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到为什么对“四眼狗”不好、

如题所述

第一自然段是平平地提起话头。这是最常规的写法。

作者一开头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那园本是个普通的菜园,五畦地。多年前,我去绍兴参观,走入百草园,第一印象是它很小,和鲁迅的介绍大有出入。再一想,生活在百草园中的鲁迅还在童年少年,而我已经见过许多大山大川和大大小小的园林。参观者走马观花,图的是新鲜、刺激,一见没什么稀罕东西瞥一眼就走了,而孩子可是日复一日地活动在这里,上下左右地找出许多的乐子。他们看见园子里装着那么多的好东西,园子怎能不是“很大”呢?更有意味的是,那是回忆中的园子。回忆中的事物,无论大小还是色彩,都依我们的感情在变化。所以,在鲁迅的回忆里,这确凿是一个大园子。

我看自己的旧居也是如此,那条日日玩耍于其中的弄堂,记忆中很大,人也追得,球也踢得,再去看竟又窄又短。我有个当批评家的朋友吴亮先生,说过一段奇妙的话,他说:如果把街道上的所有东西都增高增大一倍,树高一倍,汽车一倍,人一倍,而自己还是那么点,这世界一定有趣得多。

“相传”二字,间接地告诉我们,这园子已经很有年头了。因为不是考证名胜古迹的历史,所以作者没去追究它的建造和来历,只说它已经卖给别人家了。卖,就是失去,仅仅在记忆中属于自己所有。失去的东西,常常更令我们怀恋。

“朱文公”是指朱熹①,南宋人。他又被尊称为朱子(不是《朱子家训》的朱子)。“文”是谥号。①

鲁迅提到“朱文公”,也因为他这时还是以成人的口吻在说话,儿童对“文”不“文”是不会感兴趣的。鲁迅像是知道我们要去看他的百草园,知道我们奇怪这园子的平常,就用了一个“似乎”来呼应我们的疑问:是啊,是很平常,好像只有一点野草(文章的气势往下面走了);“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这个“但”字很有力,眼睛一亮。鲁迅的这九个字很干脆、很坚决。胆怯的说法是:“我那时年小不懂事,还以为比较好玩”,要人家原谅自己的幼稚。但,作者已经不想再讨论了。他要快点说说珍藏于自己心里的那个乐园。

“乐园”二字,很自然地把后面的具体描写引导出来。这乐园不能是随口说说的,作者要在后面的文章里让大家看到确实是个乐园。我们把这几句话重看一遍后,再往下读。

下面的这段,信息非常密集,简直像乱拳打过来,让人眼花缭乱。鲁迅是1898年十八岁那年离开家乡去南京上学,把回来探亲也算上,至少已经七八年没看到他的园子了,他在心里存了四十多年才来说它,于是许多印象和细节喷薄而出。

鲁迅的文章,非常注意句子样式的变化。我们如果改用同一种句式来说百草园:“那里有……那里有……那里有……”,几句一读,读者就要和你再见了。作者这样写的好处还不止是追求形式上的变化。我们看,“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里面是不是有那孩子急于向人呈示宝贝的喜悦和骄傲呢?文章一进入,感情冲动地一下子把整个园子给抱住了,因太多东西实在说不过来了,他把镜头从整个园子的大景推到泥墙根一带的小景。一直要到“有人说”,他才喘了口气,带出一点男孩捣蛋的小故事。故事三言两语地说完,没吃到可以成仙的何首乌,有点遗憾,他又安慰你一下,告诉你确实可以吃到的覆盆子,连颜色和味道都记得那么清。

这段文章里,看也有了,听也有了,玩也有了,吃也有了;天上也有,地上也有;动物也有,植物也有,“有人”也有,泥墙断砖也有。是不是非常丰富?如果仔细去读,这“乱拳”的拳法不乱,它的先后次序、意思的轻重和转换都是精心安排的。难能可贵的是,安排之后的文字还是十分自然,那种兴冲冲的情绪一直延长下来,人们不觉得假装天真、故意调皮,而是被带入了情景。

从写文章的手法上看,从这段开始,作者暗中换了一双眼睛。他改用儿童的目光。这种直接的儿童视角的叙述,比“我记得那时候”少了一道隔在中间的窗纱,更为贴近读者,贴近童年。用童年的自己拥抱童年的乐园,更写得出它的好。

