,2000年, 我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只需负担15.6个老年人,2050年则要负担48.5个老年人。专家认为,在未来50年内,前20年,我国存在一个低抚养比时期,这期间儿童人 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经下降,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刚刚上升,总抚养比处于从下降到上升的低谷,呈V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