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大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3-29
晓得——知道
  婆娘——老婆、或者骂女人的意思
  妹崽——女孩的意思,如“潭妹崽”就指姓潭的女孩
  要台——临时加餐,不是正餐。如“打要台”,“要台”不等于“宵夜”,要台上午吃,宵夜是晚上吃的。
  乡音——便宜的意思,如“这东西很乡音”,意思是这东西卖的很便宜
  脑壳——脑袋
  酸寒菜——泡菜
  背时——倒霉,如“该背时”,就是何该倒霉的意思
  稀客——就是很少来的客人
  新姑央儿——新娘
  哄人——骗人的意思
  传传、锤子、鸡八——都是指男人的性器官,也是骂人的语气词语。
  龟儿——语气词,带有埋怨的意思。如“他龟儿不吃饭”意思是他不吃饭。
  龟儿子——骂人的词语
  摆龙门正——就是闹家常的意思,通常几个人一起
  哦屎(屙屎)——拉屎
  杀个了——完了。如“锅里的饭杀个了”,就是锅里的饭完了。
  爪子——做什么。如“你要爪子嘛”意思是“你要做什么”
  幺——最小的意思。如“幺爸”,就是最小的叔叔的意思
  打摆子——症状是全身发抖,很怕冷,喜欢盖很多被子。并不是得痢疾的意思,得痢疾主要是上吐下泻,是肠胃疾病。
  摆子——就是瘸子的意思。如“周摆子”,就是姓周的瘸子。但摆子的程度没有瘸子严重,摆子只是走路一拐一拐的。
  桑怕儿——桑葚。桑树上的一种果实。
  打梦脚——走神
  哈巴儿——傻子的意思
  客嘛儿——青蛙。干客嘛儿指在陆地上生活的蛙
  紧到说——就是一直在说,唠叨的意思。
  摇裤儿——内裤,指短的内裤
  谷子——稻谷 打谷子——收割稻谷
  耙——软。如“这肉煮得黑耙”,意思是“这肉煮的很软”。
  笔开水——倒开水。一般指从容器中倒出液体。
  老子——我。如“这事老子不干”意思是“这事我不愿意(做)”
  有——你家或你。如“有妈2月28日生”意思是说“你妈2月28日过生日”
  老汉儿——老爸。 有老汉儿——你老爸。钱纸/纸钱——冥币。烧钱纸意思是给阴间去世的人烧钱。
  秧歌队——指结婚女方的亲戚队伍。
  走秧歌——指结婚时担当女方亲戚到男方家做客。
  跑江湖——出门打工。一般在80、90年代使用这个词语。
  混(读音声调为平音)——意思是倔强爱撒娇,一般说小孩很混就是爱撒娇倔强的意思。
  茧八浪——说话口吃的人。
  耙(pa)耳朵——指怕老婆的男人。耙就是软的意思,意思是耳朵让老婆拧软了。
  靠沙罐儿——枪毙犯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7-28
你好,我们来总结一下他们的方言。
四川话怎么说——动物
渠算儿(蚯蚓),丁丁猫儿(蜻蜓),爪母儿(蚱蜢),格蚤儿(跳蚤),Ning啊子(知了),缺管儿(青蛙),巢冲(蛔虫),偷油婆(蟑螂),雀雀儿(小鸟),照鸡儿(蛐蛐儿)

