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养肝脏

如题所述

1)首先要早睡觉,最晚是23点\x0d\x0a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肝胆在23点——3点最兴盛。意思就是说,在这个时候,肝胆经处于最兴奋的状态,肝胆应该发挥其作用——对血液进行解毒。而中医有一句话:“人卧则血归肝。”当人躺下时,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肝来完成解毒的任务。可是如果23点——3点,人们还在忙于工作和学习,就会使其它脏腑也处于相对兴奋状态,不能够使各个脏腑的血液及时的进入肝解毒。所以,第二天打出的血液就是没有完全解毒的,不新鲜的血液,——很脏。因此,很多熬夜的人,第二天就会脸色晦暗,没有光泽,而且还会泛出青色(肝主青色),尤其是鼻子和眼周(因为那是肝胆经循行的部位),有的人还会有头痛的现象。因此,养肝血首要的就是早睡觉,可谓:睡眠乃第一大补。\x0d\x0a\x0d\x0a2)适当的休息\x0d\x0a\x0d\x0a平时累了就要休息,我们的身体很敏感,“累”是身体对你发出的求救信号。“人卧则血归肝。”所以养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找时间休息。平时工作很累,要有十分钟稍稍休息一下,活动活动眼睛,舒展舒展筋骨;中午小睡一下,晚上吃完饭也小小休息一下;随时调节、抓空档休息,让肝能发挥其解毒的作用,以清除疲劳的感觉。\x0d\x0a\x0d\x0a3)清淡、青色的饮食\x0d\x0a天然原味的绿色青菜有利于肝脏,中医讲:“肝主青色,青色如肝经。”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养肝的作用,而辛辣、刺激,大鱼大肉,油炸的食物,会增加肝的负担,人干的活多了,就会被累到,肝也是一样,也会出问题。\x0d\x0a同时,清淡的食物也可以减少肠胃负担,增加食物中有效成分的利用率。\x0d\x0a\x0d\x0a4)保持良好的心情\x0d\x0a中医讲:“肝主情志。”肝异常会影响人的情绪;反之,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到肝。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是养肝血的一个主要方面。有情绪不舒畅时,尽量能够找一个可以诉说的人,或找一种可以发泄心中郁闷的方式来疏泄这种坏的情绪,不要硬憋在心里,很容易憋出病来。据相关数据报道,癌症和一些肿瘤的患者中,无法疏泄心中郁闷的是其他人群的2—4倍。所以,老百姓常说:“万病气上来。”\x0d\x0a\x0d\x0a以下我们就来介绍几种养肝血的食品:\x0d\x0a首选的食物为谷类,如糯米、黑米、高梁、黍米;\x0d\x0a其次为红枣、桂圆、核桃、栗子;\x0d\x0a肉鱼类,如牛肉、猪肚、鸭血、鲫鱼;\x0d\x0a蔬菜有菠菜、荠菜、黄豆芽、绿豆芽、香菜、春笋、莴笋、菠菜、香椿、芹菜、油菜、蒲公英、柳芽等。\x0d\x0a总之,生活正常、饮食有节、恰到好处的生活方式是人体健康的最基本的条件。愿每个人都能够健康幸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肝的养生保健方法有下面几种。

  1.日常生活中肝的养生保健: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包括调畅气机和调畅情志等功能,情志的失常会影响肝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对肝脏养生保健最为重要。

  (1)情志养生保健: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所以七情中的“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肝的疏泄失常可导致情志失常,而出现急躁易怒、心烦失眠或抑郁寡欢、情绪低沉等症状;大怒伤肝,可导致肝的疏泄失常,而出现心烦易怒、面红目赤,甚则吐血、不省人事等症状。调节情志,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有益于肝的养生保健。

  (2)顺时养生保健: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与春气相应”。就是说肝脏与自然界春季生长之气相应,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的状态,情绪既不要过于激奋,也不要低沉抑郁,使情感世界保持在一种平和的状态中,则对肝的养生保健极为有利。春季既是肝养生保健的最好季节,也是肝病易于发生的季节,所以在春季更应注意肝的养生保健。春季来临时,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使自己的身心充分地放松,抛弃一切烦恼和杂念,让自己有一种融于大自然中蓬勃生长的感觉,对养肝护肝防止肝病有很好的效果。