这段文章里还可注意的是有许多动词。动词用得好,常常让句子鲜活起来。如果名词是句子的骨头的话,动词就是肌肉。是不是有力,是不是灵巧,表情的悲喜,多半是它的作用。那些和平常不一样的写法,我们一看就能找到,而且一学就能学到手,各位都是聪明人,我就不多说了。学过特殊的之后,请注意一下另外的地方。黄蜂胖了,所以是“伏”;叫天子轻捷,因此“直窜”。很贴切。因为是用儿童的语气写的,他没让各位猜谜,去猜想黄蜂的胖瘦,而是自己先说了出来。看看,儿童比成人可爱多了,虽然捉弄那个斑蝥,却还没学会用词语捉弄别人。

我们再看看那些不出奇的词:翻开,遇见,按住,拔,弄坏,摘到。这段文章之所以稳得住,更多是因为这些准确而不奇异的词。如果我们在作文的时候,绞尽脑汁地把每个字都处理得跳起来,效果往往适得其反。除非你存了心不想让人读,否则,一读一跳,蹦蹦跳跳,怎么还能读到文章的意思呢?就像我们想到动物,譬如说大象吧,一想就想到它的那根著名的鼻子,而把它眼睛长得如何忽略了,把整体忽略了。多年前,我到上海动物园去采访,刚进象宫的后门,大象你看它傻,它却乖觉得很,一甩鼻子,就把什么脏东西朝我这个生人射来。管理象宫的小伙子告诉我,大象和人最像了,寿命也差不多。我问象鼻子,他却告诉我,象的眼睫毛是最漂亮的,连明星都要嫉妒。我壮着胆走近一头小象观察,呵呵,果然如此!
这段文字,等我们以后学到“七律”、“五绝”等今体诗,就能闻出来,它用了一点写诗的手法。就是本课后面说到的“对课”。“碧绿”对“紫红”,“长吟”对“低唱”,很工整。但这毕竟不是写诗,所以作者将它处理得若有若无,我们读起来也不觉得他的刻意。

像对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急切地把园子里的诸位点了一下名后,作者开始讲故事了。

因为这篇文章是色调温暖的回忆,所以作者在拐弯抹角的地方处理得很婉转。要讲故事了,他还是从草说起。这样就和上文拉上点关系,把文章的转折打磨得平稳。草里有蛇,很大的蛇,毒蛇。为什么说它是毒蛇,我文后解释。顺便一提,这里又用了一个“相传”,用在这里有点神秘的感觉。说蛇“很大”,多点孩子的口气,“相传”下来的蛇应该是“很长”,但儿童常以大小论事物,对大小更有感觉,因此这里用“大”来吓唬人家和自己。

长妈妈出现了(长,以前的书中念zhǎng,后来有识之士争论了一番后改过来了)。如果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老奶奶,给我们讲这样的民间故事,按许多作家的回忆,这往往是写作的启蒙。(鲁迅的祖母蒋老太太给他讲过《猫是老虎的师傅》、“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的故事。)长妈妈的这个故事很精彩,如果没它,百草园就太像一个电脑游戏了,这里摸摸,那里按按,快活得没有心事。现在精彩的故事来了,出场的有美女,还有老和尚。美女与老和尚放在一起是不是有奇异的感觉?还有“妖气”,“机关”,怪物,宝盒,金光,飞蜈蚣。(写到这里,我真的听到书房门外传来一声怪叫,像电影《简•爱》中的夜半叫声。打一寒颤,忙开门去看,厅里黑黑的什么都没有。问睡了的女儿,她说没听到。奇怪!)这样的故事是孩子爱听又最怕听的。长妈妈看来很会讲故事,紧要关头处理得很聪明,比如“向他一笑,隐去了”,很有诱惑,又神秘兮兮的。再比如,“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这“沙沙沙”三个像声词多好,情境如在眼前。童话大王安徒生最早时候写过一篇《打火匣》:“公路上有一个兵在开步走——一,二!一,二!”有人没把“一二、一二”翻译出来了,就少了许多好味道。(很抱歉我没找到译者的名字;那个对两种译文的比较也是别人说过的,我忘了哪位作者的文章,只能在此对着天空向两君致谢。)金光是“豁的一声”飞出去的,你要让一个孩子舍弃声音就把金光飞出去,那非常不合“孩情”。那个老和尚是老谋深算的样子,人家已经“抖作一团”,他“却道无妨”。亏得有他,否则真要被吓死。

鲁迅在长大之后,不要靠法宝来壮胆,说到类似的故事,态度不一样。比如流传非常广的民间故事“白蛇传”,他同情蛇精白娘娘,很怪法海和尚多事。此刻,他还是孩子,所以只觉得做人之险,为自己的小命担忧,看老和尚像看救星。如果他把日后的感想提前到儿童时期就发布出来,文章就被损坏了。不可信的文章是最要不得的。鲁迅是大师,不用我们为他担这个心。他做得很有分寸。

