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宗祠对联

如题所述

三苏望族;
五凤功臣。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出北宋散文家苏洵(1006-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以文章名于世。其散文语方流畅,笔力雄健,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下联典出西汉大臣苏武(?-公元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贵族多方威胁利诱,欲命名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始可释放。他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行节不屈。昭帝时,匈奴与汉和亲,至始元六年(前81),方获释回朝,官至典属国。死后,宣帝(年号五凤)命画其像于麒麟阁,以彰其节操。

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苏曼殊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为近代学者苏曼殊(1884-1918)自题联,现悬于浙江舟山普陀寺。苏曼殊,字子谷,广东中山人,生于日本,父中国人,母日本人。有《苏曼殊全集》。

武著迁秋源苦竹;
功传万代念芦山。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新竹县东镇苏氏公祠“武功堂”联。联首嵌“武功”堂名。联语典指西汉时,杜陵人苏建以校尉跟从卫青出击匈奴有功,封平陵侯,定居武功,成为望族,故称武功堂。苏建后人苏益随王朝、王审知于唐末入闽,为福建“芦山堂”苏氏始祖。清乾隆、嘉庆年间,从汀州府永定县苦竹入台湾的苏氏,多定居于新竹,建武功堂。对联写出了苏氏先祖自陕西武功迁福建的足迹,表达了台湾新竹寻根问祖的思想感情。

襟怀谈定天无二;
气象光昌月是元。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典指东汉平陵人苏章,字孺文,安帝时举贤良方正,官冀州刺史,当时有老朋友任清河太守,贪山赃枉法,苏章到清河去查处他,他没宴招待,热情叙旧,并高兴地说:“人人都有一个天,只有我有两个天。”苏章说:“今日我和老朋友饮酒,是私谊;明日冀刺史办案,是公法。”果然依法处理了他,一州肃然。

唐宋八家三席占;
指挥六国一身荣。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出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作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中苏氏占了三人。下联典出战国虹纵横家苏秦(?-公元前284),东周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东)人。字季子。他曾与赵奉阳君(李兑)共谋,发动韩、赵、魏、齐、燕五国合纵,迫使秦国废帝请服,退还部分侵地。赵封他为武安君。

北海牧羊不屈志;
南天放鹤超然情。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出西汉大臣苏武事迹。下联典出北宋文学家苏轼典故。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指“三苏”既是散文家,又长于诗词。下联典出北宋六个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和李鹰并称为苏门六君子。其中前四人,在《宋史.黄庭坚传》中谓“天下称为四学士”。

瑞雪飞花,映中郎之节;
金莲绚彩,辉学士之文。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出西汉大臣苏武事迹。下联典出宋代进士苏舜钦,字子美,范仲淹荐其才,召试集贤校理。好为古文诗歌,其体豪放,往往惊人。善草书,酒酣落笔,争为人所传。有《苏学士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17
苏氏祠堂楹联

楹联

苏氏祠堂

遵家父之命,为正修建的苏氏祠堂(我玉环光亮公脉系)撰写楹联。虽责无旁贷,毕竟非我专长,楹柱又多至百根,写得我数天昏头晕脑。清明将至,择要存此,权以醴祭先祖。伤水谨记。

第一辑

光亮血脉塘垟传玉牒
武功气韵平陵展画轴[1]

挥汗沥血三百载披斩[2]
觞酒吟诗五千年遐想

苏氏出高阳蔓延天下
相视如涂人其初兄弟[3]

引锥图强后三苏流芳[4]
仗节全忠裔五教传诵[5]

诵三杰外有沧浪一亭[6]
拜六相另能息争片言[7]

刺股苏秦终挂六国印
合纵天下赢得千秋名

三千里持节冰窖啮雪
十九载牧羊苏武气骨

潇洒墨韵见二圣共家
浩重诗文唯三苏一门

学东坡旷达行云流水
见南山葱茏随物赋形

若兰织锦寄纵横反复[8]
小妹工诗传机智颖悟[9]

东汉苏章刚正天无二[10]
北宋苏颂慧智钟第一[11]

苏铸拨乱更名因主义[12]
国锋拂华挽难有舜德

曼殊题祠乾坤容我静[13]
步青说诗窗外看雁阵[14]

第二辑

门迎闽溪共山川并秀
堂峙蜂岗与日月同辉[15]

静观世态一祠俯流水
细品人生万松引清风

山斜水潋一路牵宗亲
心澄神扬满堂话族情

天目增辉神风抚波涛
地肺纳福祥光盛峦岙[16]

暮失萍末氤氲暗不复
秋尽林梢芳菲春又苏

人游霁月明德族声远
祠在渊泉显慧世泽长

积翠谷底招不尽啁啾
落红水湄闻无限唼喋

斟酒倒鸟声一盏古筝
芒鞋变青草几蓑仙风

和春住桃源临风唱晚
问兰舟谁能将水击伤

爽风拂心玉水溢祥光
旭日临空环山抱紫气

岩谷满前安心收蜡屐
漪涟极目安身卷渔蓑[17]

碧山闻跫音幽鸟相逐
金尊满醇酒奇花初胎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