  (3)环境养生保健: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宽敞舒适与否,与肝脏养生保健关系密切。当然,居住在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是最理想的事情。但城市居民多不具备这样良好的条件,多居住在人口密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的地方。所以,在城市中居住的人,可以多到居住地附近的公园去活动,那里有花有草有水有树,视野开阔,环境优美,空气新鲜,对健康有益。有便利条件的中老年人,也可以多到有山有水有湖泊有树林的郊区去旅游,踏青、登山、游泳、垂钓、采摘、漫步都是较好的运动方式。在居室内或阳台上种植一些美丽的观赏植物,也对改善环境、清洁空气有好处,有利于身心健康。因为,满目的绿色会给人带来舒畅,朝气蓬勃的好心情,对肝脏的养生保健很有利。现代研究表明,绿色有稳定人情绪的作用,还能够调节血压,保持人体血压的正常。所以,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2.运动锻炼及保健操:

  (1)运动的环境:保养肝脏的运动要选择场地宽广、视野开阔的地方,运动方式以缓慢柔和较为适宜,如太极拳、太极剑、漫步等。

  (2)护肝保健操:

  ①揉大敦穴:盘腿端坐,赤足,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大敦穴(足大趾甲根部外侧),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足大敦穴,手法同前。

  ②按太冲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然后用左手按压右足大敦穴,手法同前。

  ③揉三阴交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手法同前。

  ④推搓两胁法: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本法有养肝护肝、增强肝的功能和降血压的作用。

  3.饮食调养:饮食与肝脏的养生保健有着密切的关系,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维持肝脏代谢功能和保证肝脏正常健康的必要条件。蛋类、瘦肉、鱼类、豆制品、牛奶等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不但能够保持肝脏所需的营养,而且能够减少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伤,帮助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米面等主食中所含的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可以为肝脏提供能源,保证肝脏正常的代谢功能。维生素是肝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必需物质,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为肝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来源。脂肪也是肝脏的能量来源之一,但过多的脂肪容易沉积在肝内而形成脂肪肝,破坏肝细胞而损伤肝的功能,所以,对含脂肪较多的食品要进行控制。肝脏的饮食养生保健方法分为补法和清法,肝虚者宜用补法,肝火盛者宜用清法。
(希望对您有帮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4-12
第3个回答  2020-01-28
一、养肝护肝需多饮水天气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以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二、养肝护肝要注意饮食平衡不要暴饮暴食或常饥饿,这种饥、饱不匀的饮食习惯,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所以,饮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三、养肝护肝少饮酒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但不能贪杯过量,要知道肝脏代谢酒精的能量是有限的,多饮酒会伤肝。据医学研究表明,体重60公斤的健康人,每天只能代谢60克酒精,若超过限量,就会影响肝脏健康,甚至造成酒精中毒,危及生命。
  四、心情舒畅有助于肝健康乐观使人健康。由于肝喜舒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要想肝脏强健,首先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如果违反这一自然规律,就会伤及肝气,久之,易导致肝病。
  五、适量运动有利于养肝护肝多做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极拳等,既能使人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健身体,又可以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之目的。
  六、养肝护肝服饰要宽松古人云:宽松衣带,披散头发,形体得以舒展,气血不致淤积。肝气血顺畅,身体必然强健。
第4个回答  2023-04-18

直接上干货,这题小犀会^_^

1.少熬夜,平卧而睡。

根据中医“卧则血归于肝”的理论,平卧的时候,血液就会充分回流到肝脏,春天养肝的目的就在于协调肝的阴阳平衡,因此,在这个阶段更要顺应天时,避免熬夜给肝脏带来的负担。

2.多喝温开水,枸杞等代茶饮。

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少毒素和“火气”对肝脏的损害。平时要多喝温开水,或在水中加入枸杞、玫瑰或陈皮等做代茶饮,可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疏肝理气。

也可以喝一些时下流行的枸杞原浆,养生非常好。

3.男女皆可吃点乌鸡白凤丸。

春天无论男人或是女人,可以多少吃点乌鸡白凤丸。这是因为乌鸡白凤丸可以补气血,女人以血为主,所以使用乌鸡白凤丸会多一些;而男人在春天时容易肝阴不足,会出现疲劳的状况,也可以吃乌鸡白凤丸补肝。

