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中的陶器最早起源于何时,距今多少年

如题所述

最古老的陶器出现在埃及,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初期,这里已经制作了呈铜色、闪耀着土耳其阿齐布尔的碱性釉彩的陶器,距今约五千年。

中国最早出现陶器,为时远比埃及要晚,当在公元前二千年后半期的商朝。当时的陶器,其性质与埃及完全不同,是呈铁色的灰釉陶器。

这种陶器表面呈褐色或暗褐色的素淡颜色,其色调有中国风味的感觉。这种性质的陶器,以后一直继续制造,成为古代和中世纪中国陶瓷的主流。”

环顾世界,陶器发明于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在考古学分期中人们对石器时代最后一个阶段的称呼。其年代大约为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

这个时代的文化几乎遍布于世界各地。学术界一般把新石器时代分为早、中、晚三期。就其所处社会发展阶段来说。

这个时代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阶段、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阶段、父系氏族公社阶段。谷物农业、磨制石器和陶器制作是新石器朝代最重要的文化成就。

扩展资料:

最早已知的陶瓷器是格拉维特文化小雕像,例如在现今捷克下维斯特尼采境内发现的陶器:(下图)维斯特尼采爱神。

这是一个爱神维纳斯的小雕像,可以追溯到前29,000年至前25,000年(格拉维特文化),表现为一个裸露女性的形态雕像。

而最古老陶制容器是中国江西仙人洞文化的陶器罐碎片,于2012年发现的。大约追溯到前20,000年至前19,000年。

在之前2004年中国江西仙人洞文化中3B1层就出土的条纹陶,其烧制年代至少在13000年以上。而日本早期绳文人约在前10,500年也制造陶器罐。

绳文指的是在黏土容器及塑像上利用绳缠绕棒子所加上的记号。在前10,000年制造的陶器亦在中国出土。

有迹象显示北非的陶器在距今10,000年前独立发展出来的,而南美的陶器则是在距今7,000年前。

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距今2万余年、华南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穿孔蚌器,而出土的距今1.7万年的陶片。

仰韶文化陶器仰韶文化陶器陶器前6,000年至前3,500年的发展陶轮在美索不达米亚约在前6,000年至前4,000年(欧贝德时期(Ubaidperiod))发明,为陶器生产带来革命。

因为它的出现,专门化的陶艺家可以满足世界一级城市的发展需要。而在中国的跨湖桥文化(前6000年至前5200年)中也发现了使用陶轮的痕迹。

陶器在古印度梅赫尔格尔(Mehrgarh)时期二期(前5500年-前4800年)及三期(前4800年-前3500年)被使用,当时为陶瓷新石器时代或红铜时代。

陶器,包括那些称为ed-Dur容器的,源自印度河流域,在印度河流域文明不同的地点发现。

陶器前1,500年至前300年的发展在地中海地区希腊黑暗时代时期(前1100年-前800年),艺术家利用几何图案如正方形、圆形及直线去装饰双耳细颈瓶(amphora)及其他陶器。

陶器前500年至100年的发展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的陶器以伊特鲁里亚的陶器为基础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当时的陶器主要为单一的黑色。

到了罗马帝国初期,大型陶器工场的出现令陶器的质素及产量上升,陶器的颜色亦由黑色转变为红色。

而此技术亦约在70年期间在整个欧洲,包括北至英国、丹麦,东至希腊完全传播开来。而北非亦得到此技术,形成其独特的非洲赤色陶器。因为北非较佳的陶器质素而被欧洲商人带回欧洲贩卖。

在中国,陶俑在春秋战国时开始出现,于秦汉时达到高峰。著名的有秦始皇陵中的秦始皇兵马俑。

秦汉时期的陶器主要为硬陶,出现了陶砖、陶瓦和瓦当,制作工艺精美,故后人有“秦砖汉瓦”之说。

汉代,出现了在釉中加铅的技术。铅能使陶器的釉面光滑度和平整度增加,还能使铁、铜等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颜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3

