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留青竹刻的雕刻方法

如题所述

无锡留青竹刻的雕刻方法
竹子经过处理晾晒后,颜色变为淡黄色,表皮与下面的基底颜色相近,反差不明显。然而,竹子和人养玉、玉养人的道理一样,留青刻品经过长时间的把玩摩挲,基底部分会快速变色。那些峰峦枯石、溪流云霭、梅兰竹菊等元素所建构的画韵诗意,便会逐渐展现在观者面前,这往往需要一个人大半生的时间去亲近和把玩,才能达到圆熟莹润的境界。
留青竹刻的制作过程包括采竹、煮青、雕刻三个步骤。首先,是采伐竹材,传统选材地是在浙江省东部的嵊州市,竹子品种是我国长江以南最常见的毛竹,采伐时间在冬季最冷的春节前后。所选竹株,以三年龄的毛竹为宜。嵊州数十万亩毛竹,主要用于建筑、造纸或制作竹炭、竹醋、制药原料。乔先生每两年进一次山,每次采伐几根便足以敷用。而最终精选每根竹子合用的部分,也仅能选出三四节而已。剖开后的竹片,要进行第二个步骤,煮青。将竹片层层叠放在柴锅里,旺火煮开。水煮可去除竹肌里面的糖分,加入明矾可以促进这个过程,并杀除可能存在的寄生虫和虫卵。沸水煮开持续半个小时左右,青绿的竹皮变成暗淡的黄绿色,此时需要进行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擦净竹皮表面附着的油脂。水煮处理后的竹片,还要经过几个月的晾晒阴干,细细拣选筛除其中有裂有残疵者,方可进入下一步创作阶段。
竹材截面分为三部分:竹皮、竹肌、竹黄。表皮竹筠质地最为坚密细腻,没有明显的筋络纤维,水煮晾晒后颜色变浅变白。下面竹肌,靠近竹皮部分纤维紧密细腻,年代越久远,色泽会越来越深,呈现琥珀般棕红色,宝光流溢,滋润晶莹。因此也被称作竹玉。竹肌越向内层纤维越少,质感越粗。最内一层称作竹黄,质地最软。
留青雕刻包含五个步骤,依据竹材使用情形,通常竹刻艺术品可分为三类:竹雕器、翻黄器和留青竹刻。留青竹刻是运用竹皮与竹肌的质地、颜色对比来创作。通常画面实体部分留青,去除竹皮现出竹肌部分作为背景。无锡双契轩针对不同阶段,配合不同的刀具。所用刻刀有圈边刀,起地刀,圆口刀。每一刀型又各分大小尺寸,总计十余支。
留青雕刻包含五个步骤:画稿,圈边,起地,分筠,平地。画稿是无锡留青竹刻的第一步,以花鸟、山水、金石书法题材为多。因留青之故,需要画面元素的边缘勾勒清晰,因此工笔画最适宜。圈边是用圈边刀圈出保留竹皮的边缘。起地是去除竹皮,露出竹肌。分筠是用刻刀在竹皮上刮出深浅层次,相当于工笔画里的渲染着色。平地是修整竹玉层,使之平整光滑。
一件留青作品大功告成,少则一个月,多则一年乃至数年。刀法技巧之外,还需要竹刻家具备较高的书画造诣,这也是留青竹刻至今仍属于小众艺术品,而且传世品不多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