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情诗的发展的简介

要分朝代详细一些 比如什么什么时期是什么风格等等 要用来做课鉴 谢谢大家了。。。

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文学的河流里追本溯源,诗歌恐怕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如果从“杭育杭育”派的原始诗歌开始算起,那么,诗歌的历史也就几乎等同于人类语言的历史。流传至今的《弹歌》也许就是远古时候最美的诗歌了。有了诗歌,也就有了诗歌教育——利用诗歌来传承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运用诗歌来教授自然知识与社会伦理,同时完成识字写字的任务,教会读诗作诗的方法。
  从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教育史的进程来看,诗歌教育伴随着诗歌的产生而出现,伴随着诗歌的繁荣而兴盛;而诗歌教育的兴旺又进一步促进了诗人队伍的壮大和诗歌创作的繁荣。因此,诗歌的历史有多长,诗歌教育的历史就有多长。《弹歌》的流传也正是诗歌教育的结果。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诗歌教育是什么样子,没有办法说清楚,只能凭借想象去猜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后,诗歌教育的内容、形式、作用大致可以说得清——因为有许多时候即使是用文字记载的所谓“历史”也往往极不可靠。
  从远古时代起,中国古代的诗歌向来就与音乐关系密切,并一直延续至今。因而古代的“乐教”也往往包括诗歌教育。历代宫廷乐舞往往融诗歌、舞蹈、音乐于一体,就是典型的例子。追本溯源,诗、词、曲就其本来面目而言都是歌词,其出现、形成、发展和成熟都与音乐密切相关。《诗经》里的所有诗篇、汉代的乐府诗、唐宋时期的词、元代的散曲,原本都是配乐演唱的。因此,古代的诗歌教育往往还伴随着音乐艺术教育。
  在中国古代社会,诗歌教育被统治者上升到政治教化的高度,被视为巩固统治秩序的基本手段之一。所谓“诗教”,其主要含义是要通过诗歌教育来达到政治教化和道德教化的目的。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诗歌教育,从最初的启蒙教育到最后的选拔人才,诗歌写作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关系到文人一生功名的成败。因此,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历史主要就是诗歌教育史,诗歌教育受到从帝王到百姓的普遍重视,学会读诗作诗成为学子受教育的主要内容。
  由于诗歌教育史与诗歌发展史密切相关,因此,考察古代诗歌教育史,既要考察古代教育史——主要是古代语文教育史,也要考察古代文学发展史——主要是古代诗歌发展史。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其实主要是诗歌发展史。在古代文学史上,在西周之前,诗歌几乎一统天下;自春秋战国之后,以诗歌为主流,诗歌与散文相互影响,共同繁荣。虽然中唐以后形成“以文为诗”的特色,到两宋发展到极点,但溯根求源,诗歌对散文的影响作用更大。且不说诗歌是最早产生的文学形式,看一看中国的古代典籍,《尚书》、《易经》、《老子》、《庄子》里的有些句子就有明显的诗歌色彩。尤其是《老子》,相当多的篇章就是诗歌。汉代的赋,本身就是从《楚辞》发展而来;而六朝的骈文也具有浓重的诗歌色彩。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往往诗文并重,诗歌与散文交相辉映;而以文学名世的作家也大多有诗歌作品传世。而诗歌对散文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现代所谓的“散文诗”,不就是散文化的诗歌吗?当代的作家在写作散文时也常常讲究音韵和谐、平仄相对,常常使用整齐的句子来表达思想感情。至于古今散文中引用的诗句,那简直数不胜数,层出不穷。古典诗歌对小说的影响也很大,古代相当多的小说家本身就是诗人,而古典小说中出现的诗歌就更多了。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传统章回小说往往从诗歌开始,又以诗歌结尾。至于戏剧与诗歌的关系则更密切,人物的韵白和唱词本身往往就是诗歌。从古代作家的成长历程来看,归根结底,诗歌对其它文学形式的影响和作用,往往是通过诗歌教育来传递的。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实际上主要是诗歌教育发展史。从远古到清末,诗歌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诗教”对中国人的影响可谓深矣!自夏、商、周以来,学习读诗、写诗、用诗一直是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的宫廷颇重视“乐教”(诗歌是主要内容),因而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能够即兴赋诗的帝王,其中几位成就突出,对古典诗歌的发展贡献很大。而自孔子之后,《诗经》一直是儒学教育的基本教材之一。两汉以后,以《诗经》为主的诗歌教育成为古代教育的重要方面,学习《诗经》是“诗教”的基本途径,凡是读书人有谁不知道“关关雎鸠”?谁没读过“杨柳依依”?魏晋南北朝以后,特别是唐代之后,中国的传统文人自出世就一直浸泡在诗歌的海洋里,甚至可以说是在诗歌的海洋里泡大、泡老一直泡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天,诗酒风流成为他们基本的生活状态。隋唐之后,科举考试制度与诗歌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翻一翻中国历史,有哪一个秀才、举人、进士、状元不会作诗?而自两宋之后,吟诗填词就成为古代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日常事务;甚至一些统领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帅也以诗词闻名于世。在一些书香门第,也涌现出了许多才学卓绝、成就非凡的女诗人,其芳名足令后人仰慕。流风所及,就连古代的青楼女子也以能诗善词而自诩风流,其中也的确孕育了几位诗名远播的女诗人。