文章到这里,有个小地方值得说一下。作者写了“直到现在”四个字。这四个字使得叙述中断了一下,让我们想起这是一个人的回忆。从文章结构上说,这个停顿和文章开头有个照应。但也不能走得太远,一个劲地停顿下去。那种陌生声音叫他,他仅仅指出“然而都不是美女蛇”而已。“文革”的时候,有人从鲁迅这句话中读出很多战斗的意思。其实他并没有借题发挥,像我这样东拉西扯。讲解是比较理性的分析过程,而故事要一气呵成。像在电影院一样,如果中间插进一个“跑片未到,稍等片刻”,把大家硬是拖出来,再进入故事又要好一阵酝酿。本来可能哭一哭的,这一下哭不出来了。鲁迅不做“跑片未到”的事情。

上面的“直到现在”四个字也是转折的需要。要换话题了。前面是用了“长的草里是不去的”来转,像电影中的“渐隐渐显”,这里用较明确的切换。

冬天来了。前面没提到过季节,但一望而知是春夏,作者省去一点笔墨。不知作者是不是那么想的,反正这般处理的实际好处是使文章多些变化,而不必春夏秋冬地排着队说。还有,这是孩子的故事,丢三拉四也没关系,做得太周到反而不像了。

我们注意到,作者总是挑选最有意思的事情在说。记忆本来就有个特点,它会过滤许多东西,点亮一些东西。这里,作者点亮的是下雪的冬日,不下雪的日子被他一笔带过。他还把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做雪人也两笔带过,让各位不再问他为什么不去做雪人。没什么可问了,就能专心看他捉鸟。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的意识还没在绍兴萌生。(全球的环保意识,是从那本由非凡的美国女性R•卡逊所写的《寂静的春天》开始的,那是1962年。实在太迟了!)如果说鲁迅作品也有缺憾、有时代局限的话,这里是一点。大家读了课文千万不要学他也去抓鸟。

我家没有园子,所以平生只抓过一次鸟。那是一次笔会(笔会就是作家们在一起,见面、谈谈、玩玩、有时也写点东西的聚会。通常选在风景较好的地方,这样你再不进步只能怪自己笨了),在大连住临海的旅馆。有天来了台风,一只不知姓名的小鸟闯进我们房间,我和同伴七手八脚地把它抓住,见它头顶受了伤,出血,便养在茶缸下想让它疗养几天。它宁死不吃我们给的食物,脾气很像鲁迅说的那种张飞鸟,一直在顶撞着要求自由。我们和鸟虽非同类,也深知自由的可贵,更怕它一头撞死,就放了生。阳台上,刚一脱手,小鸟振翅而去,被风箭一般吹向茫茫大海,一会儿就没了影子。一连几天,我们都为那鸟儿担心,好像是自己害了它。鸟对人的不信任已经太久了,鸟有太多的理由不相信人。我曾写过,现在,这个城市常常照面的动物只有蟑螂了。我书房的窗台偶尔会飞来一只在1958年被认为是“四害”的麻雀,它叽叽喳喳的欢叫像是仙乐。我老实坐着,一动不敢动,唯恐惊了它的歌唱。将心比心,我唱歌的时候也不喜欢别人打搅。

我们再讲下去。人捉鸟的本事大概在原始社会之前就学会了。那时候食物较少,为了活命,见什么必须吃什么,所以不能怪我们的祖宗嘴馋。后来稍微有吃了,但老天无常,要闹饥荒,这捉鸟的本领还是忘记不得。杜甫怀李白说:“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梦李白二首之一》)可见唐朝的罗网也很厉害。闰土家是穷人,因此他父亲比鲁迅的家人更懂寻找可吃的东西。作者打听来许多操作规程,一步一步做,成绩还是很差,只好再向那位捉鸟高手讨教,“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就是那么简单。世界上的事情,高手和低手之间往往只差这薄薄的一层。

那鸟也真是可怜,天在下雪,它们没有房子没有寒衣,饿得受不了,挨着冻出来找东西吃。各位不妨设想,“久已无处觅食”那是什么日子!好容易看到一块白地,一点食料,不料却是人设的陷阱,要拿性命去换。它惹了谁了?人在鸟的面前是强者,仗着脑袋大,爱耍小计谋。鸟拿他们当然没办法了;但愿他们自己不要掉入别人的陷阱才好。各位以后长大成人,看到这种雪地里的免费食料,也请多留个心眼,别慌慌张张就跑到中间去。

