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和左传有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左传》是以《春秋》的内容为基础记述春秋时期具体史实的史书。

《春秋》所记,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国大事,现所存全文,不过一万六千多字,文字简练,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

《左传》就是以《春秋》为本的史书,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赤《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

扩展资料

《左传》以《春秋》为基础,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有以下特色:

1、它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内容多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2、《左传》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

3、《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左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16

1、不是。

(1)《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2)《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作者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

2、两者关系:《左传》是左丘明为《春秋》做补充、解释、阐发的一部史书。

《左传》以《春秋》为本,并采用《周志》《晋乘》《郑书》《楚杌》等列国资料,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桓谭《新论》进一步认为:“《左氏》经之与传,犹衣之表里,相持而成,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杨伯峻在《左传》一文中归结《左传》传《春秋》的方式共有四种“即”说明《春秋》书法、用事实补充《春秋》、订正《春秋》的错误和增加无经的传文。

扩展资料:

1、《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2、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其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春秋     百度百科_左传

第2个回答  2018-09-15

不是同一本书。

相传《春秋》是战国的孔子所著,而《左氏春秋》(通常称其为《左传》)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第一部最详备的编年史通史。
至于它们的关系,是《左传》补充《春秋》。顺便说一句,补充《春秋》的还有《公羊传》和《谷梁传》。

扩展资料

《春秋左氏传》(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左传》的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秋左氏传

第3个回答  2020-01-25
《左传》与《春秋》的关系
《左传》和《春秋》的关系,历来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左传》是史传。东汉桓谭《新论》认为:“《左氏》经之与传,犹衣之表里,相持而成,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左传》,大家只看《春秋经》那17000字,即使圣人闭目十年来作为参考,也不能把内容了解清楚。有了《左传》,你不是圣人也很快可以了解。这是桓谭的一个看法,后来司马迁、杜预,包括现代的学者徐中舒、杨伯峻都是这样的看法。杨伯峻先生进一步把《左传》和《春秋》的内容传承的方式进行了总结,有四点:第一点,《左传》说明了《春秋》一般不是讲微言大义的。当然《公羊》和《谷梁》对《春秋》的微言大义阐发得比较多。第二,《左传》补充了很多细节的东西,就是说这些东西是《春秋》里没有的。第三,订正了《春秋》的一些错误。第四,就是增加了无经的传文。
第二个流派的观点认为《左传》是独立的一部书,跟《春秋》没有任何关系。西汉的今文经博士认为《左氏》不传《春秋》。晋人王接也说:“《左氏》辞义赡富,自是一家书,不主为经发。《公羊》附经立传,经所不书,传不妄发,于文为俭,通经为长。”接下来清人刘逢禄更是这样的观点。后来的皮锡瑞在《经学通论·春秋通论》中云:“自幼读《左氏传》书不书之类,独详于隐公前数年,而其后甚略,疑其不应如此草草,及观刘氏考证《左氏》释经之文,阙于隐桓庄闵为尤甚,多取晋、楚之事敷衍,似皆出晋《乘》、楚《梼杌》,尤可疑者。”他说看了刘逢禄的考证,他越发相信《左传》不是传《春秋》的了。
第三派认为《左传》不是史书,而是传《春秋》的著作。这一派的观点认为春秋时期有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但《左传》视而不见,如果真的是一部史书的话,这些重大事件《左传》是不会忽略的,这一派学者的主要代表是赵生群先生,他在《春秋经传研究》里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另外蒋伯潜先生也有这样一个观点,认为:“三传皆《春秋》之传,皆所以释经者也。”只不过三传有一个区别,《公羊》、《谷梁》重在义例,《左传》重在事实。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05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