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在藏语中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拉萨是藏语音译,在汉文字面上看不出什么意义,但在藏语里有十分明确的意义。在有些介绍拉萨的文章里把拉萨译成了“圣地”、“佛地”。依我看来这些译法都没有准确地表达出“拉萨”一词的真正含义。要“拉萨”一词的意思表达清楚,首先要把原文的意义吃透,这是翻译常识。在藏语中“拉”指的是神、佛,“萨”指的是地、地方。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名词,这个名词的准确意义应该是神佛所在的地方,那么神佛指是哪个神佛呢?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需要追溯一千三百年前的历史了。

众所周知,公元七世纪的时候,吐蕃王朝第三十二代藏王松赞干布以他强大的实力兼并了临近的部落,而统一了西藏高原。藏王把都城从山南雅隆迁到今天的拉萨,在这里制定治国方针,发展农牧业,实行开放政策,学习周边国家的先进生产方式,逐渐成为强大的吐蕃王国。当时藏王从大唐迎娶文成公主,从尼泊尔迎娶赤公主,她们从自己的国家带来了许多先进的生产方式、先进的文化,这些在吐蕃地区得到了传播,极大地促进吐蕃社会的发展。两位公主进藏时还带进了两尊释迦牟尼佛象。这两尊佛像被视为至尊至圣的佛像,藏王松赞干布决定为这两尊佛像修建两座寺庙,让广大信徒朝拜,这就是今天我们可以见到的坐落在拉萨古城中央的大昭寺和北面的小昭寺。千余年来藏民族把这两尊佛像所在的寺庙当成神圣的地方,远道慕名而来进行朝拜、祈祷,把供奉两尊佛像的地方称作“拉萨”即神佛所在的地方。漫长的千余年间,拉萨发展了,成为一座城市。原来佛所在的地方——“拉萨”,自然而然地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这样一来,“拉萨”这个名称与藏王松赞干布时期的吐蕃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

藏王松赞干布迁都拉萨之前,这个地方又叫什么?我曾经带着这个问题请教过著名藏学家东嘎·洛桑赤列教授。东嘎教授认为:拉萨河东起墨竹工卡县,西至曲水县与雅鲁藏布江汇合,这条狭长的河谷流域地带包括竹工卡县大部,达孜、拉萨城全部,堆龙德庆县小部,曲水县大部地区。古时候,“吉”氏族的大部分人生在这些地方,因此,这条河叫作“吉曲”河,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称谓,墨竹工卡县和达孜县位于拉萨河上游,称为“吉堆”。拉萨城位于中游,称作“吉旭”,而堆龙德庆县的小部分地区和曲水县的大部分地区位于拉萨河下游,故称为“吉麦”。在藏语中“吉”指氏族。“堆”指上、中、下的上,“旭”指上、中、下的下,“麦”与“下”同义词。显然这是根据江河流向的上下游起的地名。另外“吉旭”一词在旧西藏地方政府文件档案中常出现,它所指的地方就是现今拉萨这一带地区。由此可见,拉萨还没有发展成城市规模的时候,这个地方叫“吉旭”。 “吉旭”逐渐演变成“拉萨”,这是拉萨城名的起源、发展、变化的过程。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让人接受的说法。如此说来,“拉萨”这个城名的来源算是比较清楚了,我们再也不必为“拉萨”一词被译成“圣地”或者“佛地”而争论不休了。另外,我给大家讲一讲一个有趣的事情,也许它会帮助你了解“拉萨”名称的含义。如今拉萨城里中巴汽车穿梭来回跑动,车上的售票员向行人高声叫喊“拉萨,拉萨,有人到拉萨吗?”售票员高声叫喊当然是为了多招徕几个客人,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正跑在拉萨街道上,可有心的行人觉得纳闷,这车正在跑的路不是拉萨街道吗?难道说中巴车上的售票员喊错了吗?其实售票员没喊错,行人也没听错。在地道的拉萨人眼里,通常习惯上所指的拉萨就是大昭寺为中心的古城区,连布达拉宫脚下的雪居民区都没算在拉萨的范围内。原来中巴车售票员喊的拉萨就是大昭寺附近的汽车终点站。由此可见,人们习惯上指的拉萨就是神佛所的大昭寺附近地区。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tibetnews.com/GB/channel6/42/200601/17/46382.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拉萨大昭寺圣殿有一尊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佛像。据藏文史书记载,这尊佛像在释迦牟尼在世时就已塑好,佛祖亲自为身像开光,散花加持,最后藏于印度金刚座寺。印度国王达尔玛巴拉在位时遭到外道军队的侵略,那烂陀寺被摧,教法几乎被毁,他请求汉地国王支援,汉地国王送去珍宝。印度国王因得到帮助而击败了外道军队,为了感谢汉地国王的大德大恩,将这尊释迦牟12岁等身像送给了中国。南北朝时这座佛像被迎进中原,后来供奉在洛阳的白马寺。唐太宗李世民当政时,藏王松赞干布派使者请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许配给他。文成公主进藏前,唐太宗把这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赐予公主。起初这尊佛像供于拉萨的小昭寺,松赞干布的尼泊尔妃子带来的一尊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供于大昭寺,松赞干布去世后不久,盛传武则天要攻打拉萨夺回佛像,吐蕃上下十分惊恐,慌忙把大小昭寺里的这两尊佛像作了调换,并把这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藏匿在南镜门里面。到了唐中宗时,又有金城公主许配给了藏王赤德祖赞,金城公主提出要看祖奶奶带来的那尊佛像,她来到小昭寺,没有见到那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到了大昭寺也没有见到。金城公主发现大昭寺只有4间佛堂,和记载中的5间还差1间,她料定还有1间隐秘的内佛堂,于是,她东敲敲,西打打,发现了一扇糊着泥皮的门,打开一看,果然藏着释迦牟尼12岁等身金像。她惊喜万分,把这尊金像安置在殿后净香室中心。后来,西藏先后发生了两次反佛运动,大昭寺被封禁,这尊佛像被拉出寺庙,饱经了历史的沧桑和风雨。直到公元11世纪,毁佛藏王达玛乌冬被刺死后,人们又将藏匿在沙堆里的这尊佛像刨出来,重新供在大昭寺。从此,这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成为大昭寺的主佛,被称为“至尊怙主”。

拉萨这个地方原来叫“吉雪卧塘”,据说,就是因为有了这尊佛像才改叫“拉萨”,那意思是神佛驻地。西藏千千万万佛教信徒们把这“至尊怙主”视为信仰的中心,到这儿来朝佛、“八廓”,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佛祖的虔诚与崇拜

拉萨 在藏语里“拉”是神,“萨”是土地,“拉萨”的意思就是神地或圣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1-26
拉萨 在藏语里“拉”是神,“萨”是土地,“拉萨”的意思就是神地或圣地
第3个回答  2007-12-02
圣地的意思
第4个回答  2007-11-26
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