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过年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你的家乡有哪些充满春节回忆的地方?

如题所述

我的家乡在温州,温州的过年习俗,有些可能已随着时代进步而不再流传或仅在部分地区流行,但作为曾经的一种生活方式,可借机了解传统节日里的民俗文化,假期里还可以讲给孩子听,大家收好不谢哦。

五马街-禅街上洋溢着过年气息

【除夕】廿九或卅日黄昏

农历十二月尽头,温州叫“三十日”,即年岁的最末一天。但因农历十二月或为廿九天、或为三十天,因此除夕并不固定,一般在这两天浮动,因此民间一般以“廿九或三十日黄昏”来称呼。

【分岁】高脚碗中年味浓

“还冬”后,合家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至好友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

因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即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因此,这餐饭不论贫富,每家都要尽量办得丰盛些。

朱红高脚碗装上特色美食

温州人对吃“分岁酒”很讲究,也最讲吉祥。一般席上要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十样冷菜,叫“十全”。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落花生(谓结子)、柑桔(谓大吉)、鲤鱼(谓跳龙门)、豆腐(谓家门清白)等,而且每碗必须有一块红萝卜圆片盖在顶端以示讨彩。此外,中间上的大菜中,一般少不了“芋”和“鱼”。这两样菜预示家庭收支有余并逐步富裕。而席上第一个菜一定是年糕,表示“年年高"。

吃分岁酒时,长辈还会借机总结全家一年成败得失,争取新一年有新进展。这首竹枝词记载了全家吃分岁酒的情景:

妻孥一室话团圆,

鱼肉瓜茄杂果盘。

下箸频教听忏语,

家家家里合家欢。

【压岁】孩儿压岁讨铜钱

除夕,长辈用红纸将铜钱串起来,赐给下辈,或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面,谓能压邪,俗称“压岁钱”。《温州竹枝词》日:“孩儿压岁讨铜钱,快乐真如天上仙。爆竹买来檐下放,嘻嘻笑笑过新年。

【岁灯】烛摇除夕满堂红

除夕晚上,取点燃的红烛置于屋前屋后及每一个房间,如水缸边、谷仓等地方是必须要放置的,这被称为点“岁灯”,使家里显得亮堂而温暖,充满过年仪式感。讲究的人家,采用锡制小灯台,一般人家大都以红萝卜切段,插上红烛。这一习俗至今仍流传。

点岁灯可用这种小红烛

【守岁】彻夜不眠待新春

吃过分岁酒,大家自寻娱乐,如围棋、象棋、凑七巧图猜字谜、解九连环、掷骰子、打五关等活动,人们往往彻夜不眠,俗叫“守岁”,也有叫“望年夜”。

盛唐诗人孟浩然在开元十九年(731)腊月来到温州。当年除夕,他与同乡好友张子容一起吃年夜饭、守岁,还写了《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其中有“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之句,可见在千年前的温州,如今坚守的部分年俗已经形成。

如今的除夕夜,合家老小可观看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或微信抢个红包,喜洋洋迎接正月初一的到来。

正月头走亲访戚拜年忙

春节是整体性节日,从除夕到初一到初十到元宵节,基本都有主题活动。温州民间有“初一拜殿门、初二拜丈人”之说,可见拜年走亲戚是“正月头”主要活动。而正月初一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天,老温州对吃、说、做等行为都形成一套规矩。

【饮食】嘴头甜蜜彩头好

正月初一的早餐,是最讲彩头的,一般主妇都不敢怠慢。

在温州,不少家庭会蒸吃松糕(一种由糯米粉等炊蒸而成的糕点)。吃时,把松糕切成薄片,再将酱油肉中的肥肉也切成薄片,夹在两片松糕之间,甜中带咸别有风味;也有的人家吃汤圆,或者煮粉丝或长寿面,上面放煮熟的蛋。这些食物均含“年年高”“团圆”的象征意义。有的人家将除夕特意留下的“过年饭”杂煮,兼吃捣糕和松糕。

