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杀中,勾践那句台词是‘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还是‘君子藏其余生,待时而动’?

“…藏器于身…”语出周易,符合游戏人物特色,勾子能藏二十张牌,简直大杀器啊。“…藏其余生…”符合历史人物特色,勾子卧薪尝胆那么多年,正是‘藏其余生’这句话最好的写照了。所以,我问问,哪一句才是英雄杀勾践的台词?

君子藏器于身,伺时而动。

这句话出自于《周易·系辞下》

意思是:君子是那种即使是有卓越的才能、高超的本领也不会到处去卖弄自己,以此作为自己炫耀的本领的人。他只会在那种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会把自己的才能或技巧展露出来的。

“器”,指的是用具,这里被引申为才能,比喻身怀才能等待施展的机会。笔者觉得这句俗语是只有生长在神州大地之上的中华民族才能总结出来。

扩展资料:

“君子藏器于身,伺时而动”,不仅仅是要求君子不卖弄自己的才能不将其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还要求君子“有器可藏”。

“不发”不只是君子可以做到,普通人也可以做到。所以重点还要聚集在这个“器”上。作为一个君子,毫无意外他必须有良好的品行,有卓越的才能,高超的本领。这是一个君子的内涵,是他可以作为“器”来“藏”起来的资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25

是“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符合游戏中勾践“隐忍”的技能,同时符合历史上的勾践。

一、游戏中的勾践

1、隐忍“被动技”

只要在自己出牌时没对别的玩家出过任何一张“杀”,则本回合结束时可以不用弃牌(手牌上限为20张)。

2、图强“被动技”

在自己的回合外,每出一张“闪”,可立即从牌堆摸一张牌。

二、“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释义

出自《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意思为,器:用具,引伸为才能。比喻怀才以等待施展的时机。

三、分析

“君子藏器于身”,符合游戏中勾践“隐忍”的技能,可以屯牌等到合适的时候出,历史上的勾践也是如此,力量弱的时候一直隐忍,积蓄自身力量,等到强大了突然出击,灭掉了吴国。

扩展资料

与英雄杀勾践技能相关的历史典故

一、兵败求和

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秣兵历马 (秣马厉兵) ,准备攻打越国。勾践决定先发制人,在吴国未发兵之前讨伐吴国。范蠡劝阻,勾践不听继续发兵。夫差听说之后,派遣全部精锐攻打越军,在夫椒击败越军。

越王勾践追悔不已,范蠡建议勾践向吴王夫差请和,并入吴国为臣,于是勾践令大夫文种去吴国交谈。表示越王勾践愿意入吴,携妻带子为臣。吴王夫差同意勾践之请,

相国伍子胥反对此事,认为上天要吴国灭越,不能同意越王的请求。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言,赦免了越王勾践,并从越国撤军。

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二、卧薪尝胆

勾践忍辱负重回到祖国后,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

勾践又采用大臣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施用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问政事,杀害伍子胥。

越王勾践还出台了促进越国人口增加的法令。通过一系列发展生产与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来使越国富国强兵,具备了伐吴复仇的能力。

三、乘虚而入

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精兵北上黄池会盟,仅留老弱与太子留守,越王于是派遗善于水性的水军二千人,训练有素的战士四万人,受过良好教育的核心近卫军六千人,技术型军官一千人,攻打吴国。勾践乘机伐吴,击败吴军,杀吴太子。吴王夫差紧急回国,越国自觉无力灭吴,迫使吴国求和。

前478年,越国再度率领大军攻打吴国,在笠泽大败吴军,吴国自此一蹶不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22
藏器于身.众所周知的勾践是一直忍到虎符...历史中,越王勾践献给吴王三把名剑,鱼肠,磐郢,湛泸.从而使吴相信越的臣伏.而鱼肠本身被认为是子弑父,臣弑君的刺客名器,藏身于鱼腹中,可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4-08
孔子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遇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适是以出而有获取,语汇成器而动者也”。应该是藏器于身。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指君子有卓越的才能或超群的技艺,不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