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

可以追加积分的

元朝对现代中国的贡献有:
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

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浣深远。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并管理大都地区;其他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③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1. 结束了唐朝后三个多世纪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历史上的新的大统一,版图超过了汉唐,是历史上最大的版图,中国今天的疆域是元代基本上定下了轮廓。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尤其是西北方面伸展到了难以计算里数的地方。

2.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君临全国的王朝。

3.对新疆,西藏等地进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辖,西藏首次进入中国版图。[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4.中国现在的省制发韧于元代的行省制度。

5.对外关系发展,扩大了中国人视野,促进了中国社会变化。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朝的天下“梯航毕达,海宇会同”,朝出了以前任何一个朝代。

6. 在历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丰富内容,对中国及广大亚欧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7. 成吉思汗为古代军事史写下了独特的篇章,忽必烈军队从北往南,越过大渡河,大雪山和金沙江,完成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创举。

8. 中原地区长期遭到破坏的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原文明保存和延续有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9. 包容多种宗教,忽必烈说全世界崇奉的预言人有四(基督,穆汗默德,摩西,释迦牟尼)我对这四人都致敬礼[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0. 1332年造的铜火铳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火炮,其他手工业生产提高

11.发达的海道漕运,庞大的船队航行于东海,黄海和渤海的海面,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壮举,南北大运河畅通无阻,浩浩荆吴船,日夜行不已。

12.元大都是全国的商业中心,交通中心

13.兴旺的海外贸易,贸易国由宋时的五六十个发展成140多个,东到日本高丽,西抵波斯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

14.创制和推行八思巴字,被称之为中国文化库藏中的一块闪烁着奇异光彩的瑰宝。

15.巧思绝人,度越千古,,从此大科学家郭守敬的月球山,郭守敬星运行在浩茫的太空中。[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6.充满草原气息的《蒙古秘史》,被称之为中国文化史上绝无仅有的作品。

17.产生元曲,独创元杂剧,大剧作家关汉卿,西域文人萨都刺等一代名流。

18.大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著作是哥伦布决心出航的一大诱因。

19.道教始祖丘处机称成吉思汗为:天赐勇智,今古绝伦,道协威灵,华夷率服。

元朝的经济仍以农业经济为主,但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的广泛种植等都超过了前代。棉花的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为棉纺织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尤为兴盛,那里出产的“乌泥泾被”名闻远近。当地农家妇女黄道婆,从黎族人民学到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她把这些技术在家乡传播开来,并改进了棉纺织工具,为棉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元朝畜牧业的发展体现在牧地的扩大、牧养设施的改进等方面。元朝的手工业生产除官办作坊外,民间手工业比较发达,行业种类超过前代。特别是新兴棉纺业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瓷器、印刷业也有较大进步。由于驿传制度的完善和海运的开通,国内外交通空前发达,商业比唐、宋时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城市繁荣,盛况空前,出现大都、杭州、泉州、广州等闻名世界的大都市。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经常停泊着数百艘海船,大量货物在那里汇集和起运。至今屹立在泉州附近的六胜塔,就是当年引导海船进出港口的灯塔。

因为蒙古族以前的生活方式大多以游牧为主,生产力较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忽必烈以来,历代元朝统治者都以农业生产代替了畜牧生产,所以元朝的农业有了极大的发展。由于元朝的疆域扩展到了西亚地区,使得欧洲与中国的交往更加频繁,技术交流更加迅速。经济的起步带动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在元朝年间,中国南方的棉花种植已非常普遍,所以纺织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出现了以黄道婆为首的一批手工业者,使当时的棉纺织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此外,因漕运、海运的畅通及纸币的流行,商业在元朝也极度繁荣起来,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元世祖年间,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曾到过中国,在它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详细的记载了当时元朝大都的繁荣景象。 元朝在词和民间通俗文学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两种。散曲是由词发展而成的一种近于民谣的新诗体,可供清唱,又叫清曲;杂剧除歌唱的曲子外,还有道白、表演,实际上是剧曲或戏剧。元代的散曲用词清新古朴,多世俗词句,常以不拘一格的体制塑造鲜明形象。著名的散曲作家包括有「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以擅长杂剧而出名的关汉卿以及张可久、乔吉等等。像马致远脍炙人口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通过对一幅秋郊夕照图的描绘,委婉地刻画出旅人飘泊天涯的心境,成为经典名作。[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元朝的杂剧,成就极其辉煌,优秀的戏曲作家辈出,而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若以作品艺术性之高及对后世影响之深而言,则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堪称不朽的杰作。《窦娥冤》通过贫苦妇女窦娥含冤负屈被官府误判死刑的剧情,揭露官场的黑暗,并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思想。《西厢记》则讲述相国之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勇于冲破封建樊笼,历经千辛万苦,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为世世代代中国人所传颂。

元朝在其他艺术方面的成就也不小。书画方面,元初书坛三大家赵孟、鲜于枢和邓文原,提倡「专以古人为法」,深研晋、唐先贤的书法,对元代及后世书法的影响甚大。其中赵孟以一代文豪兼工书画,他精通各种书体,而他的画也是山水、树石、人物、走兽无一不工,实为元代书画的一代名家。建筑方面,元代有很多宏伟的建筑,其中元大都的建设可为典范。大都为元之国都,也是13-14世纪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城市之一。它花了十八年的时间建成,其严整的规划布局,建筑的技术、艺术水平都是当时世界上罕见的。元代统治者为了修建这座规划庞大、辉煌宏丽的都城,调集全国各地大量优秀工匠,同时,大量西域人也为大都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才华。明、清的北京城就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造和扩建而成的。 陶瓷艺术在元代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其特色是青花瓷器的制作。青花是用氧化钴作颜料在陶胎上描绘纹样,然后上白地蓝花的透明釉加彩绘。中国青花瓷的发展,便运用唐代三彩技术并学习、改良西亚的青花技术而来,到了元代中叶臻于成熟,其工艺水平超于前代而远销世界各地。

