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发射 和接受电路的原理图

如题所述

遥控接收工作原理

遥控器部分:

遥控器部分的工作原理较为简单,主要就是编码IC通过三极管进行放大调变,然后将此电信号(脉冲波)经有红外发射管(940nm波长)转变为光信号发射出去。

现在国产遥控器的电路主要有:455K晶振,编码IC,放大三极管,发射管等主要几个电子原件组成,2节3V电池驱动;但目前一些国际大厂所用的遥控器,其编码IC内已包括了晶振和放大三极管,电路设计更加方便,且只需要1节电池驱动,更加环保。

红外接收部分:

红外接收头内部结构如上图,其主要由光电二极管+红外接收IC组成,工作原理为:光电二极管(俗称接收管)其接收到红外发射管发射出的光信号后转换为电信号(为微安级的电流),此电信号输入到接收IC内部经过放大--增益--滤波--解调变--整形还原后,还原遥控器给出的原始编码,通过接收头信号输出脚输入到后面的代码识别电路。

扩展资料:

红外是红外线的简称,它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自1800年被发现以来,得到很普遍的应用,如红外线鼠标,红外线打印机,红外线键盘等等。红外的特征:红外传输是一种点对点的传输方式,无线,不能离的太远,要对准方向,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也就是不能穿墙而过,几乎无法控制信息传输的进度;IrDA已经是一套标准,IR收/发的组件也是标准化产品。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绝对温度(-273℃)就存在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其表面就不断地辐射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范围为760nm~ 1mm,不为人眼所见。红外成像设备就是探测这种物体表面辐射的不为人眼所见的红外线的设备。它反映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场,即温度场。

注意:红外成像设备只能反映物体表面的温度场。

对于电力设备,红外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探测被诊断设备表面的红外辐射信号,从而获得设备的热状态特征,并根据这种热状态及适当的判据,作出设备有无故障及故障属性、出现位置和严重程度的诊断判别。

为了深入理解电力设备故障的红外诊断原理,更好的检测设备故障,下面将初步讨论一下电力设备热状态与其产生的红外辐射信号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影响因素和DL500E的工作原理。

红外线通信技术适合于低成本、跨平台、点对点高速数据连接,尤其是嵌入式系统.

红外线技术的主要应用:设备互联、信息网关.设备互联后可完成不同设备内文件与信息的交换。信息网关负责连接信息终端和互联网.

红外通讯技术已被全球范围内的众多软硬件厂商所支持和采用,目前主流的软件和硬件平台均提供对它的支持.红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移动计算和移动通讯的设备中.

红外传输是一种点对点的传输方式,无线,不能离的太远,要对准方向,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也就是不能穿墙而过,几乎无法控制信息传输的进度;IrDA已经是一套标准,IR收/发的组件也是标准化产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16

遥控接收工作原理

遥控器部分:

遥控器部分的工作原理较为简单,主要就是编码IC通过三极管进行放大调变,然后将此电信号(脉冲波)经有红外发射管(940nm波长)转变为光信号发射出去。

现在国产遥控器的电路主要有:455K晶振,编码IC,放大三极管,发射管等主要几个电子原件组成,2节3V电池驱动;但目前一些国际大厂所用的遥控器,其编码IC内已包括了晶振和放大三极管,电路设计更加方便,且只需要1节电池驱动,更加环保。

红外接收部分:

红外接收头内部结构如上图,其主要由光电二极管+红外接收IC组成,工作原理为:光电二极管(俗称接收管)其接收到红外发射管发射出的光信号后转换为电信号(为微安级的电流),此电信号输入到接收IC内部经过放大--增益--滤波--解调变--整形还原后,还原遥控器给出的原始编码,通过接收头信号输出脚输入到后面的代码识别电路。

电路图就没了,发个应用图吧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5

如下图:

第3个回答  2015-11-15

红外发射 和接受电路的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第4个回答  2020-12-23

本视频介绍了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