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如题所述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从传统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称“双半社会”。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封建国家后,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一定发展;国家形式上保持独立和主权,而实际上政治、经济都被帝国主义所控制的社会形态。

半殖民地国家或者受一个帝国主义控制,或者受几个帝国主义控制,在国内形成代表不同利益的官僚买办集团。旧中国是受着几个帝国主义侵略和控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从政治角度看,主权遭破坏,列强干涉中国内政,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从经济角度看,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日益殖民地化。

《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秩序形成。半殖民地的历史是中国沉沦,遭受侵略、掠夺、奴役和屈辱的历史。

半封建是指封建主义(封建的制度、生产方式、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逐步瓦解,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制度在中国逐步传播、发展的过程。这是个历史的进步。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推动近代中国进步的主要力量。但封建主义在中国根深蒂固,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仍起着阻碍近代社会进步的作用。有部分独立权,但没有完整的独立自主权。

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

近代中国的历史主要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本国腐朽统治者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历史。其中,不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方式不同,同一个帝国主义列强在不同时间段的侵略方式也不同。这主要表现为:

  一、19世纪时,虽然我们笼统把欧美日等强国称为列强,但这些国家的政体各有差别,其国策方针也不一样。因此这些国家对中国侵略的侧重点就不一样,有的侧重土地,有的侧重赔款,还有的是通商口等等。

  二、19世纪也是资本主义在欧洲从自由资本主义运动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也影响了这些国家国内政治形态和其对外的外交方针。

一方面,在这些国家中,社会完全分化成两个对立的集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些国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机器来镇压可能的社会革命。

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在瓜分完了全球的殖民地后,为了实现资本的增值便要进一步开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市场,同时彼此间的利益矛盾也越来越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3

使中国从传统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从政治角度看,主权遭破坏,列强干涉中国内政,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从经济角度看,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日益殖民地化。

《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秩序形成。半殖民地的历史是中国沉沦,遭受侵略、掠夺、奴役和屈辱的历史。

形成原因 

与欧洲等地的发达国家不同,当时的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态,形成了比欧洲国家更为强大的自然经济。长期的封建社会使人民对世界形势缺乏足够了解,整个社会普遍存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心态,排斥外来文化。

在商品经济不甚发达,自然经济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雇佣劳动现象受到当时的意识形态制约而难以发展。导致社会生产力迟滞不前,国力相较于资本主义国家有极大的差距。

在政治上受到外国的控制,为倾销商品而控制海关关税;通过设立租界开设工厂。使得国家在全方位受到资本主义的控制,但依然存在着形式上的主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5-15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从传统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称“双半社会”。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封建国家后,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一定发展;国家形式上保持独立和主权,而实际上政治、经济都被帝国主义所控制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国家或者受一个帝国主义控制,或者受几个帝国主义控制,在国内形成代表不同利益的官僚买办集团。旧中国是受着几个帝国主义侵略和控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从政治角度看,主权遭破坏,列强干涉中国内政,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从经济角度看,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日益殖民地化。
  《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秩序形成。半殖民地的历史是中国沉沦,遭受侵略、掠夺、奴役和屈辱的历史。
  半封建是指封建主义(封建的制度、生产方式、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逐步瓦解,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制度在中国逐步传播、发展的过程。这是个历史的进步。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推动近代中国进步的主要力量。但封建主义在中国根深蒂固,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仍起着阻碍近代社会进步的作用。
  有部分独立权,但没有完整的独立自主权。
第3个回答  2016-04-22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9
1.19世纪40-60年代是近代列强侵华的开始阶段。英国于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继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蒸汽时代,列强侵华的主要目标是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俄国以扩张领土为主)。侵华的主要表现为发动战争。侵略范围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
  侵华史实主要表现为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并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思想上,“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对外上,清政府由闭关锁国转向被迫开放。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此时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逐步进入电气时代。英法实力下降,美日实力逐渐上升,帝国主义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加紧对外侵略并分割中国。侵华特征表现为列强相互勾结共同侵略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时采取“以华治华”策略,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
  侵华史实主要表现为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上,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推动民主革命新高潮出现(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有力的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经济上,列强侵略严重摧残中国民族经济,中国进一步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但客观上进一步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从而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奠定经济基础;思想上,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有力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形成近代中国的两次思想解放潮流。
  3.一战至二战期间,由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没能大规模侵华,但未曾停止其他形式的侵略扩张,此时美日加紧对中国争夺且矛盾不断加深。受二三十年代大危机的冲击,日本法西斯势力猖獗,先后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最终中共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4.二战后,美苏实力大增,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美国企图称霸全球,确立“扶蒋反共”方针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但是,中国人民在中共领导下取得了三年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挫败了美帝国主义的阴谋,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并成立新中国,最终结束了长达110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这是列强侵华的结束阶段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