参考资料:http://61.157.205.122:81/post_1711076_1.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22
你去查查中国历史,历史上的朝代,大大小小的皇帝
对中国或多或少都有贡献. 蒙古的扩张战争极其野蛮和残酷,大量人民被屠杀和奴役,包括中国在内的欧亚大陆很多古老文明遭到空前的破坏。
蒙元时对汉人的刑罚是历史上最残酷的。成吉思汗时代,杀死一个汉人只需付一头驴的罚款。到了蒙元,其刑法明文规定:蒙古人即使把第三等“汉人”和第四等的“南人”殴打致死,也只需付点罚款和埋葬费而已。而汉人/南人即使被殴打也不得反抗。若反抗而使“国人”(即蒙古人)负伤,则是死刑。
蒙元统治者们,在文化上更是把汉人的文化传统和道德价值观贬得一文不值。 儒家文化受到了最严酷的歧视和侮辱,当时汉人之间还被分成了十等,即“官、吏、僧、道、医、工、匠、娼、儒、丐”,本来“官、吏、医”等阶层的人也属于儒家体系,但为了侮辱和嘲弄汉人的价值观,故意把“儒家”分出来置于“娼”与“丐”之间。

蒙古人对汉地的掠夺也是惨不忍睹。当时的“富在塞北”一说就足以证明蒙古人在经济上的掠夺。当时如果没有江南的粮食、盐、茶类等物质,元王朝根本就无法维持下去。而且这种掠夺不仅仅限于江南,而是遍及大江南北,因此使整个中国都疲惫不堪,老百姓苦不堪言。其中受害最深、生活最惨的就要数河南了。所以到了元末,不论是江南还是中原,人们都纷纷组织起来反抗蒙元。蒙元很快就被推翻了。

元朝作为一个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并经过对欧亚广大地区的征服,在思想上是多种文明的杂合体,因此,整个元朝统治时期出现了“汉法”与“色目法”的统治战略之争。

要知道,中国人是以汉人的文化为主! 中国的文革时期也在进步!
相对来说那是一种退步! 没有文革中国会发展的更快更好,同样的
道理,没有蒙古人对中国古老文明的破坏,没有对汉人的歧视,中国
会发展的更好! 不要因为时间上的进步,就说给中国做出了贡献,那
时中国其实是亡国
第2个回答  2007-12-22
自五代十国以后,历史又进入一个大分裂、大混乱之后的大统一的辽宋夏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民族融合先在各民族政权统治区域内进行,亦即主要在边疆进行。二是在北宋——辽——西夏、南宋——金——西夏对峙、纷争、冲突与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中,由于民族大迁徙而再次改变民族分别格局,从而促进了一次新的民族大融合,为元的空前统一奠定了基础。

在宋的北部,辽夏金北族王朝的建立,促进了这一地区的民族融合。

建立辽的契丹源于鲜卑。它是在东灭渤海,频繁征伐回鹘、新罗、吐蕃、党项、室韦、沙陀、乌古等民族和不断向南扩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向南发展,辽治下的汉人日益增多,在与中原的冲突和交融之中,缩小了差距,民族融合的最后结果是形成了以汉文化为核心又带有契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辽文化。

西夏为党项族所建,而党项族又是以党项羌为主体,吸收氐、羌、吐蕃以及西北地区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重要民族,其发展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民族融合过程。西夏建国后,势力迅速扩大,相继与北宋、辽、金、南宋形成鼎立局面,盛时辖今宁夏、陕北、甘肃西部和内蒙古的一部分,为我国西北部的开发、统一与西北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

源于黑水靺鞨,崛起于东北的女真,灭辽亡宋建立了金。金灭辽,承继了辽文化,直接与汉文化相碰撞。尤其是在南下的过程中,金把大批俘获的汉人迁往东北,又把大批的女真人迁出故地,散居契丹、汉人地区。这种民族间的迁徙、杂处,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在宋的南部,吐蕃统治下的青藏高原诸部族,大理国统治下的乌蛮、白蛮等民族,南僚蛮诸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彼此间的融合以及与宋的交融。

这一时期,各大政治实体之间,在冲突与纷争的同时,还通过遣使、朝贡、互市、联姻等方式进行频繁交往,进行更为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其结果不仅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融于汉族,还有不少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具体如契丹人在南宋时大批进入中原,至元代中叶已被元朝政府视同于汉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所列汉人8种就有契丹人,元代后期“契丹”之名便逐渐消失了。女真人的内迁从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压迫迁都汴京,内迁的女真人更多,约占女真人总数的一半。他们与汉人错杂而居,互为婚姻,改用汉姓,提倡儒学,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渐丧失。元代统治者将女真人、汉人、契丹人同列为第三等级,政治待遇相同,这在客观上消除了女真人与汉人的民族畛域,促使女真人更加汉化。迨至元末,中原地区的女真人已完全融入汉族中了。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291381.html?fr=qr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