喜气的“红”是新年颜色

在温州各县(市区),正月初一的早餐侧重虽有所不同,但“吉利 、彩头”的寓意几乎都是一样的。

如在瑞安、平阳,有的人家吃蒸年糕蘸糖,有的人家还要先喝一碗红糖汤,再吃长寿面和鸡蛋;在泰顺,主妇也是先沏糖茶,蒸糖糕,端出菜头(盐渍萝卜)给合家“嘴头甜,彩头好”:亲戚酬酢,吉语生馨。

洞头在正月还曾有“拜茶”习俗,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喝过茶后,还要再烧“长寿面”吃以图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长命百岁。

在乐清,一般人家的早餐也是吃红枣、汤圆之类的吉祥美食,独雁荡一带,正月初一吃的是粽子:除夕夜每家要煮一锅米粽,待岁首之日早起全家食用。据说,吃粽子一是因“粽、宗”同音,取怀念祖宗之意;二是因为粽又和“中”字同音,取功名得中之意。

在市区,春节期间客来还有献“元宝茶”的习俗,即在茶中放两枚鲜橄榄,不仅茶味清香,在黄绿色茶汤中漂浮着橄榄,形如元宝俗称“元宝茶”,含新年吉祥、发财的彩头。

【送元宝】正月正头都讲“好”

正月初一,有人会拿着用红糖年糕做成的“元宝”,缠上红绳和万年青枝叶,挨家挨户“送元宝”。“送元宝”一般由两人组成,一人口宣吉言,一人在后应“好”。数句吉祥语之后,主人往往以年糕或零钱相赠。温州人还为此流行有俗语:“正月初一送元宝,句句讲好”。此外,我市各县(市区)民间还有“买技”、“莲花”、“道情”等多种送吉祥语的形式。

【拜年】有心拜年重五不迟

温州人说的拜年,也有称“拜岁”的,在苍南则叫“探正月”;文成则称为“貌年”,旧时,如带未满周岁的小孩去“貌”外婆外公,还得选择三六九之日以求吉祥。

“初一拜殿门、初二拜丈人”,按旧俗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瑞安知县符章在日记中也记载,初一除行香外一般不走亲戚拜年;在初二,他曾一口气拜年十余家。

初二,各家登门互贺新喜,如相遇于途则长揖道贺(今点头握手问好),也有彼此合掌胸口称“拜年”。这一方式也不属温州独有。据《夏鼐日记》载,1942年过年期间,夏鼐从外地赶回温州,因交通问题滞留在外,除夕是在赣州一个小旅馆度过。正月初一他在异乡街头闲逛,见行人多穿着崭新的衣服,碰到熟人便拱手作揖,呼“恭喜,恭喜”,面上满是笑容。

王绍基先生画的旧时拜年场景

“拜年”是有规则的,一般是下辈先出门到长辈家拜年,然后平辈间互拜。新婚夫妇初到岳家拜年,称“拜头年”,后辈到丧事人家拜年称“拜新年”。而拜年时间一般是从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不过,温州人还有一句俗语叫“有心拜年,重五也不迟”。

到亲戚家拜年,正月头一般都要带礼品。上世纪50年代以前,礼品比较简单,大多是桂圆、荔枝、红枣、元枣、红糖、柿饼等,用特种草纸包上,上面封有红纸(有的印有祝贺新年的花边字样),故称“纸蓬包”,又名“高包”、“红包”。

春节期间,对来拜年的亲友,主家大多要留饮摆酒款待,俗称“叫新年酒”,即春宴。《夏鼐日记》里也多次记载春节期间,到亲戚家吃春宴的文字。

而按照旧俗,亲戚家若连拜年都不去,那就表示“断亲”(不再来往之意),所以有些老亲(上代亲戚)下辈要轮流去拜年,虽然四季八节没有往来的老亲,惟春节时一定要去拜拜年的。