四川话怎么说——身体部位
哈老壳(脑袋),瞎孔(胳肢窝)(勒个让我笑惨了!!),手倒管儿(手肘),罗兜/座登儿(都指臀部的,前者多用于人,而后者多用于猪),客西头儿(膝盖)
四川话怎么说——动词
共过来(挤过来),不扭老(不动了),莽进去(喂进去),咔(掐),款到老(碰到了),吹垮垮(聊天),达扑爬(摔跤),考可转儿(敲一下头),打王逛(精神不集中),扒到(紧挨着),瓦饭(舀饭),卡过来(跨过来),调(跑),翻羊角砖儿(翻跟斗),拈菜(夹菜),扯扑汗(打呼噜),副开(移走),嗨得(吃得多),腰台/收秤/杀鸽(结束),板旋儿(耍赖),哈迹跟儿(挠痒痒),脚入老(脚崴了),菊(吮吸),告哈儿(试一下),舌老(丢失了),琛过来/痴过来(伸过来),读脚(跺脚),咩(掰),逞下去(压下去),壁(过滤),装起(补上),俺到(估计),雀到(看到),兑老(相抵了),马起脸(板脸),爪瞌睡(打瞌睡),爪球(踢球),杀铁(打扫),
四川话怎么说——形容词
高耸耸的,肥咚咚的(又高有胖),烦造造的(非常脏),短处处的(很短),逛的(光溜溜的),啪唧唧的(很软),低低嘎嘎(很少),飞叉叉的(很野的样子),惊抓抓的(大惊小怪),矿西西的(很糊涂),亮瓦瓦(很亮),琛(很直),雾独独(冷不防的),神戳戳(发神经),念栋栋(粘稠的),扭(手脚不停地动),俗杂杂的(俗气的),火瞟瞟的(灼伤般的疼)
四川话怎么说——其它
假巴意思(假装),洗白(完了或者没有了),王chuachua(形容一天不做正事),窝料(撒尿),挖爪(脏),勒里(这里),嘿(很),卡卡各各(角落),低低噶噶儿(一点点),闹热(热闹),好多(多少),除脱(挂了),喱(踩在脚下来回擦几下),杀一脚(做车时叫停),吱(擦),夺(顶,磋的意思),仙人板板(这个不好解释,有点无奈的称小祖宗的意思),瓜西西(傻傻的),灯晃(无事乱逛),打王逛(走神),迈(吗),撒(吧),夹色子(结巴),暴眼(眼神不好),决(骂),梭(溜走),登读(块头大),扫皮(丢脸),扯把子(说谎),斗室(就是),对头(对),霸道惨老(很强),切(去),清候(念或修理人),搭巴巴车(坐便车),要得(好的,行),洋气(不得了),撒子、爪子(干什么),好黑人(好吓人),黑哈(很傻),搭飞白(搭讪),莫恁个(不要这样),油济济(很油的样子),歇(哭),拼(送),款到(碰到),扛(盖上),孩子等等儿(鞋跟),恩脚(咯脚),背油(郁闷/浪费),古(猜测),杯话(不听话),车笔刀(削笔刀),哈猴(变质),里骂(责备),甲甲(身上的油垢),西得好(幸好),排轮子(排队),索索滩儿(滑梯),债起/撩起(缝),哦尿尿(撒尿),喝开开(喝水),睡告告(睡觉),吃莽莽(吃饭),筐歪歪(哄孩子睡觉),奔奔(围腰),决人(骂人),码倒(欺压),哪扪(怎么样),煞阁。
当然了,这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四川方言博大精深,想要全部学会需要很长时间。
第3个回答  2022-08-01
四川的经典方言有:假老练、安逸,巴实、冲壳壳、摆龙门阵、瓜娃子、鬼扯火、耙耳朵。

1,假老练

指没有经验的人还冒充经验十足,在众人面前狂侃。

内涵有打肿脸充胖子的戏谑踏血说法。

例句:《猫和老鼠四川方言版》中那只倒霉的猫儿的名字叫假老练哦(既《猫和老鼠》中的汤姆)。

2,安逸,巴实

指从主观感受到对一项事物的好感,满足。此词有"安闲舒适"之义。"安逸"一词在四川方言中还有"令人满意、精彩、糟糕"等意思,用得十分广泛。

在四川话里,安逸可以代表很多意思。看你用在什么地方。比如说,吃火锅的时候,一口下去,你说”安逸”,就是表示好吃,味道好的意思。如果是有人上班工作轻松,薪水又高,会说”好安逸哦”,这里就表示羡慕的意思。

3,冲壳壳、摆龙门阵

指不知天高地厚,随口大话。主观上是让人感到很拽。

冲壳子和摆龙门阵都是聊天吹牛的意思
冲壳子有点形象,你想,连壳子都冲破了,牛也吹破了
摆龙门阵就是一群人坐在一起聊天,也就是“摆”,门阵的本意是指古代战争中摆的一个阵法,为唐朝薛仁贵所创,现在所说的摆龙门阵一般是指聊天、闲谈的意思。