  根据有限的资料判断,在漫长的远古时代,文艺活动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诗歌教育具有综合性、全民化的特点。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学校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学校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在夏、商、周三代,为了满足奴隶主阶级的需要,无论国学还是乡学,都是培养奴隶主贵族子弟的地方,奴隶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奴隶制国家的文学艺术和文化教育都为奴隶主阶级的官府垄断,即“学在官府”,诗歌教育也主要是为大大小小的奴隶主贵族服务。这种“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到了春秋时期才被打破,私学应运而生并逐渐繁盛起来,以《诗经》为代表的诗歌教育才能逐渐走向平民化、大众化。西汉之后,随着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封建时代的诗歌教育始终强调“温柔敦厚”。《礼记·经解》中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教者也。”唐代孔颖达的《礼记正义》解释说:“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因为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的是驯顺的奴才,而不是诗歌创作上的天才,因此,封建社会的诗歌教育也往往是培养奴才的教育。在隋唐科举制度产生以后,这种奴化的诗歌教育愈来愈严重,直至明清两代发展到顶峰,其流毒至今仍然存在。
  民歌是文人诗歌的源头,在文学史上,民歌曾经对诗、词、曲的形成和文人的创作发生重大影响。民歌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他们总结生产知识、归纳生活经验、表达喜怒哀乐的一种手段,其数量非常庞大,若非有意保存,就会很快消亡。在正统诗歌教育之外,民间歌谣的流传显示了另一种诗歌教育形态,它在内容、形式和目的上都与正统诗歌教育有显著不同,尤其在内容和目的上有时甚至与正统观念相对立。它虽然是主流之外的一条若隐若现的小溪,也值得引起重视和研究。
  诗歌教育在中国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至今仍余音未歇。问一问今天的中国人,有几人不知道李白杜甫?有几人不知道唐诗宋词?问一问今天的小学生,有谁没背过“鹅鹅鹅”?问一问今天的成年人,谁不知道“四喜诗”?……可惜的是,今天的诗歌教育已经是强弩之末。所谓“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多”的传言恰恰说明了诗歌创作和诗歌教育的现状,而“梨花体”诗歌的泛滥表明当代文人诗歌正在趋向消亡。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偶尔也能读到“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这样的诗句;而当代流行的民谣也要比所谓“诗人”的所谓“诗歌”更像诗歌。即使是一些童谣,也比所谓“诗人”的所谓“诗歌”更有价值。前几年,一些小学生传唱的童谣曾引起极大的争议,比如,有这样一首童谣:“太阳天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这至少证明诗歌的种子仍在生长。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物质文明高度繁荣的背后是人文精神逐渐荒漠化,诗歌的苟延残喘正需要诗歌教育来拯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29
在早期诗经中有风雅颂,有爱情诗,比较婉转,很多借物喻人,但封建统治集权化越来越严重,就很少有爱情诗了,最多有个叙事诗,你学唐诗宋词有爱情诗吗,没有吧,封建思想严重了,思想不解放了,就没人写了,再就是心文化运动之后,就是现代诗了
第2个回答  2012-05-26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只在口头传唱,没有文字记录。
原始的诗歌基本上没有被记录下来。《吴越春秋》中《勾践阴谋外传》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古‘肉’字,指鸟兽之类猎物)”被认为是比较原始的猎歌,但这也仅仅是猜测。
先秦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从集体歌唱到诗人创作的漫长过程。
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设有专门的采诗官,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喻等目的做诗、献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编成《诗》。《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诗经》所录诗歌时间跨度长,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500多年的社会生活,涵盖地域广泛,黄河以北直至江汉流域的都有。汉时,先有鲁、齐、韩三家诗,立于学官,后有《毛诗》。《毛诗》盛行后,齐、鲁、韩三家诗先后亡佚。历代解《诗经》者颇多,较好的有宋朱熹《诗集传》、清王夫之《诗经俾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王先慊《诗三家义集疏》等。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称为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风”本是乐曲的统称。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共105篇,分为《大雅》 31篇和《小雅》74篇,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雅》、《颂》中的诗歌,对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孔子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思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及《五经》(无《乐》)之一。
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骚体诗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楚辞》中收集的先秦作品出自屈原和宋玉两位诗人。诗人之作,由于其个人的天赋才能、高度的文化素养以及对艺术遗产的继承,一般说来比起民间朴素的歌唱,在思想上更为丰富,在情感上更为细腻,在艺术上更为精致。屈原、宋玉的作品,“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特别是屈原,取熔经意,自铸伟词,其作品规模宏大、风格瑰奇,是融合南北文化积极成果的产物。