春节里的“十日节”

【初一·鸡日】五德之禽

【初二·犬日】蓄养万物

【初三·豕日】肥猪拱门

【初四·羊日】三阳开泰

【初五·牛日】艮牛耕春

【初六·马日】破五挹肥

【初七·人日】点灯照人

【初八·谷日】开仓点灯

【初九·天日】对天还愿

【初十·地日】维赖以地

宋代《太平御览》载,女娲在抟土造人之前,先创造了其他生灵。她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猪,初四创造羊,初五创造牛,初六创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其实,女娲制造生命只是美好传说,“六畜日”的流传,也是表达老百姓希望“六畜兴旺、家业繁荣”之意。

民间将鸡视为吉祥物,因此开年第一天就定为“鸡日”。鸡被称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称:头上红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相呼同类,是仁德;天明报晓,是信德。

至于犬日,《礼论》的说法,狗属“至阳之畜”,可蓄养万物;“肥猪拱门”是有关初三的吉语,象征来年富有吉利。而正月初四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好收成。马日古称“挹肥”,初六有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习俗,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

肥猪拱门

但也有民俗专家表示,在温州,牛羊日是在初六。在温州乡村如瑞安、文成等地乡村,有以灯照栏之俗。即在这天,除了给家畜吃顿好“饭菜”外,晚上要在牛羊栏里点蜡烛照明,并插香祈祷六畜兴旺。

正月初七为“人日”,温州有点灯照人之俗。如文成等地,会在该夜于各房间点灯照明,祈愿人丁兴旺。旧时在永嘉,人们于此日手提香篮,到各庙宇点烛烧香,祈求神佛保佑人口平安。

正月初八日,古称“谷日”,有点灯照谷仓之俗。旧时,在温州山区,民间于该晚开仓点灯,并在仓前烧香,祝愿五谷丰登。

正月初九日,古称“天日”。在洞头有拜天公习俗,时间一般在正月初九深夜至凌晨)。平时有对天“许愿”者,也在这日进行“还愿”,俗称“谢愿”。

有天还有地,农历正月初十,民间认为是大地生日。这一天,中国传统民俗要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俗信认为否则会伤庄稼。

也有人表示,“六畜日”虽算不上是节日,但也表现了旧时农家的美好心愿。因此,正月头几天向猪圈、羊栏、牛棚等贴红纸条、点香的风俗于今还有流行。

旧时春节相关禁忌

“元旦日休息,厨房不用菜刀,菜蔬皆于除夕做好,又不持帚扫地,否则不吉利”——夏鼐日记 1943年2月5日。

“福”在春节里颇受欢迎

温州过年期间,民间还有“三十日的吃、正月初一的嬉”之说。也就是说,除夕分岁酒家家力求丰盛,正月初一这一天一般不动手做家务。这也是旧时新年或正月初一的禁忌之一。

新年期间还有不吵嘴,不动刀斧,不杀生,以及禁讨债(向父母要零钱也不行)等禁忌。据说,吵嘴会落彩头;刀斧是凶器,动了不吉利;还有不能说不吉利话,不能打骂人等。

而瑞安、永嘉一带,在新年被家长熬不住打骂的孩子,称为被“开年”了,一年就会不顺利。在平阳,以前还有五日内不挑粪,不倒马桶,不得敲击地盘之类的禁忌,而现在这些习俗已基本消失。过去农村还有“正月慢”的习俗,如今风气转变并近打破这一传统习俗,有的地区,在正月初二就结队(有的还全家出动)出门打工、劳动;一些商店也打破惯例,初二、初三就开门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20

都说过年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我的家乡有充满春节回忆的地方平落古镇,每到春节的初一我一家人就会开车来到平落古镇游玩一天。