5,瓜娃子

指人的傻,而且比普通话的傻更具有幽默感。

可以引申为三种含义,一是此人是傻子,神经有问题;二是此人不聪明,反应比较迟钝;三是此人是其最喜爱的人,瓜娃子是对他的爱称。

在四川话里,瓜也可以做形容词,相当于“傻”,“笨”。单字“瓜”也可以表示傻,读音为降调,陕西方言中和“瓜娃子”意思基本一致。

6,鬼扯火

指不可理解,毫无意义的话或事。

例句:A对B说:那个娃还有点扯火,居然给他的上司毛起了。

A对B说:那个人还厉害嘛,居然给他的上司发火。

“二扯火”的意思是:啥子都不懂的人

7,耙耳朵

“耙耳朵”的原型来源于成都一种加了“耳朵”的自行车,这是最早成都男人为了让自己老婆坐得更舒适而发明的,成都大街到如今也还有少星此类车型。

演变到今天, “耙耳朵”已成了三轮车,但人们依旧亲切称此为“耙耳朵”。“耙”字应为火字旁的“火巴”,可惜打不出来!

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也就是常说的惧内、“妻管严”。但如今的“耙耳朵” ,其实是饱含赞许,因为怕老婆是爱老婆疼老婆害怕老婆生气的表现。

扩展资料:

四川话的起源:

四川话发源于上古时期非汉族语言的蜀语语和古巴语。

迄今四川话的原始层中仍然保留了“坝”(平地)、“姐”(母亲)、“养”(您)等来自上古时期古蜀语和古巴语的词汇 。

之后四川话便随蜀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移民更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先是秦灭蜀后,蜀地区逐步形成属于汉语族但独具特色的蜀语。其后在明清时期,由于大量来自湖广等地的移民进入四川,蜀语同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四川话。
第4个回答  2012-04-12
打梦脚——走神
  哈巴儿——傻子的意思
  客嘛儿——青蛙。干客嘛儿指在陆地上生活的蛙
  紧到说——就是一直在说,唠叨的意思。
  摇裤儿——内裤,指短的内裤
  谷子——稻谷 打谷子——收割稻谷
  耙——软。如“这肉煮得黑耙”,意思是“这肉煮的很软”。
爪子——做什么。如“你要爪子嘛”意思是“你要做什么”
  幺——最小的意思。如“幺爸”,就是最小的叔叔的意思
  打摆子——症状是全身发抖,很怕冷,喜欢盖很多被子。并不是得痢疾的意思,得痢疾主要是上吐下泻,是肠胃疾病。
第5个回答  2022-07-31
打哈欠在四川叫“打豁孩”
吃油大:参加宴席
骚整:乱来
造、费:调皮
理马:收拾
挨掏:挨骂
歇hēr:休息一下
冲磕子:吹牛聊天
夹:滚
qiò:看
精叫唤:惊呼
打锤:打架
潲皮:捣乱
走人夫:探亲
打豁孩:打哈欠
zuāi阔睡:打瞌睡
绊夺:摔倒
估夺:蹲下
搓夹夹:搓澡
赶场:赶集
强强猫儿:捉迷藏
撵猫儿:追赶
找居:剪刀石头布
zuá:踢
拌精:吵架
扯垛子:说谎
杀割:结束
动手:开始
梭边边:遇事躲一边
洗白:结束、死亡
垮感:倒闭、失败、破产
扯谎liá白:说谎
弄不醒火:不清楚不明白
倒拐:转弯
切:去
秋眼睛:熏眼睛
鹅豆司:穿得多
不的:没有
洋盘:炫耀
扯把子:吹牛
开腔:说话
割了:胡牌
下叫:听牌
丁到了:吃撑了
告一下:试一下
ruá:捏、揉
zuá梦jió:心不在焉、开小差
石头剪刀布在四川叫“找居”
名词篇
瘟桑:让人心烦的人
zúi娃子:小偷
半瓜精:傻瓜
niā猫儿:喜欢哭的人
眼流花儿:眼泪
瘟猪子:成绩不好的
干芯儿:很瘦的人
闷墩儿:憨胖的人
鸟卵犟:固执的人
摸根儿:扒手
抱鸡母:溺爱子女的父母
理扯火:指某人嘴上说得好,办事不靠谱
赞花儿、赞灵子:爱出风头的人
期头: 占便宜,吃巴片
瓜眉日眼:傻瓜
舍家子:吝啬鬼
荡荡:坑
卡卡gogo:狭窄的角落
椭神:无所事事的diao丝
秧秧:苗
蛤板儿:傻瓜
纸飞飞:纸条
火闪:闪电
踏踏:地方
香香:护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