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是让孩子住校还是租房子陪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6
住校,当时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父母工作比较忙,不能保证给她提供完整的家庭陪伴,单独把孩子放在家里,担心抵不过电子产品的诱惑;二是中考压力比较大,住家学习效率低下,作息时间也无法保证;三是从孩子长远规划考虑,结合她个人兴趣特点,选择了适合的中学。
经过一年多学习,我和孩子都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我能感受到的住校好处:一是亲子关系明显改善,父母和孩子之间多了理解,沟通也更加顺畅,有效避免了青春期孩子和更年期母亲的冲突;二是孩子学习自主性提高,孩子在老师指导下,完全自行安排学习计划,越来越注意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三是孩子身心发育十分良好。孩子没有吃得没有家里好、住的没有家里舒适而影响正常发育,每天和同学在一起吃住,感到非常开心。
有人提出,初中住校有点早。这绝对是因人而异。从班级整体情况看,多数家长没有后悔给孩子选择住校,孩子住校后也都适应得非常好。但个人认为,孩子若选择住校,需要做好几方面准备:一是和孩子充分沟通,让孩子接受和认可住校生活;二是给孩子目标激励,让孩子懂得如何学习、如何获得认可;三是给孩子充分信任,让他有种我的命运我做主的使命感。
其实,住校不是孩子适应不了,更多是家长不放心而已。

先谈住宿的好处。第一,从孩子自身的角度出发,住宿生活能够锻炼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内务整理等基本技能;第二,对于孩子与他人的关系而言,在学校这样的集体生活中,他能拥有一群与他一起学习生活的好伙伴,有助于他慢慢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好的集体环境也有助于他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第三,从社会角度看,一个人终将是要离开家,进入社会,住宿生活是走出舒适圈的第一步,即使现在不需要住宿,到了高中或者大学以及以后工作也很大可能长时间在外,提前适应在外生活,这样到时候就不必因为突然的独立生活而苦恼。

但是住宿生活也并不是完美的,因此我要谈一谈它的弊端。首先,因为住宿基本上是长时间都留在学校,很少有机会回家,所以中学阶段学校的环境比家里的环境更重要。有些同学以为摆脱了家人监管,在校结识了不好的同学,产生逆反心理,瞒着老师不知不觉间试着做不好的事情。其次,如果孩子并不十分愿意接受住宿生活却被迫接受,可能对他造成一定的压力,拒绝参与住宿生活,总是恋家,心思不能专注于学习,只会适得其反。

总之,我认为住校是利大于弊的,叔叔阿姨们不妨放手让孩子们勇敢面对生活。但是请一定要和孩子沟通交流好,聆听他们的想法,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如果孩子可以接受,那么就放心让他住宿;如果孩子对此抗拒,那么在多次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就暂时放下这个念头,毕竟每个人的适应能力都不一样,要尊重他的选择。另外,在初次住宿前期建议还是要多和孩子沟通,帮助他尽早适应新生活;也可以寻求老师帮助,毕竟初中的孩子还是需要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