年年如此,今年更有新意

春节马上到了,成都平乐古镇春节活动来了!冰雪茶花季系列活动、拜桥祈福民俗文化活动都在平乐古镇。

年新春的平乐古镇可是“有耍头”,不仅大型舞台剧《凤求凰》重磅上演,还有“穿汉服免费游”带你穿越时光,还有百万宇宙灯光、祈福篝火盛宴、国潮沉浸演出、传统铁花表演……亮点多多焕然一新

汉服畅游还原古风江湖 

作为众多汉服同袍心仪的国风打卡地,平乐古镇此次以秦汉为背景,将整座平沙落雁度假街区,打造成了开放式汉风传统街市。

推出“穿汉服免费游”活动,带领广大游客体验汉代市井烟火气,穿越时空感受“茶马古道第一镇”独特的民风民俗。

体验古镇民俗文化之美 

在平乐古镇“新春舞狮踩桥”作为古镇踏青闹春、拜桥祈福民俗文化活动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竹龙、牛儿灯、狮灯、花轿等民俗队伍在阡陌纵横的平乐古街巡游表演。

总长99米并拥有5000多片鳞片的亚洲第一竹龙也将巡游古镇老街,可参与当地自发组织的“新春舞狮踩桥”拜桥祈福民俗文化活动,感受平乐传统的市邑民俗生活图景。

文创集市

在精品云集,好物荟萃创意集结的文创集市,国风文创、国潮产品还有有用有趣的生活杂货、服装饰品、原创手作,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百万灯光光影缤纷

新春平乐古镇打造的全新科幻光影节还能为你带来一场关于宇宙外太空的光影之旅,可以自由遨游太空,感受身旁数颗行星悬浮,万盏星灯点亮行星花园

风情篝火非遗火花

当夜幕降临,在欢声笑语中围绕篝火载歌载舞气氛欢快,热烈耀眼。像巨龙腾飞,扶摇直上,似天女散花,缤纷四射,化作无数火树银花点亮平乐夜空

平乐古镇热闹跨年

平乐古镇位于成都西南95公里、邛崃西南18公里处,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核心游览区由平沙落雁特色商业街区、邛州园和川西竹海组成,以原生态的川西古建筑和苍翠欲滴的10万亩竹海著称,是成都周边游的热门目的地。

文旅活动持续“上新”持续至2023年元宵节

12月中旬以来,川渝两地累计推出上百条旅游线路、近200个文旅活动,并面向全国游客发放海量文旅消费券,川渝各景区更是铆足干劲,合力推动文旅产业回暖复苏。

“从元旦开始,平乐古镇将不断开展文旅活动,上新文旅体验,一直持续至2023年元宵节。”据成都文旅邛州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川西竹海景区主题曲MV《快到川西竹海》于1月1日在QQ音乐、酷狗、酷我等平台正式上线,此次小长假,游客们便可以在平乐古镇各景区听到这首美妙的歌曲。

春节期间,游客可在平乐古镇观赏大型原创沉浸开放式舞台剧《凤求凰》和“一江两岸”的美丽夜景,逛市集、赏灯会,看长99米、拥有5000多片鳞片的亚洲第一竹龙将巡游古镇老街,参与当地自发组织的“新春舞狮踩桥”拜桥祈福民俗文化活动,感受平乐传统的市邑民俗生活图景。

不仅如此,当地还联合成都中青旅和安仁古镇、西来古镇、五凤溪古镇等天府古镇,以民俗文化、天府文化、南丝路文化、文君文化为载体,策划上新旅游线路、玩法,落地文旅项目,展现邛崃深厚的本土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魅力。



第2个回答  2023-01-25

我的家乡最让我充满春节回忆的地方就是老家城隍,因为那里有童年最爱吃的麻饼。当然,现在也喜欢吃!过年必吃。

下面带你走进我充满春节回忆的地方~兴业城隍麻饼,品尝城隍年味!

