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窑是始烧于什么的民间瓷窑位于福建德化县

如题所述

德化窑是始烧于(宋代)的民间瓷窑,位于福建德化县,以低铝高硅的“象牙白”为其代表作品而闻名于世。

宋代瓷釉含氧化铁量是0.29%,明代则高达0.59%。因此,宋代的瓷胎致密有少数气孔,而明代的胎坚致、无气孔。

烧成温度达1200°±30℃,用较强的还原焰烧成。而且在造型方面,无论是菩萨、观音、罗汉或达摩,均是性格突出,动静分明,在衣饰和手势的处理上,更是匠心之作。其他如仿古铜器和箫笛一类的瓷制乐器,亦十分精美。

评判方法:

1、明代德化窑鉴定胎土特征:德化窑瓷土含铁量低,可塑性强。胎土淘炼精细,胎质致密,洁白无杂质。

2、明代德化窑鉴定釉面特征:光照下迎光观察,其釉色白中隐现粉红或牙黄色调,故其白瓷有“象牙白”、“猪油白”之称。在国际市场上,还被称之为“中国白”和“鹅绒白”。

3、明代德化窑鉴定造型特征:其瓷器造型主要杯、碗、盘、炉和仙佛一类人物雕塑等。而人物雕塑则是最精彩的,其内容主要为民间供奉的仙佛之类的人物。其雕塑形体优美,比例合适,面部神态安详。

其使用了捏雕、堆贴、雕刻、粘接等多种手法,雕塑得十分精细逼真。做到了毫发可鉴、珠粒可数,衣薄如布帛,衣褶自然重拂。特别是人物手指,细致入微,甚至连指甲也可看出的程度。

4、明代德化窑鉴定款识特征:当时德化窑涌现出一批做这类器物的能工巧匠,有何朝宗、林朝景、张寿山、林捷隆、陈伟等人。这些人名不见经传,但作品流传于世,常有他们的款识。在一些明代白瓷观音上,可见到有何朝宗的葫芦形印记。“何朝宗”三字为篆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