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没有规模以上工业的乡镇办事处怎么考核

如题所述

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型企业,搞好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工作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工作。本人就兴宁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搞好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工作谈谈几点看法。一、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工业经济总量波动大。现行的工业统计报表制度规定:月度工业总产值是名录库中每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级汇总而成。因此,工业总产值与单位名录之间就存在着莫大关系。现行统计制度规定的分界线是年产品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有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若达不到500万元,则按统计制度规定应将其从规模以上名录库中剔出。另外,一些企业破产倒闭,也必须将其从名录库中删除。这就使得许多企业上年是规模以上企业,有工业总产值,而在本年因为销售收入没有达到500万元以上或因为破产倒闭而没有被列入月报范围,因此本年的工业报表中不能体现该企业今年和去年的工业总产值。这就会出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大大减少,而增幅却仍然大幅上升的“怪”现象,这样在计算工业发展速度时,增长速度存在不可预见的拔高现象。 2、规模企业漏网多。近年来,由于部分国有企业纷纷进行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或个体私营企业或租赁企业,原先经过长期努力而建立起来的工业统计网络被打破,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想方设法隐瞒收入,使得一些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向统计部门报的数字没有500万元,从而不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录库,以摆脱统计报表制度的束缚。同时由于月报名录库中的单位基本上是在年初确定,此时正值城区政府统计部门业务最繁忙的时候,各种年报和月报都交织在一起,而且统计部门人员紧张,往往一个人兼搞几个专业统计。于是专业统计人员的精力都集中在报表的逻辑关系审核上,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核实这些企业上报数据的真假,企业报多少就统计多少,致使一些企业成了漏网之鱼,没有进入名录库。在城区,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辖区范围内,部分剥离、改制及租赁厂房的企业正好游离于省管、市管、区管范围之间,成为“三不管”企业(城区统计局管不了,企业改制无主管部门),这些企业尽管达到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标准,如果企业不主动向统计部门报送有关报表,这些企业就将被漏掉。 3、租赁企业报表报送难。近年来,一些自身发展不够景气的企业纷纷把厂房、设备承租给个体户、私营业主或外地企业承包租赁经营,由原来的一家企业衍生成几个新企业。尽管原有企业被保留下来,但原企业没有生产经营活动,只向承租者收取租金;而承租者虽有生产经营活动,但生产厂房和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所有权不属于它。这样统计部门收集报表就增加了难度,如果要求原企业报,由于不了解承租者的生产经营状况,各类指标必须由承租者提供,遇到有顾虑不配合者,销售收入、利润及产值等指标很容易出现漏报瞒报现象;如果要求承租者报,相当一部分企业报出的销售收入又达不到500万元,按理又不能列入月报范围,则有部分工业总产值就要被遗漏,还有一种企业在南宁市其他城区注册,在兴宁区生产,其他区找不上它,因为它的生产经营场所均不在他们区;兴宁区也找不上它,因为它并未在兴宁区注册,即使找上它,它以在其他城区已上报为由推得一干二净。 4、敏感指标漏报多。近几年来,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地区经济的生力军。但是这些企业的管理不够规范。企业仅设置了财务人员,收支没有规范健全的台帐。他们对工业总产值、产量等指标基本上均能如实填报,而销售收入和利润等敏感指标瞒报、漏报现象就比较严重,在财务报表方面,除了极少数企业领导是为了显示其优秀的管理能力,利润指标偏大外,大多数企业为了少纳税,利润指标一般普遍偏小,甚至常常是亏损的,绝大部分企业常把利润作为负数处理。 5、统计机构设置和统计人员安排不到位。随着企业改革改制的不断深入,大部分企业成为民营企业,统计机构的设置和统计人员的安排不到位,许多民营业主认为,我已经有了会计,统计可有可无,又不会给我带来利润,如果专门安排一个人搞统计,我就要多发一个人的工资,如果要兼职统计,就会分散精力,况且我的企业进入了规模以上笼子,就无形中增加了负担,而且一举一动都在统计局的监视之下,因此他们对企业的统计工作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甚至是特别反感。二、搞好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看法 1、建立规范统一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录管理制度。为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退有序,必须对其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录管理制度,对其中企业的进入和退出,要统一标准,统一时间,且年内一般不作变动,为使年快报和年报的统计口径相一致,可将名录库维护时间定为次年定报起始时即可。这样年报和快报的数据就能很好的衔接,不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增加一次维护,有利于加强对名录的动态管理。 2、统一城区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录库的条件。为了便于实际操作和同上期相比较,把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录库的条件统一成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虽然在近期内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有所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的数据质量。 3、完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设置统计机构或指定负责统计工作的部门,并配备与统计任务相适应的专职或兼职的具备执行统计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的统计人员。二是要登记好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原始记录可以采用纸介质或电子计算机磁介质进行登记,但必须凭证齐全、计量准确,记录真实、完整,填报及时。企业统计台帐的记载必须与统计原始记录数据一致。做到准确、及时、完整、清晰。三是要保管好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包括:统计台帐、调查表、综合表、图表、文字说明、统计报告、统计分析及计算机等磁介质储存的统计数据信息等。企业内部自制的原始记录必须明确填写要求,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编号,格式规范,完整配套。 4、实行区域统计。旧的统计管理体制下,各部门按照条块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很容易遗漏“三不管”企业。对城区实行区域统计,按照经营地域原则将辖区内的规模企业由区域统计部门负责统计,既明确了责任,减少了互相扯皮推诿现象,又能够对辖区内宏观经济管理提供更多更详细的资料,便于区域经济更好地发展。 5、制订租赁承包企业的统计管理办法。目前,各地对租赁承包企业没有统一规定,有的地方规定由原企业统计,有的地方规定由承租者统计,这对区与区之间横向比较和考核工作造成影响。应尽快从制度上规范承包企业的统计工作,统一由承租者统计,便于统计部门统一口径,统一操作。 6、启动“企业信息化工程”。按照统计信息化的要求,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通讯及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企业统计数据的采集、汇总、分析和上报,实行统计直报制度。要实行统计直报制度:一是要加强基层统计人员的计算机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够胜任统计直报工作,二是要开发更简单更实用的应用软件,以便于基层操作。保证企业只要具备上网条件无需安装任何软件即可实现网上直报。 7、加强报表审核。企业上报的各种统计调查表,报出前须经企业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人员审核,经企业领导签字、并加盖企业印章后方能报出。一是在填表和审核时,应严格把好统计数据质量关。企业有生产,就应有财务指标,有原材料消费,有工资总额,各表各指标之间应有关联关系。要严格审查核实,把差错消灭在基层。二是要特别注意工业增加值生产法与收入法的计算。根据近几年的情况,按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比按生产法计算的增加值小。在生产法中,有些投入项目没有核算进去,中间投入核算偏小;在收入法中,有些企业少报利润、劳动报酬数据,致使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存在差距。因此,要重点关注构成收入法增加值的各项指标,从基层表抓起,防止漏报。要对生产法与收入法增加值的差距进行评估,采取措施完善计算方法,缩小两者的差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