每年春节前大半个月,城隍镇各条街道上的居民们就开始在家门口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制作麻饼,一家家、一摊摊手工麻饼店随处可见!

制作麻饼的主要原料有粘米、糯米、黑芝麻、白糖需要经过磨粉、制馅、包馅、锤打、烘烤等工序!

首先要把上好的大米炒香,碾碎成粉按比例配上白糖或者黄糖加水用手搓成球状分成均匀小团就做好麻饼的馅!

再用和好的白色糯米粉包裹在馅的外面捏成鸡蛋大小的圆形丸子!

接下来用木锤把丸子锤成圆形饼状的饼放到装满芝麻的托盘里!

再放到炭火上的烤锅或者铁丝网上,慢慢烘烤直至部分区域微黄麻饼就制作完成了!

纯手工制作的麻饼酥香甜糥一口咬下去只听见“咔嚓”一声嘴里的麻饼表皮酥脆爽口内馅柔软黏稠,香而不腻!

这是几代城隍人记忆里连绵不绝的“年味”!

第3个回答  2023-01-24

记得春节我们家乡会吹唢呐,《百鸟朝凤》,热情欢快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乐曲中仿佛听到布谷鸟、鹧鸪、燕子、山喳喳、蓝雀、画眉、百灵、蓝腊嘴等鸟儿的叫声,好像还有公鸡的啼鸣,寓意着黑夜的消逝和朝阳升起的生动意境。

家乡是豫西南小县的一个乡镇,每逢春节唢呐大赛便是这个小村镇的盛宴了。唢呐大赛自什么时候流传下来,不得而知,只是据传,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

老人们说古老的村镇是一个四周土墙围着的小寨,现在我家乡老宅的前面还有围墙的遗址,就是一段L型的比平坦的道路高出一截的土墙,老辈人叫寨墙,上面爬满了自生自长的野槐树,每到春夏交替,满墙的槐花开得像片花海,香气扑鼻。这里是孩子们和蜂蝶的乐园,春捋槐花,夏抓知了,到了冬天,最快乐的事就是等着春节的唢呐大赛了。听唢呐吹曲,看唢呐比赛是这个小村镇最热闹的春节娱乐。

那时村镇的居民围绕着镇四周共分为六个大队,一般情况下每两个大队结为一组,一到春节,便由队长牵头出面请外乡的唢呐队来村镇吹唢呐。我们在六大队,一般和五队组团,印象中常常是请禹州的一个唢呐乐队来送年的祝福。那时候每年都会听到大人们谈论,今年来的扛大笛的是他们家的小儿子,那吹的叫好啊!或者说今年是他们家的小孙女扛大笛,才12岁,吹的好人又排场。唢呐队中有敲鼓的,打梆子的,吹笙的还有笛子,大多是民间乐器,扛大笛是老家的说法,其实是乐队中吹唢呐亦叫喇叭的那个,吹主旋律,是乐队中的首席,在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排场也是老家的俗语,指人长的好看、漂亮之意。那时便对这扛大笛的小姑娘怀了无限的羡慕,在无限期待中渴盼着唢呐乐队的到来。

终于熬到年三十,在这举国守夜的日子里,唢呐队便会挨家挨户送祝福。小时候的夜是极其寒冷的,每到夜晚早早上被窝是最幸福的事,但这一天并不同。到了年三十,吃过饺子后,家家户户便在堂屋点起一对红蜡烛,无论多贫穷的人家,红蜡烛是一定要点的,所不同的是放蜡烛的桌子,穷家或许是很简陋的小木桌,富裕人家或是八仙桌,或是后来很流行的上好木头打造的叫条几的现代家俱,配以神龛和祖宗牌位。再在堂屋正中拢上炭火,或炭盆或炭炉,大人们就围坐在火边谈天论地,小孩子们一定是走街串户的吆喝着,放鞭炮,放烟花,时不时再簒到屋中扒炉火中烤的花生红薯或爆米花,我嘴角下边有一块小疤痕,据我妈说就是有一年守夜,为了抢爆米花吃一下子摔趴在炭盆上,嘴角沾上一小块儿炭烧伤所致,但我是早已不记得了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等着乐队来家中驱鬼邪,送福气。即使后来有了电视机,这一等待也都没有改变过。