屈原的骚体诗,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对理想的热烈而执着的追求、爱憎情感火山爆发式的自我倾诉、献身祖国的赤胆忠心,都在奔放的辞句、宏大的结构中被容纳。诗人大胆地驰骋想象,糅合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现象与自身遭遇,创造了一个个前无古人的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屈原的作品具有卓越的独特个性。这种浪漫主义特色的形成,同楚国文化传统密不可分。楚国巫风盛行,朝廷和民间祭祀都使巫觋“作歌乐鼓舞以娱诸神”。这种带有原始宗教气氛的乐歌,自然是产生浪漫主义杰作的温床。例如《九歌》,其前身就是沅湘一带民间的祭神歌曲。从《诗经》的现实主义到屈原的浪漫主义,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屈原的骚体诗,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诗经》的比兴较为单纯,而《楚辞》的比兴具有象征的特质,往往成为一个形象的系统。《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就是范例。楚地本是泽乡山国,其间颇有叠波旷宇、崇山秀岭,这些江山的光怪之气足以摇荡心灵、催发丽辞伟句。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词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坐标。但骚体诗已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诗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有人说,中国历代诗“莫不同祖风骚”,足见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1。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 、曹植、曹丕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西晋:左思
东晋: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隋唐五代——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 诗境诡谲)。
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哀艳。
宋代——宋诗重理趣 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杨万里(“诚斋体”)、苏轼。
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代——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

清代——清诗(龚自珍)、清词(纳兰性德)。
具体介绍: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
“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中国浪漫主义——楚辞。
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 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奠基人:爱国诗人——屈原。
代表作:《离骚》:《离骚》作为楚辞艺术的颠峰之作和代表,在文学史上与《诗经》并称“风骚”,垂范于后世。
《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传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天问》:《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秦朝:秦代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二世而亡,几乎无文学可言。除留存下来少数歌颂秦皇功德的刻石文字外,李斯《谏逐客书》是这一时期少有的优秀散文篇章。
汉代乐府诗:
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
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上邪》《陌上桑》。
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
句式:五言为主。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峰。
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
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
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盛唐:
乐府、歌行、律诗、绝句,各体齐备;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辅传扬;边塞派、山水田园诗派,各呈异彩。
最高成就:李白、杜甫。
李白(诗仙)兼采“屈、庄”之精华,融会“儒、仙侠”之精神,进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雄奇壮丽的名山大川,这一切都在其诗作中得以体现。
杜甫(诗圣)凭借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以诗歌的形式,真实的记录了唐代封建社会由极盛走向极衰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穷年忧黎元”是其主体创作精神,也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风格。
晚唐:社会的衰落使唐诗如夕阳残照。
宋代:
“词”的产生: 晚唐五代时,词已成为与“诗”并行的新诗体。温庭筠、韦庄的词都有所成就。
而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在艺术上造诣颇高,降宋以后的作品,脱去了游乐 淫靡的宫廷生活气息,国破家亡的感慨和个人悲惨遭遇之隐痛充盈其间。
宋词:
宋词两大流派:婉约、豪放。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陆游、尤袤、范成大、杨万里。
元代:
元曲的代表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张养浩、张可久等。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大致是:歌而诗,诗而词,词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