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什么是南太常寺卿

如题所述

太常寺卿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官职名称,属于宗族祭祀的长官,原名奉常,起源于汉景帝时期。至南朝梁陈与北魏始称太常卿,北齐称太常寺卿,为太常寺的长官。历代沿置。唐制,太常寺卿一人,正三品。朝廷举行大礼时由太常寺卿赞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31
明朝中央政府中有五寺,分别是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其主官称之为“卿”,比方说太常寺就是太常寺卿,正三品。

明朝的太常寺的主要职责,一是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祭祀时充当主祭人皇帝的助手。二是主管皇帝的寝庙园陵及其所在的县。

比较特别的是,明朝在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仍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并完整的保留了一套中央管理机构,问题中的南太常寺卿就是保留在南京的太常寺主官称呼。

供参考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