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出自下列哪篇文章?( )

A. 《兰亭集序》
B. 《醉翁亭记》
C. 《岳阳楼记》
D. 《滕王阁序》

【答案】:C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意为:“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A项错误,《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序》,作者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公元353年4月,王羲之与友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B项错误,《醉翁亭记》,作者为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C项正确,《岳阳楼记》,作者为北宋文学家范仲淹,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D项错误,《滕王阁序》,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勃,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
故正确答案为C。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