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孔子、韩非子有关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影响意义

如题所述

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贵族,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攻击“仁爱”思想的儒家学说。他提倡君权思想,秦始皇很是欣赏。秦统一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就是韩非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掌,四方来效”思想。自秦以后,历代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可见韩非思想颇有影响。在我看来,韩非的思想在先秦影响最大,远超越孔子。之所孔子影响传到了国外而不是韩非。我认为有以下四点:
1. 孔子不仅是个大思想家,还是一位大教育家,旗下弟子三千,大贤七十二,因此有利于儒家思想文化传播;而韩非善于著书,长于论辩,却口吃不善言。这是一个政客的很大缺陷,所以韩非不是一个好的演讲家。比不过,当年曲阜讲学的孔子。
2. 西汉汉武帝重用了儒家的代表人物董仲舒,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在中央创办最高学府“太学”,学习《四书》,《五经》。此人提出“君权神授”思想,三纲五常的封建礼仪,有利于统治。儒家思想有利于统治,所以为统治者所利用和宣扬。
3. 中国的封建王朝长达两千多年,而欧洲中世纪只有一千年,便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曾在16-17世纪的英国查理一世提出“君权神授”思想。但文艺复兴,欧洲人思想解放了,有力冲击着封建思想。况且欧洲的封建社会只是小庄园形式,不够彻底。韩非的思想是服务于封建社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欧洲人崇尚民主,不喜欢独裁,欧洲人认识中国是在鸦片战争后,而此时资本主义建立已有两个世纪,距离韩非的思想太遥远。不受外国推崇,是韩非思想走不出国外重要原因。
4. 儒家代表人物英才辈出,孔子,孟子,董仲舒,程颐,朱熹,王阳明。使其思想不断革新,去其槽粕,取其精华。思想如源源活水;而韩非,申不害,李斯死后,法家就几无代表人物,学说殆尽。
韩非作为法家学派的代表,对于儒家学派多有责难和排斥。但是儒家思想与孔子思想并不完全是等同的,韩非对于孔子的思想并不是一味地批判。《韩非子》55篇当中记载有大量关于孔子言行思想的材料,基于这些材料的剖析,从而试着探讨韩非对于孔子思想的舍取。
《韩非子·显学》曰:“世之显学,儒、墨也。”接着又说儒墨之学是“愚诬之学,杂反之行,明主弗受也”、“自愚诬之学、杂反之辞争,而人主俱听之,故海内之士言无定术,行无常议”、“今兼听杂学、缪行、同异之辞,安得无乱乎”、“故明主举实事、去无用,不道仁义,故不听学者之言”
韩非思想中在体系上主张法术势循环互补,都源于"名",都以法律为手段,所以才能结合为一体。各自的目标和侧重毕竟有所不同:法治民,要公开;术治官,要保密;势维权,要独断。三者之间及其内部,都存在着矛盾。此外,在言还是不言、忠还是不忠、仁还是不仁、尚贤还是不尚贤这些重要问题上,韩非都表现出两可的态度。以往惯用一是一非、取此去彼的方法解决问题。其实,这些看似矛盾的表述,背后都有各自的道理。汉语造字较难,随着时代的变革,词汇的发展更多地是以增加新义完成的,同一个字,往往包含不同甚至相反的含义。
在政治思想中,孔子始终强调道德或者说“礼乐”教化的重要,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强调人相对道德的主体性,“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就是说,只要我亲近“仁”,那么处处都可以体现出“仁”,“仁”是渗透在生活各个方面的,只要你肯“自觉”,那么就是亲“仁”。
  需要提出的是,纵然孔子是为君王想治国之道,但落到最后的点,仍然是为百姓的利益,为社会的风气和教化。在家和国之间,家为先,孝为先。孔子言,“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同时也反映了第一部分分析的孔子的视角问题,他是从民开始,最后仍归结为民的利益、社会的整体风气和道德。
  韩非子对人性的理解截然不同,人在他那里是为己欲望、利益而斗争的个体,是趋利避害的,人们为了自己甚至可以亲亲反目,“后妃夫人太子之党成而欲君之死也,君不死则势不重,情非憎君也,利在君之死也”(《韩非子·显学》),“人主之患在於信人。信人,则制于人”(《韩非子·备内》)而且他指出,即使是普通人中为了自己而叛父的也大有人在。
孔子的“大一统”思想是对孔子毕生学术、行为的高度概括,它的产生首先是与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天下一统”观念有关,也是古代多种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既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社会现实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也是孔子研习古代文献和礼乐文化的结果。孔子宣扬的“大一统”不仅是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的全面新统一,还是从地域统一到制度统一,最终实现意识的新统一。新统一不是为了恢复周王室的腐朽统治,而是由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有为君主完成。新统一使华夏族与少数民族融合一体,目标是建立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世界大同。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对于民众,他吸收了其老师荀子的“性本贪”理论,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为萌”。因此他认为施刑法恰恰是爱民的表现。(《韩非子·心度》)。容易让人忽视的是韩非是主张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的。他认为严重的徭役和赋税只会让臣下强大起来,不利于君王统治。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对于君主,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
对于政治,韩非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对于臣下,他认为要去“五蠹”,防“八奸”。(《韩非子·八奸》 《韩非子·五蠹》)所谓五蠹,就是指:1、学者(指儒家);2、言谈者(指纵横家);3、带剑者(指游侠);4、患御者(指依附贵族并且逃避兵役的人);5、商工之民。他认为这些人会扰乱法制,是无益于耕战的“邦之虫”,必须铲除。 所谓“八奸”,就是指:1、“同床”,指君主妻妾;2、“在旁”,指俳优、侏儒等君主亲信侍从;3、“父兄”,指君主的叔侄兄弟;4、“养殃”,指有意讨好君主的人;5、“民萌”,指私自散发公财取悦民众的臣下;6、“流行”,指搜寻说客辩士收买人心,制造舆论的臣下;7、“威强”,指豢养亡命之徒,带剑门客炫耀自己威风的臣下;8、“四方”,指用国库财力结交大国培养个人势力的臣下。这些人都有良好的条件威胁国家安危,要像防贼一样防备他们。
韩非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比较突出,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韩非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比如《亡征》一篇,分析国家可亡之道达47条之多,实属罕见。《难言》、《说难》二篇,无微不至地揣摩所说者的心理,以及如何趋避投合,周密细致,无以复加。
韩非用人口增长速度愧于生活资料增长速度的人口理论来说明“当今争于力气”,认为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加的,即五子二十五孙论(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韩非子·五蠹》)
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 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当时,在中国思想界以儒家、墨家为显学,崇尚“法先王”和“复古”,韩非子的观点是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韩非子根据当时的形势情况,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韩非子提倡君权神授,自秦以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治国理念都颇受韩非子学说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01
1.百家争鸣”及历史意义: 奠定了整个封建文化的基础,有力的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是中国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我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 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局限:①新文化运动也有对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②.没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第2个回答  2012-04-01
孔子:多数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孟子: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
韩非子:韩非子是法家创始人,主张依法治国人人平等的原则.让法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貌似没什么了,不懂!
第3个回答  2012-10-28
孔子:儒家,主张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韩非:法家,主张
王子(一曰之)犯法,与庶人同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