作者的好日子到头了。他不能常来园中,被送去上学了。对家人为什么送他去上学,他一连用了三个“也许”,表示情绪的懊恼。为什么上学,这会儿他是想不出来了。他明白无可逃脱,所以也不再想下去了,用一个“总而言之”来概括自己的无奈。他比较新式地用了“Ade”来和园子里的各位哥们再见,犹如今天各位对“死党”说的“bye-bye”。我知道作者日后在日本仙台学过德语,至于他为什么在此用德语而不用英语告别,我不清楚。也许是以为它们听得懂德语吧,也许那时流行“Ade”吧,也许这个词的发音听上去更多“别了”的感情吧……总而言之,百草园的故事到此结束了。

有个小地方,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我在“总而言之”后面用的是逗号,而课文里是用冒号。两者都可,但按照今天的标点习惯,这样的地方通常用逗号。

留给大家想一想的问题是:

作者在文章里为什么不说“真可爱”、“太有趣了”、“我兴奋极了”、“我永远不能忘记”这样的话?

百草园本是一个菜园,据知情人回忆,里面种有黄瓜、萝卜、南瓜、茄子、扁豆、辣椒、白菜、油菜、芥菜、罗汉豆(蚕豆),那些植物色彩纷呈,模样也算可爱,作者为什么一点都不写它们?

三味书屋离百草园约三百步,中间要过一座桥。那时机动车还没传到中国(用汽油的汽车是1886年在德国诞生的,时速18公里,被当时人惊叹为“令人窒息的速度”。上海1901年才引进第一辆汽车),路上比较清静,所以上学的路上不惊险。鲁迅去三味书屋读书是1892年,已十二岁。(之前的七岁时,他在本宅的私塾由叔祖周玉田开蒙,已经识些字了,到处找书看。)那时的中国还是清朝皇帝当家,所以他的脑后应该梳一根辫子。多亏头发长,学生们上课时,拔下它来接长,系在梁上,在头发上挂了纸片“发电报”玩儿。后被老师发觉,相互抵赖,大家怀疑这玩法是鲁迅发明的。

中国的私人办学是有传统的,始于孔子。一个老师,十余个学生,就是一间像样的学堂了。三味书屋里,鲁迅的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一人教学,后来次子寿洙邻来帮他,父子俩像是现在大学的教授和助教。寿老先生近视,有天闭目养神,眼镜上叮着个蚊子,等睁开眼睛,他竟举头大嚷:“屋里有只鸟,屋里有只鸟!”学生大笑,老先生也笑了。老师近视,按鲁迅的说法,“于我们是很相宜的”,可以做点小动作。

凡是学生,要交给老师一点物质上的东西,这规矩从孔子时代就立下了。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我未尝无诲焉。”这个“束修”,简单说就是一束干肉,在当时是很微薄的礼物。谁送孔夫子一点干肉,老先生就愿意教诲他。(顺便提一下,这是孔子“有教无类”的光辉思想。“类”是种类,类别。不分贵贱、愚贤,他都乐意教。比今天给钱也进不了大学,是不是开明多了?)有个说法常用到的,叫“文人雅士”,雅士谈钱比较俗气,把学费改称束修好听多了。鲁迅上学,因老师“极方正、质朴、博学”,束修较贵,据鲁迅的大弟弟周作人说,每节是大洋两元。(旧时用古历,没寒暑假划分上、下学期,民间习惯上把一年分为清明、端午、中秋、年节四节。)那束修不是好拿的,《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亲当上了就赖不过去,师生关系却要两厢情愿。一旦当了老师,执教不严要受谴责。各位的老师如果严格要求你们,那也是因为传统,必须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并非老师要和你们过不去,他只是不想见你们和自己的将来过不去罢了。三味书屋的学风好,学生还小,难免调皮,但不打架。各位有兴趣知道旧时的学生是怎么打架的,如家里正好有中国最伟大的小说《红楼梦》,可翻到第九回,看他们如何大闹书房:笔砚乱扔,毛竹大板、门闩、马鞭挥舞,直打得落花流水。那种上学法,当然书也就念不成了,不如各位在自己家门口打,还可省下束修。

当时人读书,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秀才、举人、进士,一级一级考上去,非常有章法,考好了可以当官。鲁迅的祖父是进士,父亲是秀才。科举这件事的影响太大了,到现在还有“考状元”的说法。我们今天知道一个大概就可以了,等以后学习鲁迅小说《孔乙己》的时候,我再多说一些。

