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原理

如题所述

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神奇的现象。在高于某特定频率的电磁波(该频率称为极限频率)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吸收能量后逸出而形成电流,即光生电。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光伏发电的系统分类:

1、独立光伏发电

独立光伏发电也叫离网光伏发电。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蓄电池组成,若要为交流负载供电,还需要配置交流逆变器。

2、并网光伏发电

并网光伏发电就是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可以分为带蓄电池的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

3、分布式光伏发电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又称分散式发电或分布式供能,是指在用户现场或靠近用电现场配置较小的光伏发电供电系统,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支持现存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或者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光伏发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4
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当光子照射金属时,其能量可以被金属中的电子完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足以克服金属的内部引力,并从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这种效应称为光电效应。
当p型和n型半导体相结合时,接触面将形成电位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照射在p-n结上时,电流从p型侧流向n型侧,形成电流。
光伏发电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根据电池类型不同,分为晶体硅电池、薄膜电池等。晶体硅电池主要采用硅基材料,光电转换效率较高;薄膜电池则主要采用铜铟硒膜等材料,成本较低。
总之,光伏发电是通过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