养肝、护肝食疗平补有必要

“怒”是养生最忌讳的一种情绪,也是情志致病的魁首。而春季阳气初生,正是肝气易亢之季节,吃点平补的食材很有必要。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荆志伟介绍了几道食疗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肝主藏血,以血补血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

鸭血性平和、营养丰富,是保肝食品之一。鲫鱼,性平味甘,入胃、肾经,可和中补虚、抗疲劳、温胃,促进食欲、补中生气。可取鸭血、鲫鱼、白米各100克,煮粥服食,平和肝气、养肝血。

中医养生学还提倡“以脏补脏”。

鸡肝味甘而温,入肝、肾经,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钙等,适用于肝血亏虚所致的目暗视物昏花、夜盲、头晕、小儿疳积、胎漏、产后及病后贫血等。取新鲜鸡肝3个、大米100克,同煮为粥服用,可治老年人肝血不足、饮食不佳、眼睛干涩或流泪。不过,要尽量趁热食用,凉了有异味且口感不好,还有碍于温胃养肝气的效果。

猪肝味甘、苦,性温,可补肝、明目、养血,和养肝滋阴的枸杞子共食,共奏养肝补肝之功效。取枸杞50克、猪肝400克切片、生姜2片去皮,将枸杞、生姜放入适量水中猛火煲30分钟左右,再改用中火煲45分钟左右,后放入猪肝,待猪肝熟透加盐调味即可。

早晚各一次,可补虚益精、清热祛风、益血明目,预防肝肾亏虚所引起的黑眼圈。同时适用于气血虚弱、面色萎黄、缺铁性贫血者,肝血不足所致的视物模糊不清、夜盲、眼干燥症、小儿麻疹病后角膜软化症及内外翳障等眼病者,以及常在电脑前工作、爱喝酒的人。但要注意,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及血脂高的人忌食猪肝,因为肝中胆固醇含量较高。另外,有病变或有结节的人忌食猪肝。

中医学认为,酸甘化阴,春季宜多吃甜味食物,如红糖、白糖、大枣、蜂蜜、山药等,可补中养脾、化阴柔肝。早春时多吃些如葱、蒜、韭菜等辛甘的食物,不仅能驱散阴寒,助春阳升发,还可以杀菌防病。菠菜为春天的应时蔬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取菠菜100克烧汤,加入鸭血100克,加少量盐调味后食用,可用于治疗贫血及肝气不舒导致的胃痛。

疏肝理气要选对茶饮

对于有些人担心过于补肝,会导致肝火过旺,李定文表示,喝茶是养肝护肝的最简单方法之一。“但是,我们要辨别清楚自己是属于实证还是虚证,这样才能选对要喝的茶。”他强调。

另外,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徐春英也提出,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结,容易损伤肝脏,选择茶饮时宜选择疏肝理气的中药。

肝火旺,喝菊花茶或夏枯草茶。平时性情比较急躁、爱发火,或一到春天就容易目赤肿痛的人,均为肝火旺盛,不妨每天喝喝菊花茶,因为菊花属辛凉解表药,且味甘苦性微寒,可清肝热、去肝火。此外,当感到眼睛疲劳时,伏在热气腾腾的菊花茶杯口上,用蒸汽熏眼,约两三分钟即可消除眼部疲劳。

脑力劳动、用眼过多者会常出现头痛口苦、头晕目眩、眼赤目干、急躁易怒等情况。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能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但需要注意的是,菊花和夏枯草性凉,体寒虚弱的人不宜饮用,体壮火旺者也不宜经年累月服用,以免伤阳气。

肝阴不足,喝枸杞子茶。如果一到春天就总觉得自己的两眼干涩、看东西还有些模糊,这说明您的肝阴不足了,属于虚证,此时,可以尝试每天喝喝枸杞子茶。枸杞性味甘平,具有滋肾、养肝、润肺、明目、强壮筋骨、改善疲劳的作用。

肝火亢逆,喝茵陈金银花茶。中医认为,引起头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即肝火亢逆,也就是肝出了问题,而这种肝火上逆所导致的头痛,最容易出现在春季。可以取茵陈15克、金银花15克,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然后代茶饮,同时可用蜂蜜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