鲁迅刚入学时座位在南墙下,他借口有风,要老师把他调整到北边。据寿洙邻在《我也谈谈鲁迅的故事》一文中的披露,换座位是为了光线亮些,可看他埋伏在抽屉中的小说杂书。鲁迅喜欢读汉魏六朝的文章,“故往往置正课不理,其抽屉中小说杂书古典文学,无所不有。”他聪颖过人,不埋头于正课,从不出声读书,却不等老师讲解就能领悟,不仅不欠课,还为同学捉刀(代笔),“语多发噱”。我们课文里说到“对课”。老师出“两头蛇”(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好汉解珍的绰号)三字让他对,他脱口就对出“四眼狗”。

背景说完了,我们把后半截课文看下去。

第一天上学,对那时的男孩们来说最为郑重其事,所以有仪式。行礼行的是“四叩四拜”之礼。“叩”是叩头,又叫磕头;“拜”是作揖,就是拱手并鞠躬。先生还礼也是作揖。那时是学生先叩头,老师后还礼,不像今天上课前老师先说“同学们好”。上面说到过,孔子创私学,他是所有老师的老师,老祖宗,所以一上学就要拜他。旧时,一个人最要敬重的是“天地君亲师”。现在“君”(皇帝)没有了,应该敬重的是“天地亲师”。古人的说法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视老师为自己的父亲。当然,老师也爱护学生,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那剩下的“天地亲师”四个字,翻译成现在的语言,就是:热爱自然,尊敬师长。写这句子时,我刚意识到,当代人更进了一步,已把“师”提到“亲”的前面来啦。

鲁迅的一生,有三位老师对他影响很大:寿镜吾、章太炎、藤野严九郎。课文里说的“我的先生”是指寿怀鉴,字镜吾(1849-1930),清朝的秀才。

在古代,梅花鹿象征幸福吉祥长寿,是好动物,所以让它伏在三味书屋的当中。参拜过后,老师在课文中登场了,他和蔼地答礼。这个“和蔼”可以和上文的“最严厉的书塾”连在一起看。因怕严厉,所以对和蔼的感触就很深,先要说出来。然后是肖像描写:高、瘦、须发花白、戴眼镜。这是文字无奈的地方,如果是图像,只要出示照片一张,大家就有印象,文字只能大概地说一说。你说得再多,人家还是糊涂。所以,如果不为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我们写文章时不必在这上面费太大的力气。我们看下去,作者毕竟十岁多了,知道尊敬老师,尊重好的品质。这些话应该是他父母在上学前的叮咛,现在由他来转述,表示他的认可。一席话,看起来像是过程性的交待,其实是作者在三味书屋的底线。他再不懂事,也不超越这个底线,不会做出《红楼梦》中的肆无忌惮。

可是,各位也都写过校园生活。如果就写向老师行礼,上课,下课,中途去个厕所,这文章还如何能看?总要找点好看的东西来慰劳一下读者吧。

他很会找机会,在“将要退下来的时候”问。这看起来是在写事情,同时也是写人物的性格。就如你们,有人会在上课时举手提问,有人会打断老师的讲课问,有人在老师心情好的时候问。有人鲁莽,有人憨厚,有人乖巧。作者取的是平常态度。因这段情节的背后还隐藏着一层意思:作者并没觉得问一问有什么不对。他不是要捣乱,不是难为先生,仅仅是好奇。况且,他还会自以为很体贴老师,没影响授课。

他得到的是“不知道!”和“怒色”。

老师因为严厉,因为旧日上学是为了考学不为求知,这样的回答是可以想见的。但他是“方正”之人,仅是怒形于色,并无发怒的动作,没有借题发挥地打学生板子。

这孩子想出来的理由是老师要自己专心读书。

鼎沸的人声低下去了,一个声音高了上来。不仅诵读,还微笑,“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他不是表演,而在自得其乐。画面配上奇妙的古文,鲁迅在这里用的是诗的语言,情不可遏,又如一则感人至深的戏剧场景。

这是三味书屋中最值得一记的一幕,书屋藏有书的气息,人的精神。文章至此达到“高潮”。为了这一高潮,前面做了许多铺垫。从“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开始,都在为写这一笔效力。可是,我们在读“捉了苍蝇喂蚂蚁”时,谁能猜到这故事会这样结束?

我说“高潮”一词只是比喻。鲁迅顺势写来,做得不露痕迹,他没用一个吓人的情节来收尾。他是把文章推到了意境的高处,让我们看到书还能这样读,看到一个人为书而如此快乐。

这篇文章的最后落在“没有了”。画没有了,百草园没有了,童年少年也早已没有了。作者虽然心有不甘,依然被命运打发在厦门,去和他不喜欢的人为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15
"四眼狗“只是对戴眼镜的人的一种戏称,并无侮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