距今12000年。

甑皮岩遗址第一期发掘的成型陶器仅有一件,简称“甑皮岩首期陶”,为两片陶器残片,呈敞口、圆唇、斜弧壁的圜底釜;器表灰白色,近口沿部分颜色略深,呈灰褐色;器表开裂,呈鳞片状;口径27cm、高16.4cm、口沿厚1.4cm、胎厚3.6cm。

甑皮岩首期陶距今12000年,它烧成温度极低,胎质疏松,遇水易解离,疑似没有完全陶化,历经万年岁月的侵蚀奇迹般留存至今,于2001年重现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甑皮岩首期陶烧成温度进行测定,证实其未经250℃以上温度烧制过。

2001年-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的专家多次组织开展模拟甑皮岩首期陶的考古实验。

实验显示:按照甑皮岩首期陶的制作工艺,将天然泥土与砸碎的石英石颗粒按特定比例配合,加适量水充分揉练形成具有一定粘结力及抗裂性的坯料,用其捏塑而成半圆头盔型、与甑皮岩首期陶基本一样的 “泥塑器”,仅需数日晾干,不用烧制就可用于烧煮田螺等食物,“泥塑器”直至田螺煮熟都不开裂。

陶器的耐用特性

对于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及历史学家来说,陶器研究有助提供资料去窥见古文化的情况。

陶器既耐用又脆弱,从即使其他耐用性较弱的工艺品已经完全腐败至无法辨识,它们仍然存在可以看出其高耐用性。与其他证据组合起来,陶器工艺品的研究对于制造陶器及掌握陶器技术的社会的组织、经济情况及文化发展的理论发展有帮助。

陶器研究亦有助推论出有关文化的日常生活、宗教、社区关系、邻舍态度、世界观及对宇宙的理解。

制作工序

一般认为最早的陶器是手制的,并在篝火烧制。烧制时间短但火达到温度可以很高,约在900℃左右,而且升温速度很快。黏土、沙、砂砾、打碎的贝壳或打碎的陶器调合后,被用来制造篝火、烧制陶瓷器,这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坯体质地,令水及其他挥发性成分更容易离开。

黏土中较粗糙的粒子亦会在冷却时限制陶器坯体内部收缩,此过程以缓慢速度进行,并减低热应力及破裂的机会。早期以篝火烧制的陶器主要是圆底的,用意是避免尖锐的角撞击导致破裂。最早有目的而建设的窑是穴窑或沟窑,即在地面掘一个洞再在上面铺满燃料。

在地面的洞提供了隔离层,令烧制过程更好控制。

陶器制作要经历原料采集(选料)-制土-练泥-成型-装饰-配釉-施釉-干燥-烧制-成品等一系列工艺流程

粘土体和矿物成分

主体是指在任何釉料或装饰之下的作品的主要陶器形式。主要成分是粘土。有几种材料被称为粘土。使它们不同的特性包括:可塑性,身体的延展性;烧制后吸水的程度;和收缩,当水被去除时身体尺寸减小的程度。不同的粘土体在窑中烧制时的反应方式也不同。

粘土身体可以装饰射击前或射击后。在一些成型过程之前,必须准备粘土。这些不同的粘土中的每一种都由不同类型和数量的矿物质组成,这些矿物质决定了陶器的特性。用于生产陶器的原材料的特性可能存在区域差异,这可能导致陶器在当地具有独特的特征。

通常将粘土和其他材料混合以生产适合特定用途的粘土体。粘土体的常见成分是矿物高岭石。粘土中的其他矿物质,如长石,作为降低物体玻璃化温度的助熔剂。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陶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7-01
陶瓷中的陶器最早起源于距今约8000--12000年的远古时期。
第3个回答  2012-04-07
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9-20
就目前来说,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是出自日本,距今大学13000年,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陶器。而中国和俄罗斯与日本都在挣最早,中国出土的最早陶器大约在1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