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古人臆想出的唯心哲学吗?佛、神的神奇都没有现实的证据支持呀?教人如何相信?灵魂是由何而来的呢?因果、对错、伦理有时是混杂的,例如A国的恐怖分子在另一些国家里可以是民族英雄。其它宗教的学说都是假的吗?我想有一个信仰,但是似乎都是那么不可信,那么没有逻辑,起码能让人有依据去相信ta呀!我无法接受没有原因的、盲从的崇拜和没有逻辑的,无法证实的推论。
各位回答的都不错,所以投票选择最佳答案吧!

你的问题很好,大疑大悟 小疑小悟 不疑不悟

佛陀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被天文学证实

佛陀所说的水中的小虫被医学证实

佛陀所讲的因果在哲学中也有,只是没有佛陀讲的详细。细到起心动念。

佛教中所讲的轮回不断的被事实所印证。

http://hi.baidu.com/%C4%BE%D2%EF/blog/item/366b11d92183d7ee38012f27.html

我是信仰佛教的。给你介绍一下我对佛教的认识,供你参考。

佛教最吸引我的就是那深广无边的智慧,以及他们的慈悲救度。佛法真实不虚。修证真实不虚。

佛教是教育,我跟随佛陀教诲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让自己有修养。
吃素以后得到身体健康 放生助人让我心情愉快。戒杀之后才真正体会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的慈悲,也学会爱护一切众生。

因果是佛教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以前总是觉得生活对自己的不公,学习佛法之后,了解因果,才知自作自受,于是改变自己的行为,做事以前能够想到果报,给自己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磨难。

最受益的是佛法。佛法是智慧之学。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让我眼界开阔,尤其是修心,更是受益无穷。
了解真心本性,从而不再执着虚幻的物象,给自己的一个快乐的人生。

佛教是佛陀至善圆满的教育。

http://hi.baidu.com/%C4%BE%D2%EF/blog/item/0484fadd9ede98325882dd2c.html 网络上的佛教资源 供你学习了解

有佛教电影 佛乐 经典 法师讲经网站。。。。

南无阿弥陀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11
佛:觉悟。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人就是佛。
佛教:佛陀关于宇宙人生真相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佛法:觉悟的方法,也就是成佛的方法。
学佛:向佛学习,学习如何觉悟,最后自己觉悟,并且帮助其他众生也觉悟(自觉觉他)。学佛不同于佛学。
教材:佛经。
老师:佛陀,菩萨,高僧大德等。
学位:阿罗汉比喻为学士,菩萨比喻为硕士,佛比喻为博士。
原则:六度——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佛法最可信。理由有:
1.说法的人最无私。只有无私才能客观,才能公正。释迦牟尼连王位都放弃,修苦行时有时一天只吃一粒马麦!长期打坐,鸟都在头发上结窝!放弃帝王生活却甘愿托钵(乞食),其他学说的人谁做得到?
2.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深远才能得到整体的规律。从空间上,佛陀讲一个大千世界(一尊佛教化的范围,也称一佛国土)就相当于10亿个银河系,佛有无量无边,佛土也无量无边;时间上佛教讲无始无终,佛经中的计量单位——劫,小的是1680万年,最大的劫是600多忆年!而且百千万劫不算长,不可说不可说劫(10^(1.8*10^37)劫)也不是最长的。
3.包括的生命范围最广。佛法不仅是对人的说法,还是对畜生以及其他生命形式(天、修罗、鬼、地狱、罗汉、菩萨)的说法和教化。也就是说,佛法揭示的不仅是人世间的规律,还包括其他生命形式的规律。
4.佛法不说自己全能。只说全知、万能,佛法明确承认佛力敌不过众生的业力。
5.佛法讲自己还要受因果律的约束,就是佛也不昧因果,不是不落因果,而是不违背因果。佛也是要为他成佛前造的业受报的。
6.佛法明确说出自己的法有期限。所有的经书、佛像到一定时期后都会消亡不见的。
7.佛给弟子制定戒律,明确说明弟子违背戒律也是要承担责任的,也是罪过,而且对受戒弟子还罪加一等——多一条破戒之罪!告诫弟子:地狱门前僧道多!
8.佛法讲众生平等。众生本来都具佛性,将来也会成佛,因此礼敬众生就是礼敬诸佛。
9.佛陀在佛经中说了很多当时人们无法理解无法相信的东西,如一杯水中有八万四千虫,胎儿不同时期的样子,地球坏时天上出现多个太阳(从一日到七日)等等,如果是为了欺骗众生,劝导众生而故意编造,这不是恰得其反吗?
......

基于上述理由,我相信佛经是真实的,我相信佛法是真实的,我相信佛陀是讲真话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2-18
1,为什么要成佛?
佛只是个符号,是佛教用来鼓励人们从善的一个象征符号,和现在的关公像、毛主席像挂在家里的功用一样。它和幼儿园阿姨对你说“在淘气大灰狼就来了,好好吃饭,圣诞老人给你待好吃的来了”是一个道理。所以,成佛不是必须的!你学佛教还是自己悟出人生真理,本身并不以成不成佛为前提条件。只是你悟到了,你从善了,你便像佛教中描述的一样,你也成佛了。
所以,你应该意识到佛是什么了。佛是符号,是表示这个人是否生活在极大的幸福之中、是否大慈大悲地关怀他人,是否忧天下之所有、是否浦度生灵、是否因此而感到极大的快乐的一种象征。

2,为什么要度人?
渡人会帮助他人度过困难、解脱陷境、减少痛苦等等。也就是我们从小被现代教育灌输的观点“助人为乐”一样。佛教只是把这个教作渡人而已。所以当你问为什么要渡人的时候,你就想想,为什么要帮助他人呢?