那时乐队来家中送祝福的报酬没有谁规定必须给或必须是什么,就是每家每户根据自己家中情况,有啥给啥,或是一包白砂糖,或是一盒果子,或是其他春节过年的备货,实在穷的,什么也不用送也是可以的。我那时最乐意做这件事,大致是觉得可以近距离接触偶像,每年都早早备了礼物等着唢呐来家里,但常常失望,因为总是见不到那第二天扛大笛的来家,大人们说那扛大笛的要休息好为第二天比赛做准备。

老家春节的习俗是守岁早起,大年初一一定要早早起床的,且是不能让人叫的那种早起,寓意是早起的人勤快,一年不用发愁吃喝,其实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意思吧!但其实这一天就是想睡懒觉也睡不了的,因为唢呐声早早就由远及近地来到了门前了!唢呐队初一一大早就会再挨家挨户送一遍祝福,这时候不起床也是要起来的了!因为除了小孩子最爱的拜年要红包,最重要的还有午后的唢呐大赛等着呢!

吃过初一的饺子,四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渐次消失不见,人们三三两两的往我家门前的寨墙那里汇合时,唢呐比赛就快开始了!这个时候小孩子们往往都是穿了新的花棉袄,怀揣崭新的一元钞票的压岁钱,尖叫着兴奋地往前跑,跑到寨墙那里,你会忽然发现一夜之间那里多了四个简易的戏台子,就是在寨墙那里就着平坦的地势搭起个架子,乐队的乐手们已经准备就绪了!下面是人潮人海,夹杂着花花绿绿的小摊小贩和钻来钻去的小孩子。比赛并无明确规则规定怎样算是胜负,就是论哪个台前人堆大算谁赢。大人们都是坚决拥护自己大队的唢呐队的,无论别个方向欢呼声多么激烈,最多侧目而视,小孩子们可不管这些,哪里热闹往哪里钻,最吸引他们的无非是那些花花绿绿的摊贩。因了手中或多或少攥了票子,小孩子们都格外有底气,或是三五成群买瓜子买花生,或是买汽球。最吸引他们的是一种叫花喜台儿的小零食,有地方也叫花米台儿,其实就是爆大米花儿粘了糖浆做成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圆球状,有的染成彩色的,再用五彩线串成一串,在货郎摊上一串串晃着,吸引着小孩的目光。孩子们在人流中往来穿梭不时晃着手上的汽球和花喜台儿,骄傲而满足。

唢呐比赛

到了正午时分,往往随着某个戏台前突然爆发的阵阵喝彩声,伴着唢呐突然高亢激昂的旋律,比赛也渐渐进入尾声,远处又开始了此起彼伏的串串鞭炮声,有人家的炊烟飘起来,人们便陆续散了,还伴着意犹未尽的谈论,无非是哪个笙吹的好,哪个扛大笛的吹的精妙,最后无一例外地都说自己大队的乐队赢了。

我到底没能近距离接触到那个扛大笛的12岁偶像,在她每每关键时刻唢呐高高昂起,一声高亢嘹亮的旋律力压其他乐器时,常常会想她的那个世界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我将来要去看看。

今年老家同学群里传来的吹唢呐的照片,高大上的舞台,都穿了演出服,敲鼓和打梆子的也都或坐或站于台前,很是与时俱进了!

第4个回答  2023-01-20
家庭聚会
元宵节庆祝活动
城市的春节庆祝活动
参加庙会和巡游
在小吃摊购买年夜饭
观赏烟火表演
这些地方都会有关于春节的传统和庆祝活动,能够带给人们充满回忆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