3,人间有什么不好的吗?
人间从根本上来说没有不好的。像你所说的“有那么多动物,植物,那么多充满爱心的人陪伴在你身边,世间有那么多的美丽风景,那么多的珍奇事物,。。。。”看到你写的,每个人都会觉得,人间就是天堂。没错人间就是你所形容的这样,这是实时。

4,佛界和人界的差别?
佛界和人界本无差别。我看你说在形容人世间那么多美好的事物时所用的那些朴素而美好感人的字眼,我能体会到当时你已经在佛界了!佛界只是一个象征,象征你极大幸福的时候的身心所在。所以说,佛界、极乐世界都是存在与你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你作一件小善事、帮助一个盲人过马路,也能感觉到极大的人生快乐与幸福,这不是天堂是什么呢,这不是佛界又是什么呢?

5,六道度完,宇宙即以不在?
是的,从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但六道不可能度完,你、我、佛心知肚明这一点。既然你已经是明白人了,那么你我就有这个义务尽量去帮助他人进入佛界。当然,具体是用上“大灰狼的鞭策(地狱),圣诞老人的鼓励(佛界、或极乐世界)”那就要因人而异了。

6,学校为什么不开设这门教学?
问的好,首先要明确的是佛教本身就是一门教学。佛教是佛学+教育。佛学是教人从善教人享受人生极大幸福的学问。教育,是佛学要推而广之要觉所有人的一个方向。那么从这个根基来看,天下不仅仅是佛教,许许多多的哲学思想和伟大智慧都是类似的。
我们不是已经从幼儿园从小学抓起了吗,我们每天教育孩子们“要尊老爱幼、要助人为乐”。这和佛教宣扬的一样啊,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是不用单独设立佛教课程的。佛教的精华就是我们人类不断总结出的如何对待社会对待自然对待他人的智慧。
但如果你有心继续深究,你倒是可以去相关的地方学习(寺庙或专门的大学,这些地方原本就是传授佛教的学府啊),那就有点研究生的性质了。
多说两句,这个话题还要从另外一个方面进行解释。请你参考我的这一篇回答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5312656.html

7,佛教中的弱点
没错正如你所说,佛教确实存在弱点。而且曾经将就的以不同路线引领世人进入佛境的目的在今天都变味道了。都反而造成了世人的混乱。这一点是必须承认的。
从另一个角度也要说一下,佛学毕竟只是学问,因学习的人的情况不一样而产生理解的不同毕竟广泛存在。这也就会产生为什么有些人入正道了,有些人努力半天也没明白,有些人反而走向了反面。
但,值得指出的是。佛教也是和其他科学、其他哲学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的,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心灵去体会它对的地方。发而光大、不断进化下去。而不应该停留在前人的思想上叫劲!这一点到是现代的学者没作到的地方,我感到很遗憾。但我想既然你也认识到这一点了,那我们就应该努力去解决,去想办法让不仅仅是佛教应该是更多的先人伟大哲学思想在今天得到辨正的升华,得到凝练与提高,从而为人类造福。这才是正道!

8,道是什么?
建议你看看王大有先生的著作,很能清楚的解释出道来。佛学和先人的许许多多伟大哲学思想(诸如:易经、道德经等等)一样都是在追求我们生存的这个宇宙的终极真理。其中大善、大慈大悲、从宏观的角度看世界看人生等等等等都是道的组成部分。但道远没我说的这么简单,就如道德经上说的一样,道是不可言表的。

9,佛学如何发展?
刚才我已经回答这个问题了。佛学应该和其他经典伟大哲学一样在今天被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磨砺、不断接合现代科学互相促进,不断为人类发展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5312656.html

第3个回答  2009-02-12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你可以信奉,可以不信奉。
佛法作为一种知识,你随时都可以去研究和探讨。这就是佛学。

佛教的意义是‘觉悟者之教导’。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都以为念经拜佛,或在佛像前供花及香水佳果,就是修行佛法。但真正的佛法是教人从生活的经验中,去体会和理解是否为真正的真理。无论信与不信,都无碍佛教理论基本逻辑的客观性。
作为一种宗教,佛学是一种以戒、定、慧为基础的修行体系。
佛教思想同时是心理学,涉及对人类的潜意识、自我本能及自我毁灭的驱力的分析。
佛学同时是哲学,四圣谛和缘起说都是哲学上最基本的课题。
佛学和佛教的文化又是一种文化,对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不懂得佛学就不能很好地研究这些问题。
文化、哲学、心理学等等,构成了佛教的社会生活。
第4个回答  2009-02-12
信则有,不信则无。也就是说:你想要体悟的话,必须是先信而后有。如果你说,先让我体悟到,然后我再信。但在不信的前提下,你体悟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